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思考,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

时间:2022-04-19 20:08:02 热议 我要投稿

本文共有 56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经常有读者问我:

你总说我们要多思考,可是每天的生活就那样,究竟要怎么思考,思考什么呢?

跟大家分享我上周日的一天:

读完一篇推理小说,写了一篇书评发给作者,并跟作者聊了聊写作的一些问题。

总结了对一款游戏的体验,写了几条建议发给制作组。

回答了一个问题,顺手整理了某个模型的源流,做成一页笔记。

跟合作伙伴和公司管理层开会,帮他们提了一个点子,并安排下去筹备试行。

……

这是我一天正常的工作吗?不是的。这是周末一天,在工作和阅读之外做的事情,也就是消遣。

为什么提这个呢?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思考并不是一件很麻烦、很复杂的事情,它本来就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就拿读小说来举例。

很多人读一篇小说,专注的是当下的感受,读完就完了。过了一段时间,也许还记得一点人物和剧情片段,也许完全忘记了。这很正常。

但其实可以更进一步:一边读,一边让自己去思考:这部小说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好在哪里,可以如何改进?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思考到什么?

比如:周日读的推理小说里,作者设计了一个伪解答,讲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到最后一页才抛出真解答。但在行文中缺乏气氛的渲染和铺垫,导致伪解答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前面的阅读体验很一般。

于是我就结合之前看过的同类型小说,向作者提议:前面铺垫一些民俗学内容,再把文风整体压得沉重一点,让读者能够接受这个伪解答,效果或许会好得多。

这个想法有道理吗?当然不一定对,它只是我不专业的一个主观判断。但通过这种方式,这个事件可以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更深刻的痕迹 —— 不仅仅是这本书本身,还在于我所想到的这些想法。

这才是生活的痕迹。

正如我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很多时候,读一本书、一篇文章,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其实不一定很重要,你在这个过程中想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因为你所读到、看到的事物,都是外在于你所存在的,它们并不是你的一部分;反过来,只有当你跟它们产生共鸣,你在大脑里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加工,它们才跟你的生活产生了联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生命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事件,在时间之流中起伏、涌动。而我们每一个人,都驾着一叶小舟,漂流在时间之流上,不断地跟这些事件碰触、发生联系。

如果仅仅停留在「感受」,那实际上是没有生活的 —— 你只是不断在「遭遇」它们,接触,丢下,离开,前往下一个地点。重复循环,直到生命尽头。

什么样才算是「生活」呢?只有当你对这些事件进行筛选,把一部分容纳到自己内部,再用它们跟新的事件互动、交换,再次容纳「新的东西」进来……如此循环往复。那些历经一路最终留在我们船上的,才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举个例子:看完一部电影,只是停留在「喔,还不错」的程度,那也许过不久就会淡忘,只会记得「我好像看过它」。

但如果你能从中得到某种东西 —— 也许是一种启发,灵感,审美体验,抑或是一种力量,你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想到并进行反刍,会代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剖析和审视自己,会推荐和分享给朋友,甚至对它的技法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

那么,它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你用来思考其他问题、理解其他问题的一种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内心世界对外在世界的映射、加工、内化和交互。

当然了,绝对的「有」和「无」是没有意义的。所有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思考,只是程度和量的区别而已。

但是,当我们说一个人的生活「丰富」或者「贫瘠」时,我们指的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你内心世界相对于外在世界的复杂程度:是简单地复制和模拟它,还是会对其进行复杂的加工?

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独立思考」?就是因为,全盘接收外界的一切并不加以思辨,或只留下基本的感受而不加以加工,本质上,是任何机器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亦即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 那其实就有点浪费了我们进化出来的智能和自由意志。

只有当你有选择性、主动对信息进行批判、审视、加工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类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

所以,很多朋友会说:为什么要动脑呢?我不动脑也觉得很快乐,这不就足够了吗?

