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关部门”
2013年11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北京一位名叫窦珍的87岁老人义务清扫天桥,不幸坠桥身亡的消息。看后感叹唏嘘。对窦珍老人的义举,我由衷地敬佩;每个人都应该向窦珍老人脱帽致敬。
但报道中一个细节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报道说:建于2000年的这座名叫“连心桥”天桥,“由于一直没有明确哪个部门负责,连心桥常常脏乱不堪。窦珍老人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承担起了清扫工作,而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老人也渐渐把这个当成了生活中的乐趣。”
十多年哪!“哪个部门”究竟是谁呀?
央视的报道只是把这作为背景材料介绍,“哪个部门”究竟应该是“哪个”部门终归是个迷。但总该有一个“部门”吧?那么这个部门就这么心安理得,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八十多岁的窦珍老人每天颤颤地拖着有病的老迈之躯上桥清扫桥面,你们就那么坐得住?
或者说,“哪个部门”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部门”——即“那个”理应管理此桥的“部门”,那么他们的上级部门呢?他们上级部门的上级部门呢?又或者说这些“上级部门”,以及“上级部门”的“上级部门”,都只是“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但这里总该归某一级政府管吧?政府该是统管全局吧?那么政府又在哪里呢?
“哪个部门”缺失了,“上级部门”缺失了,政府缺失了,总之是“有关部门”通通缺失了,因此只好劳烦我们的窦珍老人了。
“有关部门”部门哪,你们在哪里呀!
那座桥不是叫“连心桥”吗?跟谁连“心”呐,“连”谁的“心”呐?我们看到的是伤心!窦珍老人为这座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什么时候这“连心桥”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名字,而是一种漂亮的行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很好。在窦珍老人扫桥这件事上,“有关部门”整体缺失了。是不是应该借这次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镜子的目的是正衣冠。如果“照照镜”的目的只是为了“化化妆”,那事情就麻烦了。“化妆”可以把脸上的雀癍遮住,使脸面变得无比光鲜。但“雀癍”依旧,可见当年的“癍点”。
这不是我的杞人之忧。报道说,窦珍老人去了,但义举在继续。人们自发组成“窦珍志愿服务队”,接过窦珍老人的扫帚,继续义务扫桥。我对后来者们的善举依然给予十分的尊敬。然而“有关部门”呢?他们依然不见踪影,依然在那里缺位!
看来,我们还得继续寻找“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哪,你们究竟在哪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