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朱金科 《打赢品牌仗》作者,策划价值,传播真知。53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专栏作家:朱金科,中国战略策划专家,著有战略品牌营销专著《打赢品牌仗》
文字校对:王铁担
美术设计:李妙章
文章字数:5000-15000字
阅读时间:5-15分钟
写在前面
你的工作状态,符合以下任一情境吗?
1、忙了一年,几乎半数工作日都在拼命加班;
2、要是不加班,我担心自己会失去竞争力;
3、办公室待得越久,老板越看好我;
4、我相信,加班时间越长,工作产能越高;
5、下班后总筋疲力尽,只能“上班当劳工、下班放空空”
壹、你和同辈人的差异,取决于下午6点后的安排
《美国流行病学》(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期刊曾发表研究,比较每周工作55小时与40小时的员工,结果发现:前者的工作效率(包括智力、解决问题能力、短期记忆和创造力)明显低于后者,并且,超时工作对脑部的伤害,远高于一般想像。
另一份由前东京大学副教授岛津明人所做研究指出,“人的大脑真正能够集中精神、好好发挥的时间,只有从起床开始算起的13个小时而已。”
换句话说,早晨6点起床的上班族,到了晚上7点,注意力就会开始溃散。岛津副教授指出,“不能集中精神的大脑,清醒程度和喝了酒的大脑是一样的。”
一个人习惯性加班、带着工作回家,小则影响个人工作状态,大则形塑不良企业文化。
我们应该更坦然地面对自己:我们不敢下班,或者,下班后只是过着没什么品质的生活,这都源自我们的惯性。在一年结束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好好检视自己下班后的生活。
贰、下班后的业务爱好,可能是上帝给你开的另一扇窗
下班后的黄金5小时(以6点下班为例,计算至11点),做一些与本业不相干的事,能够成为滋养明日竞争力的养料。
1、老爷酒店沈董,“吃小吃”养出观察力
老爷酒店执行长沈董,身处1周7天、1天24小时开门的饭店业,他选择自己定义下班时间:用所有的零碎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吃小吃”。
沈董曾对媒体表示,他会在会与会之间、演讲出差的空档,自行切换到“下班状态”,前往自己搜罗的各地小吃尝鲜。这个习惯,竟然维持了超过10年。
吃小吃,看来好像只是填饱肚子休息,但沈董认为,这是一种另类的文化人类学,也是很好的社会观察。
小吃本身的历史、地方物产、老板的家族传承、地方生活形态变化,都是培养观察力的养分。这些嗜好,是他能够把老爷酒店经营出品牌的重要后盾。
2、“读历史”读懂局势,而“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内存厂商旺宏电子总经理卢志远,一生事业都和读历史脱不了关系。卢志远曾告诉媒体,晚上9点到12点之间,他常在5平米大的书房里研究历史。
从高一开始迷上历史算起,数十载光阴,即使是最忙碌的创业时期,也没有中断对历史的兴趣。卢志远说,他的管理能力,有部分是“读历史练出来的”。
他把读历史比喻成相机取景,同一件事,既可“Zoom in”从细节分析,也可“Zoom out”从宏观观察。
举例来说,卢志远接手经营《科学月刊》时,公司现金烧完,他经营5年后,刊物不但获利,还在台大附近买下一整层大楼。
“就像德川家康等待形势一样。”他分析,德川家康原本只是被人控制的小藩镇,他避开和实力悬殊的敌人交锋,全力经营对自己有利的战场。
从这个历史案例关照到自己的事业,他觉得救活《科学月刊》同理,他不直接解决刊物的问题,而是另外打造更有话题性的副刊,冲高广告量,靠全新刊物获利。
读历史,锻炼了卢志远的眼光。提醒他不断追根究底,让他一路从教授,跻身顶级企业家。
3、基金教母萧碧燕,“绣十字绣”练就专注力
连续数十年,基金教母萧碧燕下班后的生活都是:绣十字绣。
她可以绣上2、3个小时,有时绣到沉迷,甚至会到三更半夜,完全忘了白天工作带给她的疲惫。
萧碧燕曾对外公开过:“让脑部reset(重新启动),可以达到类似静坐的效果。做美好的事物,可以让人集中思绪、大脑皮质较为稳定不乱放电,精神也会变好。”
下班后静心刺绣,帮助萧碧燕练就专注力,我们或许无法决定上班的内容,却可以丰富下班后所做的事。
结语
下班后的嗜好,要转化为竞争力,关键就在“持续”:沈董吃小吃的习惯,养了10年;卢志远从高一开始精读历史;萧碧燕绣十字绣的嗜好,也有20年以上资历。
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在贡献不可小觑的力量。
试着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深度投入,就算每天只能做半小时,只要不懈怠。这些事,一定会成为你与同侪竞争力的分野。
【朱金科工作室战略观点】我们认为,成功的战略策划咨询,首先是一套以战略成果为导向的咨询服务系统,应当致力于解决企业 6 大核心困境:
1、如何突破竞争压制?
行业巨头收割,对手贴身竞争,增长遭遇瓶颈
2、如何形成品牌拉力?
产品同质严重,难获顾客首选,陷入价格血战
3、如何洞察市场需求?
需求过度满足,新品迭代无序,价值传递受阻
4、如何有效防御竞争?
创新总被抄袭,无法形成壁垒,经营成果失守
5、如何确保战略落地?
缺乏系统指导,执行难以合力,运营效果不佳
6、如何构建长期优势?
缺乏长期战略,应对变化迟缓,无法驾驭竞争
在此基础上,以企业家的 个人意志力 为圆心,以组织生态的 集体意志力 为半径,不断地扩大战果,挖深战略护城河。每一步都是进步,每一天都是积累, 一切奇迹都是时间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