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这样走过→

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在上海外高桥基隆路9号正式挂牌。这场从28.78平方公里起步的改革试验,吹动了960万平方公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一池春水。

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揽子开创性政策相继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实践深入开展,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从挂牌到2022年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新设外资项目超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就有逾1万美元的实到外资“到账”。

十年间,全国先后分6批陆续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总额,带动全国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浦江之东,头雁疾飞。这里持续澎湃着开放的热潮,孕育着发展的力量。站上新的起点,上海自贸区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扩大开放,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锐意创新,以融通共赢的生态展示包容,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赓续改革开放的宏图大业,谱写新时代上海发展新篇章。

张力摄

先行先试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我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如期落地,明确对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实行备案管理。商务部数据显示, 经过7次缩减,负面清单条目已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制造业条目实现清零。

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持续深化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除了推出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还先后创设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 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半数源自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

“金融开放第一关乎的就是市场准入。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外资证券、外资保险、外资基金等各类外资金融机构的牌照不断发放,尤其是上海,各类外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近日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

记者了解到,汇丰是首批在上海自贸区开业的外资银行之一,同时也成为首家入驻临港新片区的国际性银行。作为内地最大的金融业外商投资者,汇丰集团在内地的银行、保险、基金和金融科技业务总部均坐落在上海自贸区,坚定不移地扎根在这片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上。

“尤其是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在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为中外资机构积极参与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工商金融总监马健告诉记者,汇丰上海临港新片区分行成立伊始,就在业务规划、资源配置、制度管理等方面承担起创新“桥头堡”的责任。

同样受益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国际资产管理巨头施罗德投资集团再度加码布局中国。今年6月,施罗德基金取得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成为第4家在中国新设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随着沪港通、债券通等一系列开放措施落地,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将把各种优势资源持续带到上海,探索资产管理公司在华发展新模式。”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表示。

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透露,从2020年的贝莱德基金开始,全国前4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全部落户陆家嘴金融城。当前,陆家嘴已成为境外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在华设立独资公司最集中的区域。

改革不止步,创新再前行。上海自贸区十周年之际,新的重磅利好政策来袭。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 从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31条措施,其中明确要充分给予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并进行审慎监管。

头雁展翅,必将激荡起全国范围内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多措并举

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塔吊林立,备受瞩目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停泊在此,进入年底命名交付的冲刺阶段。明年1月1日,这艘长323.6米、型宽37.2米的“海上移动城市”,将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航,正式开始商业运营。

大型邮轮是我国此前唯一尚未攻克的高附加值船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邮轮经济链条中只占“消费”这一个环节。从2018年11月正式签约至今,“爱达·魔都号”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政策支持下,从蓝图走向蓝海,从上海驶向海上。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船邮轮原有的两条旧船被迫停运。中船邮轮总会计师孙长庆告诉记者,按照原本的商业逻辑,是通过两条旧船的运营利润,支付新船的进度款和资金需求,旧船的停运使得公司的现金流受到极大影响。

身处困境之时,农行上海自贸区分行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2021年向中船邮轮旗下邮轮运营公司爱达邮轮发放FTN项下中期流动资金贷款2500万美元,保证了爱达邮轮的正常运转。次年6月,中船邮轮在农行开立境外放款专户,向爱达邮轮发放3.2亿元的股东借款。

与此同时,农行上海自贸区分行作为牵头行、代理行,组成“爱达·魔都号”邮轮融资银团项目,融资金额总额43.65亿元。该笔贷款预计于今年12月份完成投放。

国产大型邮轮从无到有的加速迈进,既是我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由大到强的缩影,也折射出金融机构赋能实体经济,为上海自贸区建设添砖加瓦的时代风貌。

