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情感基调上有着高度的一致。
67.“青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再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8.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也有着相近的感慨。
69.王国维《蝶恋花》中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一句与之表意相近。
70.李商隐《无题》中与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写之景极为相近的一句是:东风无力百花残。
71.对于人生之路,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直言:“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则以隐喻道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处事淡然的态度。《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正是对其最好的注解。
73.李白受南朝诗人鲍照影响很大。其《行路难》(其一)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明显有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影子。
7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与陶渊明《饮酒》中“心远地自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其《记承天寺夜游》中与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均提及了古代的弦乐器。
77.秋瑾《鹧鸪天》中有“夜夜龙泉壁上鸣”之句,其中大有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影子。
78.杜牧《阿房宫赋》中指出,秦朝的恐怖高压政策使天下百姓“不敢言而敢怒”,与之相反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齐威王却宣布“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可得到奖赏。
79.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起舞弄清影”一句就是从这里脱胎而来。
80.“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出自元代张鸣善《普天乐·咏世》,苏轼《水调歌头》中与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1.苏轼《水调歌头》中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内容与境界上均高度相近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2.《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运用了同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左牵黄,右擎苍。
8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所描述景色极为相似的句子是“愁云惨淡万里凝”。
8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柳中庸《征人怨》中“三春白雪归青冢”所展现的气候特征极为相似的句子是“胡天八月即飞雪”。
8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写到了草,且都籍此巧妙传达出了时令。
86.苏轼《卜算子》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李煜《相见欢》中与之意境极为相近的句子是: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87.苏轼《赤壁赋》中的“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与《水调歌头》中的“月有阴晴圆缺”,都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88.对先贤而言,物质的贫困之于精神追求无足道哉。颜回居于陋巷,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刘禹锡身处陋室却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宋濂着旧袍破衣立于衣着光鲜的同学间毫无艳羡,反而认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89.《琵琶行》一诗中,琵琶女自言:“暮去朝来颜色故。”同样的意思,《氓》当中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八字来表达。
90.《劝学》中与《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表意相近的一句是:(故)木受绳则直。
91.古诗文当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仰胁息”,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徘徊于斗牛之间”。
92.晏殊《浣溪沙》中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
93.晏殊《浣溪沙》中化用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的句子是:去年天气旧亭台。
94.晏殊《浣溪沙》中与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表意相近的一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
95.同为写落花,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给人以绚丽优美之感,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则给人以惋惜怅惆之感。
96.晏殊《浣溪沙》中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9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赤壁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98.风有大小之别,既有肆虐的狂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也有宜人的和风,如苏轼《赤壁赋》中所写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99.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黄庭坚在《鄂州南楼书事》中写道“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苏轼《赤壁赋》中认为面对清风明月只要不闭目塞耳,即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三人观点可谓一致。
100.北宋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赤壁赋》中的“侣鱼虾而友麋鹿”一句表现了与之相近的情怀。
101.明代杨慎《临江仙》“白发渔樵江渚上”之句有《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影子。
102.读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令人想到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03.“猿啼”是古诗文之常见意象,如郦道元《三峡》中引自渔歌的“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杜鹃啼血猿哀鸣”。
104.《小石潭记》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和《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写到了景物的“影”。
105.诸葛亮《后出师表》中写道:“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其《前出师表》中与之相近的表达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06.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诸葛亮《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均提及了诸葛亮未仕前的隐居之地。
10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春草初萌时的特点,大得王维“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之意趣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8.音乐之于宴饮,有人认为必不可少,比如《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之时就因“举酒欲饮无管弦”而“醉不成欢”;而有人则认为并非必要,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就直言“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109.《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两句所写与《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之境相近。
110.农民一年之中多是在繁忙劳作中度过的,翁卷《乡村四月》中就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白居易《观刈麦》中也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11.读郦道元《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常常会让我们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12.李白在《剑阁赋》中写道:“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其《蜀道难》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问君西游何时还?”
113.李白《长相思》(其一)中有“美人如花隔云端”之句,苏轼《赤壁赋》中与之意近的一句是:望美人兮天一方。
114.干支纪年法与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两种纪年法。前者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中的“丙辰中秋”;后者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115.苏轼《赤壁赋》结尾处的“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与其《水调歌头》词前小序中的“欢饮达旦”一句所描绘情景相近。
1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乐观旷达者看来,人至暮年仍可积极进取,老当益壮,老有所为。
117.唐朝中期的陆参《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竭,秦君灭。”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句法上明显有其影子。
118.《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19.唐初名臣马周对唐太宗说过:“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杜牧《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议论与其一脉相承。
120.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言《阿房宫赋》写作之由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故可推知,《阿房宫赋》中最能体现其写作目的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21.老子曾说:“大音希声”。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就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
12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与“莼鲈之思”这一典故表意大体相反。
123.古谚中有“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一说,韩愈《师说》中也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24.“落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如李煜《浪淘沙令》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 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1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表意相近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26.白朴《天净沙·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比如前者中的“轻烟老树寒鸦”一句与后者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一句。
127.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的最后有一句话:“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可见,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建议的“亲贤臣,远小人”才是正确的为君之道。
128.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都是写愁的名句,但前者侧重写愁之绵长,后者侧重写愁之沉重。
129.李白《长干行》开篇:“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此与《氓》一诗中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意境相近。
130.南宋无门慧开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所表意近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