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线性创新模式

  	      	      	    	    	      	    

线性创新模式(Linear Model of Innovation)

目录

什么是线性创新模式

  关于创新模式论上,目前大致有两种:线性创新模式非线性创新模式

  线性创新模式是对创新过程的一种描述观点。它认为,创新过程是一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销售的单向的、逐次渐进的过程。

  在它看来,在创新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很简单,创新的起因和来源是科学,是基础研究,从上游这端增加对科学的投入就将直接增加下游端创新的产出。实际上,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和市场拉动型创新模式都属于创新线性模式。过去很长时期里,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在人们对创新过程的认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后来人们对发达国家和东亚国家发展历史的研究表明,某个国家由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所体现出来的科研潜力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地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与它们国内新创造的知识即在基础研究中的“创新”并无直接联系,从而证明创新的线性模式与实际创新过程不相符合。由于创新线性模式忽视了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创新各阶段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反馈等因素,后来它逐渐被更加全面的创新系统方法所取代。

  信息通信技术融合与发展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1]。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创新绝不再是从研究到应用的线性链条,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过程。2007年,葛霆等人在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年相关报告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创新理论的七大进展。文中着重强调了价值实现在创新活动中的本源地位,认为这是衡量创新成败的基本判据。以此为基点,替代线形模式的动态非线性交互创新模式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而非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创新中非技术要素作用的强化也成为创新理论发展中的关注要点。创新进一步被放置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价值实现、关注用户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创新重新认识的重要探索。

线性创新模式的局限性

  最初的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式。线性模式认为,创新的起因与来源是科学,来源于基础研究,只要对科学(通常称上游端)增加投入就是直接增加(下游端)创新的产品,其公式为

  R&D→中试→生产→销售

  线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观点反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nnever Bush,1890-197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该报告有两个基本观点:(基础研究或纯研究本身是不考虑实际后果的;(基础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受布什思想范式的影响,产生了由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再转化为开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代表动态形式的一维的“线性模式”,即基础研究引起应用研究与开发;再依据创新是一种产品还是工艺,转到生产或经营

  所以,布什的观点可表达成这样一种线性形式,即: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

  美国学者D.E.司托克斯通过对巴斯德的工作所作的深入研究分析,从而揭示了布什的上述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司托克斯在《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Pasteur's Quadrant:Basic Science an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199一书中,肯定了布什观点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布什观点的局限性。司托克斯指出:

  “然而,(布什的)这一范式的影响是有代价的,因为这种影响既朦胧又深刻。布什关于基础科学根本目的的表述,对科学工作的动机的解释过于狭隘;而他关于基础研究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的论述,在说明技术创新的实际源泉方面也过于狭隘的结果,这些局限性使利用这一范式思考一系列政策问题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对科学研究目标及科学发现技术进步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司托克具体地指明了以下几点: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并不界限分明,有的应用研究同时也是杰出的基础研究;

  2、科学研究进程同时受认识目标和应用目标这双重目标的影响;巴斯德和其他许多研究中同时体现出双重目标的融合;

  3、单一的线性模型描述由科学发现向技术创新的单向流动过于简单了;

  4、 本在基础科学方面相对落后,但在生产技术上却取得巨大成功。这一实例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远比布什的单一线性关系要复杂。

  创新之所以能突破线性模式、进而突破扩散理论,进入创新2.0时代,首先取决于知识社会下形成的新环境。首先,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网络的形成突破了知识传播传统上的物理瓶颈,人类可以利用知识网络更快捷和方便的共享和传播知识和信息;其次,知识网络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使人为构建的知识壁垒信息壁垒在如今的知识网络下越来越难以为继;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时间者开始关注知识社会的信息爆炸问题,信息可以传播不等于信息有效传播,利于知识被快速检索、理解和运用的众多知识封装技术使得知识也得以构件化和模块化,从而便于更多人利用。上述知识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更广泛的创新群体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上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知识社会也迸发了更广泛的创新需求。外部环境造就了创新主体实施创新活动的可能,也造就了更多知识与应用场合需求碰撞的机会。这样的碰撞就是创新活动最大的源动力,同时也印证了熊彼特创新来源于生产活动的基本观点。因此,知识社会环境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催生了创新2.0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

  现在知道,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其中也包括创新过程,都越来越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2],越来越从线性思维方式向非线性思维过渡[3]。“生态经济或政治系统中的局部变化,都可能引起一场全球性危机。线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把整体仅仅看作全部部分之和的观点,显然已经过时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