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手机-相机品牌联名,“得意”和“失意”差别在这

时间:2022-07-19 16:56:18 热评 我要投稿

随着小米的高调官宣,至此中国智能手机的头部玩家们,基本完成了“相机品牌影像联名”的产品合作。实际上,自华为-徕卡合作之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开始认识到影像联名带来的威力,并出手和相机、光学品牌洽谈合作。目前为止知名的影像品牌中,哈苏、徕卡、蔡司等均被“瓜分”完毕,剩下的飞思、富士、佳能、尼康、理光等品牌也有消息传出有腰部厂商正在洽谈合作,网友笑称“相机品牌都要被中国手机企业抢光了”。

相机品牌、光学厂商遭到中国市场“哄抢”似乎是“影像合作百利无一害”的最好佐证, 然而我们知道,纵观市场上的一些影像合作例子,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成为“佳话”,成为“笑话”的反而是大多数。

比如某日本手机品牌,当时找来蔡司合作给手机打上“T*”标识以宣传镜片镀膜技术,甚至专业微单相机上的拍照界面引入到手机拍照中,强化了其“专业移动影像设备”的属性。但实际的体验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比如说拍照取景时间一长手机会过热、成像效果涂抹感严重且锐度表现不佳,更离谱的是线性振动马达还会干扰长焦镜头的正常成像。

从结果来看,手机交出这样的影像体验肯定是不及格的,甚至会让消费者质疑如此“影像联名”是不是真的有实际价值。再往前说还有摩托罗拉和哈苏那“联名了个寂寞”的合作,可以见到在行业中手机和相机厂商的联名合作虽然由来已久,但不是谁都能如愿取得成功。

在这里小雷不妨简单总结一下,当前手机行业中“影像联名”现象存在的一些问题,当中最突出的,也是大家吐槽最多的,莫过于“效果不明显”。无论是站在厂商还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肯定是希望借助影像品牌联名来拔高产品的调性、带来体验上的提升以收获用户口碑,但实际上很多和影像品牌合作的产品并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联名与否智能手机在画质观感、实操体验上差别不大,“联名”彻底沦为噱头,也让“联名”的市场价值一再受到挑战。

个人认为,影像联名合作偶有翻车,根本原因还是有些手机厂商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自身的实力不足,不可能通过“联名”来让手机影像完成逆袭,一举站上行业之巅。换言之,手机-摄影品牌的联名合作想要成功,大前提是手机厂商需要有出色的硬实力,只有“强强联手”,手机品牌和相机(光学)厂商各自发挥优势,才能相辅相成地将手机影像推向高峰,成就一段佳话。

“高低配”搞不成影像联名

可能在某些厂商的设想中,找来相机(光学)厂商合作本来就是一种“外挂”,希望借助专业领域头部公司的能力,快速补足短板,增强产品竞争力。或许,这种合作的确可以让那些在手机影像领域实力较为薄弱的厂商在短时间内积累经验并提升水准,但想要成为行业领先就绝不可能。

个人认为,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影像,和以专业相机为载体的专业影像始终不是同一条赛道上比拼的项目,虽然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比如对画质的追求等),但在基础用户需求层面有很多不同。手机厂商和相机(光学)厂商的合作,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将专业影像上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到智能手机上,而是博取众长,将专业影像领域更先进的理念、技术通过改良和吸收转化到移动影像上。扮演着“桥梁”角色的手机厂商,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深刻的理解才能匹配对应的知识、理念和技术,借助相机厂商的力量提升智能手机摄影能力。

可想而知,如果手机厂商对移动影像的认知不足、实力不济,在与相机厂商的合作中很难针对性地挑选先进技术进行补足,甚至会丧失项目的主导权,让手机拍照体验不增反降。回想起当年摩托罗拉和哈苏这对“登月组合”的合作,哈苏模块在画质上的确可圈可点,但对焦体验却非常糟糕,甚至还不如摩托罗拉手机本身。显然,不熟悉移动摄影的哈苏根本不知道手机用户对影像体验的基础需求,而摩托罗拉在手机摄影领域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把控项目,最终哈苏模块两头不讨好,遗憾地消失在历史之中。

有反例自然有正面例子,而华为和徕卡的合作就很经典了。回顾华为和徕卡的合作,小雷发现他们的合作方式比较有意思,不是由某一家厂商主导,而是分工合作:比如说硬件和算法完全由华为负责,而徕卡的价值则体现在调色这种直接观感上。这样的合作显然是有意为之,因为华为强在硬件和AI算法,而徕卡则强在鲜明、强烈的色彩风格,因此,这番合作实际上就是小雷所说的“强强联手”,各自发挥优势之后他们自然获得了预想中的成功。

在如今的市场上,我们还能见到类似的例子吗?官宣和徕卡合作的小米?还是牵手哈苏的OPPO?实际上在这些头部厂商中,或许vivo和蔡司的合作更有可能复刻当年华为-徕卡的成功。这不光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合作年限更长(目前已经三年了),也不是因为vivo X80系列的销量更好,而是符合此前的个人观点: 各自有核心优势,称得上强强联手。同时,和华为-徕卡的合作不同的是,vivo和蔡司的合作深度更深、广度更广,再考虑到这些年vivo的活跃表现,或许超越华为-徕卡,成为新一代的影像联名合作标志性案例也不是没有可能。

vivo&蔡司,真正的“强强联手”

