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不禁让人回忆起2008年的奥运会。
除了运动员拼搏的身影,开幕式闭幕式的表演、随处可见的设计,都串起了国人最难忘的一个梦。
而梦的深处,正是我们心中的东方美。夏奥已过,冬奥将至,而东方美的设计一直在延续。
在冬奥开赛前,冬奥的设计师们已经提前站上赛道了。不用等到开幕式,今天就能一起欣赏冬奥会中最美的东方设计。
东方场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曾经以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只存在于想象中,但当我看见冬奥场馆图的时候,觉得“雪游龙”就存在其中。
俯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好似一条巨龙,在空中盘旋之后,蜿蜒穿梭在北京延庆的山林中。若是碰巧在晴天,金色的遮阳棚就像游龙的鳞片,在阳光中灼灼闪亮。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设计团队中,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我们熟悉的“鸟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都是他们的作品。
作为整个冬奥设计中难度最高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赛道长1975米,垂直落差超过121米,其中甚至有360°回旋弯赛道。在又长、又陡、有急弯的基础上,要保证54个制冷单元正常运转,还要突出创意,设计是一条艰难又无止境的路。
等到运动员们坐在雪车或雪橇里,飞驰于赛道的时候。他们大概也会觉得自己在御白龙而飞行吧!
来到张家口赛区,看见另一个场馆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神仙在这里搁了一柄玉如意。这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名为“雪如意”。到了夜晚,如意变得通体晶莹,好似闪着玉石的光泽。
因为山体陡峭、气温较低,所以“如意”在修建过程中并不如意。这也是张家口这一赛区中修建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中间的柄身长168米,也是大跳台赛道,柄首的位置能让500人观赛,顶部与地面落差有130多米。
这一场馆的总负责人张利,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他说,赛道底端体育场很平整,在未来能做大型活动场。两边也建有楼梯,之后大家有机会可以来爬爬“雪如意”。
另一座特别的场馆,也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设计。在看见名字之前,还以为敦煌“飞天”奔赴千里,来参加冬日盛会,不小心把飘带落在这里。而在孩子的眼里,或许又像一座巨型的彩虹滑滑梯。
这是首钢滑雪大跳台,也是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馆。它还有个英文名“Big Air”,再过一段时间,滑雪运动员们就能借跳台之力,在飘带上腾跃,在天空中飞翔。
飘带灵动,不止于形象,更在于设计的灵活。根据不同需求,曲线的“滑雪大跳台”就能在48小时内,转化成直线的“空中技巧”。
而且还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利用工业遗产的场馆,首钢老工业园区里的老厂房和建筑物,经过改造后也能使用。“再利用”的理念,诞生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永久跳台。
冬奥会的十二个场馆已全部完工。而这三个场馆,无疑让我们看见了浓浓的东方气韵。
东方火炬:长信长明,温暖不灭
如果只有一种东西能代表奥林匹克精神,那一定是火炬。
一条路线,一个火种。整个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传递从奥林匹克采集来的圣火,所以火炬显得格外神圣。
希腊的冬奥火种,存放在火种灯来到北京。火种灯的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和希望。
2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灯”既是生活用具,又是艺术塑像,铜灯的模样是一位宫女,她双手执灯,双膝跪地,神态沉静。而眼前的“长信灯”既保存了火种,也照亮了奥运精神,就像寒冬夜行人手中的小灯笼。
火种离开火种灯,就开始飘扬在火炬之上,这次的火炬名叫“飞扬”,如一个大卷轴。外层银,内层红,好似冰与火之歌。而且还与2008年夏运会的火炬塔相呼应,再次点燃了“双奥之城”北京的热情。
在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完全吻合,就像两只手紧握一起。火炬设计师李剑叶说,2020年很不寻常,想通过“握手”来表达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危机。
当火炬点亮整个冰雪世界的时候,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在此刻相知相融。
东方之美,无处不在
除了场馆和火炬,冬奥中的东方美远不止于此。
此次的奖牌,有许多环形元素。正面的内圈里刻着祥云纹,外一圈刻着冰裂纹。而奖牌的背面,恰似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而且每个圈上都有许多“星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海和他的团队,化用了古代天文图中的“七衡六间图”。
同心归圆,每个环都绕着冬奥会徽,所以奖牌得名为“五环同心”。“冬”字用草书写就,下面两点,又似“2022”的“2”,“冬”字还像滑雪运动员的抽象画。
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已经被认为是史上最美的奥运奖牌之一了。原以为圆圆的小奖牌之上,已经没有多少创新空间。但东方美似乎总是取之不尽,冬奥奖牌依然能在“玉”元素中,发现新宝藏。
在最初宣传冬奥会的活动中,涌现了许多海报。其中《热情连接世界》让人印象最深刻,不敢相信作者还是川美的一名学生。
大红纸热情又喜庆,一串白色中国结赫然醒目。而在中国结中心,又系着奥运五环。五环和中国结相互交织,和谐交融,象征团结友爱,所有的美好与包容环环相扣。
这次冬奥的图标,继续沿用08奥运会的篆刻风格。虽然造型很像,方方正正、红底白形。但是能动起来,每一个小印章就像一段动画,可爱的小人在上面做着不同的冰雪运动。
有人说,这很像平时用的表情包,但又很雅致,因为小人的笔触神似毛笔。中央美术学院老师林存真说,这次的图标更偏重“汉印”风格,刀锋体现书法笔意。书画刻印为一体,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恰逢春节,所以霞光红的底色,对应着节日的喜庆。诗画落笔,印章点睛。细微的设计,点亮冬奥会的美。
每一份奥运设计的背后,都有许多满怀期待的设计师。正如拿到奖牌成品后的杭海,他常常想着“同心”奖牌挂在运动员胸前的场景。他还说:“历经时间流逝后,希望奖牌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美是永恒的。”
的确,冬奥会还未开始,但其中的东方美,已经走上赛道,接受每个观众的欣赏或批评。而当冬奥结束,它的美也不会消散。
正如众多场馆一样,久久伫立;也如火炬圣火,长明长信;更如篆刻风格的图标一般,不断跳动,继续深刻。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