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澜馋食记,美食领域青云计划获得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我说扬州炒饭是福建人发明,然后带到广东发扬光大的,扬州人会不会打我?你别急着打,我拿两个证据说一下:
这张是拍摄于1927年广州起义的老照片,注意看右下角的小字,这也是扬州炒饭迄今最早的实证记录。而扬州本地真正现于纸端以及实物证据的,不早于1980年。
以上是1983年《中国小吃.上海风味》里记载的扬州炒饭的烹制方法,也是现在见于纸端的最早的扬州炒饭菜谱。
另一个比较让人信服的证据是出自于唐鲁孙先生的《说东道西》,他在伊府面那一章中,曾经提到了这么一段记载:乾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绶带来了一个家厨。
此人姓麦,广东人,善于烹制(颇精割烹)粤菜。是在伊秉绶任惠州知府(伊秉绶本身就是福建人)发掘出来的人才,因为钻研这道菜的时候在扬州,所以取名扬州炒饭。
唐鲁孙先生在本文中详细的描述了扬州炒饭的做法:
“炒饭所用的米必用洋籼,也就是西贡暹罗米,取其松散而少黏性,油不要多,饭要炒得透。除了鸡蛋葱花之外,要加上小河虾,选纽扣般大小者为度,过大则肉老而挡口了。另外,金华火腿切细末同炒。这是真正的扬州炒饭。”
所以,在伊秉绶之前扬州是有所谓蛋炒饭存在的,扬州炒饭则是根据当地炒饭的改良以及创新。就好像兰州拉面都是青海人开的,而兰州则只有牛肉面。道理如出一辙。
而扬州炒饭传到了广东,摒弃了里面的火腿和河虾,改用大虾仁和叉烧。一直到今天,粤菜还把有虾仁和叉烧的菜式称为扬州菜,比如扬州窝蛋,扬州菜薳等。
汪曾祺先生的儿子汪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我母亲是福建长乐人,口味偏甜,平时喜欢在饭锅头上放两段广式香肠。如果这天米饭、香肠剩下了,这天晚上我们家老爷子必然会炒一些鸡蛋,剁一些葱花,加上青豆及香肠等,做扬州炒饭。”
汪朗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是90年代。可以明确的认定扬州本地是有炒饭的,但是扬州炒饭这个名称,有可能是从外地回流来的。从那以后扬州开始了为扬州炒饭正名的运动。什么隋炀帝发明的,什么吴王夫差发明的,什么乾隆皇帝钦点过的…碎金饭,金包银…各种考究层出不穷。
(老贼婆的胃就是个垃圾桶)
但是说实话,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乾隆那个就更扯淡。中国三个嘴最杂的人,苏东坡,乾隆,慈禧太后。特别是后两个,全国有1600多种小吃,借他们两个之名。如果真是如此,两个人的胃可真是垃圾桶啊。
(最地道的扬州炒饭配料)
所以可以确切的说,扬州炒饭在中国实际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扬州本地流派,没有胡萝卜丁,没有叉烧。用的是熟火腿丁,河虾仁,鸡肉丁,鸡胗丁以及鸡汤。
另一个是标准的粤菜。其主要特点就是胡萝卜丁,叉烧以及大虾仁。两种扬州炒饭泾渭分明,但是如果论影响力的话,粤菜的扬州炒饭明显大的多。现在遍布世界的粤菜餐馆,老外心目中的扬州炒饭,实际上都是粤式的。
至于现在正宗的扬州炒饭有什么什么特点以及烹制方式,这个展开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也不在此问题解决之列,这里就不多说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