自vivo X Shot这部“纯粹”的摄影手机面世以来,vivo就以“拍照”作为主打卖点。如果谈历史、谈渊源,vivo的确是市场上最有资格讨论“影像”话题的手机厂商之一。

而到了今天,vivo的影像体系更加完整,要讨论其实力如何,还得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硬件方面,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硬件卷得飞起,vivo也不例外。加上这些年来供应链话语权的日益提升,现在的vivo旗舰手机在影像硬件上既有定制CMOS也有独有技术,和任何手机对比,都有较强的底气。

比如说,vivo X80 Pro就搭载了“独家定制”的GNV传感器,拥有1/1.3英寸的面积和5000万像素,账面数据非常豪华;比如说经过几次迭代的“微云台”技术,不光让vivo X系列手机拥有更好的拍照稳定性,也能利用微云台技术做出“地平线防抖”等惊艳效果,已经成为vivo X系列上的“招牌”之一。

再加上V1+自研芯片这种“杀手锏”,硬件的确称得上vivo手机的“优势项”,在面对腰部厂商的时候优势十分明显,而面对同级别同身位的厂商,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至于软件方面,暂且不谈vivo在分辨率、降噪、锐化这些传统项目上的进步,最让小雷印象深刻的其实是色彩科学的全面进化。

当前vivo手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样张发色越来越接近肉眼所见,和那些一味追求视觉刺激而不断提升饱和度的风格截然不同。与此同时,这种色彩观感又不是“寡淡”,而是恰到好处的丰富和细腻,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知道,对数码相机来说想要达到“接近肉眼所见”的色准是一件难事,vivo自然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说在光线捕捉阶段,vivo使用了由“智能白加黑减”和“智能AWB”技术组成的“AI感知引擎”来更精准地捕捉自然光线,让亮度准确性和白平衡准确性分别提升了16%和12%。

光线的源数据更加准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机内的数据处理了,但不要忽视了显示屏的重要性:如果显示的图片不准,那么手机内部处理得再好也是徒劳。为此,vivo同步地推出了“XDR Photo”技术,配合手机本身的高素质屏幕,可以让图片显示更丰富、更完整的色彩,进一步保证了色彩的准确表达。

经过这些工作后,vivo手机的色彩表达已经做得很好了,官方数据是色彩准确度ΔE值提升了15.5%。但随着和蔡司达成合作,借助蔡司在色彩领域的丰富调校经验,又能让vivo的色彩表达准确度有进一步提升。 官方数据显示,有了“蔡司自然色彩”加持后vivo样张的色准ΔE值再度提升了8.3%,而从vivo X80 Pro的样张来看,样张色彩还原已经十分接近肉眼所见,同时也带了一点蔡司的韵味。

到这里,前期光线捕捉(AI感知引擎)、中期数据处理(蔡司自然色彩赋能)、后期图像输出(XDR Photo)的链路正式打通, “vivo记忆色体系”也应运而生。正如字面意思,“自然、真实”的色彩表达也的确成为了消费者对vivo手机的色彩记忆点,更是一种品牌标签。

还有“人像”场景,在vivo已经准备好硬件基础(50mm人像镜头等)的情况下,蔡司正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人像拍得更好看。具体的合作方式这样的,vivo X80系列内置了四种“蔡司质感人像”风格镜头包(Biotar、Distagon、Sonnar和Planar)和蔡司Cinematic风格虚化,借用手机这种载体,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蔡司镜头的经典体验。

实际上,智能手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专业相机,对智能手机来说只要能够给到类似的、接近于专业相机的体验就已经是成功,哪怕这种体验是通过数字模拟得到的。

不过,vivo和蔡司的合作并非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聚焦在 “深度研发”、“联合打造产品”和“文化和品牌影响力共建”三大维度,在具体行动上有建立“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也有推出了vivo X80系列作为例子——你没看错,vivo X80系列在官方定义上的确是由vivo和蔡司“深度联合研发”,因此蔡司对于vivo X80系列来说并非“贴标”也不是什么“认证”,而是真的有一部分血统在。

可以说,这种深层次、高广度的合作模式,让vivo×蔡司的合作变得更具市场说服力。但同时,他们的合作依然离不开“双方都很有实力”这一前提,vivo X80系列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是因为vivo和蔡司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再将这种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如果光靠vivo或者光靠蔡司,可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强者恒强”目前依然是真理

最后回到“影像联名”这个话题上,显然有一些厂商走入了误区,认为这是一种“捷径”。而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手机厂商没有足够的实力,就算真的联名了也很难让产品体验发生“质变”,或许其下限会有些许提升,但智能手机的影像上限,终究还是由手机、手机厂商决定。

所谓“强者恒强”,个人理解是这些厂商有着更高的起点,而且和其他领域的头部品牌合作时,也有更强的能力去吸收、转化,把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纳为己用。至少在相机厂商合作这一案例上差异已经非常明显,影像能力出众的手机厂商似乎有更高的“悟性”,总是能够吸纳技术来垒高自己的“护城河”。对大多数手机厂商而言,与其急于“抢购”相机厂商来为自己的影像背书,不如先从自己做起,先把移动影像弄明白了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