但在我看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并不仅仅是快乐,也不只是体验,而是我们作为一个主体的成长。并且,通过这种成长,能够更好地跟这个世界交互,能够干预和影响这个世界的其他主体。

这是比起单纯的「快乐」,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事情。

进一步,我们来看。

思考是孤立的吗?显然不是。它需要什么呢?原材料。思考的本质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你首先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进行加工。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就是学习,也叫作「输入」。

同样,当我们对信息加工处理之后,会产生一些结果,可能是灵感,可能是观点,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行动……总而言之,我们大脑中原本杂乱的想法,会通过这个加工过程,变成一套有序的成果。这就是「输出」。

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框架:IPO模型 —— 输入 - 加工 - 输出(Input - Process - Output)。

(智识营的朋友一定很熟悉,这就是我给智识营九节课设定的大框架)

IPO 模型体现的是什么呢?信息的流动。如果某个环节断裂或堵塞了,信息就会阻塞。因此,一个好的系统,一定是能够良好运转 IPO 模型的系统。

近段时间,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小的目标:努力实现 IPO 模型的流通。

什么叫「IPO 模型的流通」呢?我们可以从反面来理解。在信息的流动中,如果缺少了其中某个环节,会发生什么?

1)松鼠模式:只有输入,缺少加工和输出。

这就会造成信息的囤积。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但只是把它们存进笔记里,从来不去动脑或行动。久而久之,笔记本越来越厚,但你从中真正获取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改变了吗?没有。

2)青蛙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出,缺乏输入。

这就会导向无意义的幻想,也就是「民科」。实际上,有效的思考和无效的思考,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有效的思考是以思考为起点,去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来支撑自己或者修正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无效的思考,是以思考为终点,停留在自己编织的逻辑里面,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从而难以成长、难以寸进。

3)金鱼模式:只有加工和输入,缺乏输出。

这就会造成生命体验的碎片化。你会感觉你的人生是由一个个碎片组合起来的,想法、灵感、计划……仿佛总是产生了就又消失,难以持续形成一个整体。

原因就在于:你没有能把这些无序的想法重构成有序的成果,并落实到行动,从而,你的体验可能会很充盈,但会缺乏真正有效的成长。

4)驴模式:只有输出,缺乏输入和加工。

这种就会导向「盲目」。如同我之前说过的:单单为了做一件事情而去做它,但却不去想「我为什么要去做」,从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可能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事情上,像无头苍蝇一样不顾方向地折腾。

这种情形下,一旦你想清楚「我究竟想要什么」,或者开始去想这个事情,你就很容易惊觉:原来我自己之前都在浪费生命。

5)传声筒模式:只有输入和输出,缺乏加工。

这种就是最简单的了:你只是在「复读」别人的观点,没有一丝一毫自己的东西。那你的生活又在哪里呢?

一种好的生活,一定是要避开这五种模式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习惯是,学到一个知识点(I),我会去思考它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P),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最好能够把它相关的前置知识也讲清楚(O),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 IPO 流程。

如果缺乏了中间这一步,只是单纯把它复述一遍,那就很容易形成孤立的碎片知识,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它。

如果缺乏了最后这一步,只是停留在大脑里,那就很容易把它忘掉 —— 毕竟,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储存的。

而同样,当我思考它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时,我不会停留在「想当然」的地步,而是会继续搜集资料,来验证和支撑我的猜想……否则,就很容易变成「民科」。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希望能帮你理解我这段时间的计划 —— 也就是保持足够的输入,足够的加工,以及足够的输出,使得这三者形成一个平衡,不囤积,也不过度。

跟大家共勉。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基本的思考技巧,可以帮助大脑转动起来呢?

分享一套我总结出来的思考方法,如果你依然不明白「我们应该如何思考」的话,也许能帮到你。

1. 复述:我获取到了什么信息?

无论是读书、听课,还是在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经验,时时刻刻在内心反刍,多问问自己,让自己复述获取到的信息,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拓宽你的认知空间,强迫你调用大脑,提高记忆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统合你的生活体验,把它变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这也是我坚持做「生活记录」二十年的原因,本质上是一样的。

2. 提炼:在这些东西里面,最核心的是什么?

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提高自己提炼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个没有什么技巧,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练习。

比如:

读一部小说,问自己:它最吸引我的一个点是什么?是什么使得它跟别的作品不一样?

跟别人沟通之前,问自己:如果只能用一句话吧表达我的想法,我会说什么?

读完一篇文章,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哪些东西是把它删掉也没关系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删掉的?

……

慢慢练习,你会发现,你对信息的敏锐度,会变得越来越高。

3. 整合:我如何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鸟瞰它?

举个例子:你读了很多小说,那是否可以去试着总结它们的共性、写法、结构?找出一些这个作者的特点,他想表达和探索的东西,或者这一类作品的常见模式。

像我闲暇时会去整理「推理小说常见诡计」,就是这么一个思路。

同样,你读了我那么多文章,那么,有哪些观念、理念是我经常强调的?支撑我这么多文章的底层原理和思维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去思考的点。

4. 分析: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有一个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事件,或者一种现象,我会试着去把它抽象,给它建立一个模型,再去思考: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什么?

