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credit card; bank card)
目录 |
我国的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三类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由于银行卡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功能,并融存款、贷款、结算于一体,因此银行卡业务已成为当今各商业银行发展最快、普及面最广的一项业务。
借记卡,人们通常称为储蓄卡,其主要作用是储蓄存款,持卡人通过银行建立的电子支付网络和卡片所具有的磁条读入和人工密码输入,可实现刷卡消费、ATM提现、转账、各类缴费,通过卡片进行的费用支出等于储蓄账户余额的减少。账户余额为零,该卡的支付作用也降为零。借记卡的申办十分简单,开立一个储蓄账户即可申办一张借记卡,无需银行进行审批,一般可实现即办即取。
借记卡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
转账卡是实时扣账的借记卡,具有转账计算、存取现金和消费功能;专用卡是具有专门用途、在特定区域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计算、存取现金功能;储值卡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
信用卡,其主要作用是小额透支贷款,可用于消费或体现。其申办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透支余额的大小由银行根据申请人的个人资信情况而确定。
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又可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金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卡的品种和功能已有了很大变化,从最初单一的借记卡、准贷记卡发展到今天的信用卡、提款卡、转账卡、储蓄卡、专用卡、签账卡、联名卡、智能卡等多种银行卡系列,同时,银行卡的服务功能也从最初的存取款、消费等功能发展到转账、融资贷款、电话银行、代收代付、证券资金自动划拨等多种业务内容,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大众乐于使用的金融产品。
自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银行卡“长城卡”以来,许多商业银行都相继发行了自己的银行卡。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卡、中国农业银行的金穗卡、中国建设银行的龙卡、交通银行的太平洋卡、招商银行的“一卡通”等。
近几年来,银行卡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到2000年底,全国发卡金融机构共有55家,发卡量约为2.77亿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已发展到12.5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约商户约10万户;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3.7万台,销售终端机(POS)近29万台。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在发卡量、交易额、人均持卡比例、使用率以及银行卡业务的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由于各家银行的银行卡自成体系,相互分割,不能联网通用,给持卡人带来很大不便,也浪费了银行卡系统资源,严重制约了银行卡的发展。为克服这一弊端,加快实现银行卡业务的联合,形成全国银行网络一体化,1993年起开展了“金卡工程”,基本目标是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在城市人口中推广普及银行卡,完善支付结算手段,规范金融服务,控制现金流通量,减少偷漏税和堵塞非法金融活动,促进金融、商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目前全国已建成16个试点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和全国总中心,在每个试点城市中,基本实现了本城市范围的跨行通用,在部分试点城市和部分发卡银行之间,初步开通了跨地区、跨银行的银行卡通用业务。
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正继续抓紧推进“金卡工程”的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在大中城市银行卡的全国联网通用的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银行卡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力争在2002年底前基本完成终端受理机具的标准化改造,2003年底前完成非标准银行卡的更换。建设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交换网络,2000年年底前实现省会城市及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各项业务的联网通用。推广全国统一的“银联”标识的银行卡,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机具,不得使用“银联 ”标识,并将退出受理市场。组建银行卡联合经营组织,统一城市中心管理。加快银行卡立法,规范银行卡市场。拓展银行卡服务功能,推动“一卡多用”。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推动贷记卡业务发展。
一是在发卡银行所属网点通存通兑。
二是在自动取款机即ATM上跨行取款。目前可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任何一台ATM上取款、查询余额。
三是刷卡消费,即在商店、宾馆、娱乐场所等特约商店安装的刷卡机(POS)上购物消费,且不收持卡人任何手续费。
四是代收代付。可以代客户支付电话费、房租费、水费、电费、个人住房和汽车等消费贷款的还款;可以代发工资及为客户办理证券和资金结算等业务。
五是跨行转帐。通过互联网、ATM等自助终端,为持卡人提供不同银行间资金的自动划转业务。
六是柜面通业务。客户通过银行柜面终端、自动存款机和柜面直联P0S,利用现有银联网络,实现银联各成员行的银行卡(折)在他行进行跨行查询、存款、取款、转帐等业务。
七是移动支付。基于移动支付通信网络和银联跨行网络优势,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息拨号或编辑方式,实现虚拟银行卡交易的一种新型电子支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