国际港航业是重要的基础性服务行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月,上海农商银行落地全行首笔“一带一路”自贸银团贷款,支持战略客户境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走访中,上海农商银行了解到某港航企业计划在秘鲁沿海岸线建设绿色港口,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和南美之间的货物中转枢纽。不过,当时该项目面临一定的资金缺口。考虑到该项目是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上海农商银行一个月内即为项目提供了1亿美元、为期15年的长期跨境银团贷款,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

除了银行业,上海保险业同样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拓宽上海国际保险中心格局。

记者获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十年累计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出口及海外投资1650亿美元;服务自贸区企业500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上海“专精特新”企业234家;支持自贸区企业新开发海外客户6000家;为自贸区192.5亿美元出运前订单提供风险保障;帮助自贸区企业减损、赔付及追偿超过10亿美元。

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深化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建设,集共体服务企业累计已达19家,年度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过1.1万亿元,风险评估量化模型2.0已应用于部分集成电路头部企业。

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则以中国集成电路保险共同体核心成员的身份,参与制定行业风险管理标准,近三年为中芯国际等80余家企业提供承保服务,承担超过4800亿元的风险保额保障。

凝聚合力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自由贸易账户是上海自贸区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制度创新之一。 十年来,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累计开设14.4万个自由贸易账户,办理跨境结算折合人民币142万亿元,为企业开展全球化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4月,我们从境外船东手里购买了一条船,约定5月初购汇后支付到境外船东手中。但由于居家办公,流程进度较慢。我们当时非常着急,如果不能及时付款,需要承担每天2万美元的违约金。”尽管时隔一年多,回想起这段经历,上海一家航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仍记忆犹新。

为了与时间赛跑,该船运公司与浦发银行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最终,依托浦发银行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居家的情况下,仅用3天就完成了资金换汇、付款等全部流程。

事实上,对于所有办理“出海”业务的跨境公司来说,一个普遍的痛点在于如何高效实现跨境结算中的境内外资金调拨。浦发银行联洋支行行长刘凯分享道,依托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浦发银行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帮助企业打通跨境资金调拨瓶颈,促进境外业务快速发展。

不仅仅是自由贸易账户,为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上海自贸区先后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面向全球的平台,推出原油期货、20号胶等一批创新产品,上市全国超过一半的国际化期货期权品种。

根据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22年,世博地区大宗商品企业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5636亿元,其中包括1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和8家百亿级企业。到2025年,世博地区将初步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贸易规模突破1万亿元, 使更多“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成为世界市场的晴雨表。

“到2030年,世博地区还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成为有色金属国际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和定价中心,贸易规模超过2万亿元。”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副局长施引华表示。

当前,数据要素已作为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被认为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又一重要生产要素。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上海数据交易所落子上海自贸区,率先探索数据要素场内交易,累计挂牌数据产品近1500个。

在即将上线两周年之际,全国第一个利用境外数据支持贸易真实性审核的平台“离岸通”近日迎来新升级。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透露,正在争取将其接入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化服务平台。 未来,“离岸通”有望纳入全国各家商业银行网点,为各地的离岸贸易提供真实性审核的便利性支持。

作为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2022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企业共336家,占上海全市51.38%。 保税区域内企业在全国商业银行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收付总额达497.58亿美元,占上海全市81.54%。

其中,“离岸通”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平台能够帮助银行拓宽国际物流数据比对渠道,提升数据精确度,降低银行信息获取成本,从而逐步简化离岸贸易单证审核要求、优化离岸贸易发展环境。”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处处长梁翔表示, 最终目的是吸引跨国企业将离岸业务由境外主体向上海主体转移,助力成长企业开拓离岸业务新模式,提升上海自贸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记者 王莹

编辑 陈偲

责任编辑 孙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试验区  试验区词条  排头兵  排头兵词条  上海  上海词条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词条  走过  走过词条  
热闻

 从容老去的40+女人,穿衣不花哨...

长得好看确实会让人羡慕,但其实懂得穿衣拥有好的审美也是本事。一个女人可能到了40多岁,颜值容貌会下降,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品位的女人,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去焦虑。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