当然,要避免自己陷入「青蛙模式」,最好是对自己的判断和猜想保持怀疑和审视,能够找资料去支撑它更好。

这可以有效地调动你的大脑,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5. 批判:我可以选择相信什么?

这就是常见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了。最简单的,就是多问问自己;

作者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他的论据和逻辑是什么?

我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相信和接受它们?

实际上,批判的意思,绝不是二元对立的「对」和「错」、「真」和「假」,而是像这样:假如1是「完全不信」,5是「完全相信」,我对这个观点和结论,可以抱持多少的信任度?

绝对的相信和否定都是危险的。能够容纳更多的信念、等待去厘清和审查它们,选择性地使用自己相信的那部分、同时不排斥被推翻的可能性,才是一个人「脑力」的表现。

6. 代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我有一个小习惯:在生活中经常会转转念头,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比如去探访、参观一些实体店铺的时候,我会考虑:这个效果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大概的成本是多少?如果以后我也做,会不会考虑借鉴?

又或者,跟别人交流、聊天时,聊到一个有意思的模式,我也会想一想:这个模式有没有哪个地方跟我是契合的?我可以如何把它引入进来?那些地方是我可以考虑尝试一下的?

我们经常说「产品思维」「商业思维」,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产品和商业思维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7. 联系:它跟什么东西可以联系起来?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种思维方式。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读一部小说,我会一边思考:有没有别的小说,跟它采用了相似的主题和技法?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是出类拔萃的?

读一篇文章,我也会想:我有没有读过内容和主题类似的文章?它们之间是否能够融合、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主题?

知识是有网络效应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绝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要跟其他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价值。联系的知识点越多,它的价值也就越高。

8. 定向: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问题,也许值得你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里,不断地去思考。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我们的人生,实际上就是在大量的「要我做」里面,寻找空隙去追求「我要做」 —— 那么,我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在什么东西上?

我目前所有要做的事情里面,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必须全力以赴的,哪些是可以转交给别人、或者根本不做的?

很多时候,决策的本质并不在于「选择」,而是「舍弃」。懂得舍弃什么,愿意舍弃什么,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尤为可贵的能力。

9. 复盘:我还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最容易获得成长的方式,就是从自己做过的事情里面获取经验和反馈。一切学到的东西,一定要落实到行动,再从行动中得到反馈,才能真正变成属于你的东西。

所以,我常常说:如何应用你从我的文章、课程里学到的内容?不要追求「一下子改变我的人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 更有效的方式是渐变:拎出一个方法,去行动、尝试,然后进行复盘总结,问问自己:

我以前是怎么做的,现在是怎么做的?

怎么样才能使我做得更好,解决我的实际问题?

只有以实际需求为驱动力,把知识放到行动中,通过反馈和复盘不断地驱动这个循环,你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10. 创造:我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

当你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建构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不妨想一想:我可以通过创造一些什么东西,来更好地帮助别人,影响这个世界?

最简单的方式也许就是写作。分享你的心得、经验、思考和方法论,给予别人启发,帮助别人少走弯路。

也可以是指导,咨询,培训,抑或是分享,提议,交流……都可以。我之前提过一个简单的「5分钟给予」:哪怕你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你也不妨每天抽出5分钟,在你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去帮别人一把,给别人一点指点或反馈。

去创造,不要消费。它是你跟这个世界,真正产生联系,真正去干预世界、影响世界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实现生命意义、获取幸福感的最好方式。

—— 闲聊时刻 ——

希望这套「思考工具箱」,能帮你体会到思考的乐趣,不再抗拒「动脑」。: )

1)关于 IPO 模型的五种负面模式:

松鼠得名于爱囤积的习惯;

青蛙得名于「坐井观天」;

金鱼得名于「7秒记忆」;

驴得名于蒙眼推磨和胡萝卜与驴;

传声筒,顾名思义。

是不是非常好记。: )

2)你也许还记得我在前面文章写过的「贝叶斯大脑」。实际上,大脑是非常容易习惯一个模式的:你经常不动脑,大脑就会习惯不动脑,从而抗拒动脑;你经常动脑,大脑就会反过来抗拒「不动脑」。

所以别再说「我就是不想动脑」啦~

3)有朋友反馈:我周四晚发的文章,经常要到周五才能被微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