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跨区域创新合作

  	      	      	    	    	      	    

目录

什么是跨区域创新合作

  跨区域创新合作是通过区际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跨区域创新合作在微观层面上,首先表现为知识与创新存在空间溢出的本质特征,这是客观规律,是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的基础。知识与创新的空间溢出不断改变着区域新知识资本创造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空间决策,最终决定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率。其次表现为微观创新主体(主要指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企业)在空间区位选择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行为及相互作用,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基础动力。而在创新要素流动基础上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相互作用反过来又构成推动毗邻区域间创新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主体的跨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在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生着演化.从而区际经济发展空间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创新主体空间流动的规模往往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如空间距离、转移成本、适应成本、政策引力等的影响,在空间方向的选择、转移规模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形成毗邻效应,即空间位置靠近的区域之间相对更易于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强度往往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就是很多学者由实证研究得出的“距离衰减规律”。

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内在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合作相比,跨区域创新合作在推动要素、推动力、经济增长源泉、合作方式与区域分工模式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特征(见表1)。

Image:跨区域创新合作.png

  1.推动要素。跨区域创新合作突出创新要素的区际共享与跨区域流动产生的内在推动力,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合作所强调的一般物质要素的区际流动。国家间、区域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如劳动力流动贸易、资本流动及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等,其中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并形成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依赖。而由于知识溢出、人力资本流动等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取向性特征,即存在距离衰减现象,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更加具有地方化特征,这已经为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一区域发生的经济震动将不仅改变自身经济运行的基本轨迹,也会影响相邻区域的经济运行态势,最终影响相邻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2.推动力。目前国内开展的涉及不同空间范围、不同合作内容与形式的跨区域合作.呈现出的共同特征是以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为主导。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刚性约束产生的行政区域经济属性的影响,使得各地方政府皆以本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而跨区域的要素配置往往涉及生产活动的空间转移,并由此产生税收转移,成为制约区域间开展长期合作的重要消极因素。跨区域创新合作强调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政府在跨区域创新合作中的主要功能是营造创新合作环境,包括促进知识溢出与知识资本流动的快速交通体系支撑环境、倡导合作创新的文化环境、保障知识产权与维护创新热情的法制环境、推动科技金融与中介组织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环境等。而创新成果与人力资本的流动则取决于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机制作用。跨区域创新合作强调邻近区域间的创新共享,依赖快速交通体系与现代化通讯条件等的保障,有可能实现合作区域的“共赢”。

  3.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合作主要是强调通过物质要素空间配置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虽然也强调技术因素的重要作用.但本质上仍是强调技术以外生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跨区域创新合作。强调知识溢出、人力资本流动形成的知识资本积累影响区域学习曲线,直接对区域新知识资本创造成本产生影响.从而使技术内生化于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从企业层面来看,知识网络可以分为内部知识网络与外部知识网络。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创造,促进组织化学习。而技术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更新速度的快速化.使得单个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具备所需的相关知识,因此,促使企业主动寻求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有效开展,将大大提升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建立新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创新水平。

  4.合作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合作采取的合作方式主要有贸易合作(如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促进区际贸易发展等)、劳务合作(如开展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交流和劳务输出输入组织合作,促进劳动力规范有序合理流动)、引导核心区域到腹地区域投资等等,这些合作当触及行政区域经济利益时,就会受到地方政府直接或问接的消极影响。跨区域创新合作在促进区际知识溢出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区际创新共享的合作目标。如加强创新成果的区际流动,对于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相对更容易突破行政区域经济的束缚。

  5.区域分工模式。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合作往往强调在区际产业间、产品间的投入一产出联系基础上实现的区域分工,着重体现的是产业间、产业内的纵向分工,各区域处于产业链条中的不同位置。但是,很多研究发现,由于运输与信息搜集存在的规模经济特征。区域间最重要的投入一产出联系或增长传递渠道,发生于区域城市体系之外,投入联系并不具有本地化特征。因此,对于毗邻区域间的合作来说,这种模式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跨区域创新合作强调邻近区域间在创新溢出、创新共享基础上实现的创新分工,往往表现为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分工。由于区域间在创新要素禀赋条件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创新中心往往能集聚更多的创新优势。在创新中心区域与邻近区域之间可以实现企业研发环节与企、制造环节的价值链空间分离.从而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发展。

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方式

  跨区域创新合作在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推动下,形成不同的合作方式。而创新要素流动的经济效应取决于区位和产业接近性,同时创新过程是双向的,存在重要的反馈机制,其形成依赖于创新主体间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直接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因此,跨区域创新合作方式的选择,空间约束特征较为明显。最基本的合作方式有三种:一是创新成果的市场交易;二是创新主体的区际流动;三是研发项目合作。

  (一)创新成果的区际市场交易

  创新成果的市场交易可以根据获益方式的不同,分为技术参股、成果出售(实现产权的转移)等不同形式。共同特征是创新成果的所有者不发生空间转移.意味着创新主体不存在区际流动。创新成果的区际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创新成果.创新成果的需求方与供给方通过市场完成交易。当然,作为创新成果的所有者可以进行获益方式的选择,成果出售(如专利的出售)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相对较小;而以技术参股等形式的收益方式,相对具有地方化特征。

  以直接引进技术成果为例,由于核心技术是从区外引进,核心机器设备的使用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而核心的软件技术也由于出让方的控制而无法实现较大范围的扩散,都使得这种创新成果引进方式的经济增长效应受限,从长远发展看,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企业以较低价格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嵌人加工组装环节,而技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则被国际大买家控制。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趋于下降,越来越依靠国外的高技术投入来维持自身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技术参股为代表的交易方式使创新主体成为企业经营的长期利益相关者.必将关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空间选择上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以利于直接的技术指导。并将生产中的信息反馈融人进一步的创新活动中,因而空间的邻近性存在多种益处。

  (二)创新主体的区际流动

  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其调整和整合是涉及包括经济、制度、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的系统软工程,具有迟滞性和隐形性,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成效阎。路径依赖性和循环累积性也使得创新主体的行为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代表性主体的行为不同,因能力、偏好和行为模式差异而不同翻,并具有特定的理性特征。创新主体在企业间、区域间的流动。往往伴随技术知识的转移,新企业获得其所内涵的特定知识以及创新主体原有关系的社会资本。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其空间集聚与扩散受到多种力量的推动,尤其会受到对新想法和新人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环境的城市的吸引。创新主体空间接近的重要性明显受到其作用的影响,当涉及新知识的传递时,创新主体更可能位于相同或毗邻区域。创新主体的流动,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技术引用的模式,通过社会网络的传导性将许多企业联系在一起。对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跨企业的发明者是大量专利引用的成因。创新主体的流动与较短的协调创新社会链是知识流动地方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具有空间接近性优势的组织更易于从创新主体及其创新网络受益。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产生的创新主体组织间、区域间的流动是形成知识外部性的最终渠道。

  根据流动的特征,创新主体的区际流动方式可分为候鸟式流动(短期性、易变性)与生根式流动(长期性、根植性)。是否流动及采取何种流动方式,取决于创新主体预期收益是否超出预期成本。对于创新主体来说,创新环境的变化,从创新中获得的潜在机会和收益具有相对远期性和不确定性。创新主体的候鸟式流动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流动方式,包含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兼职式,往往处于同区域内,不仅包括科研院所专业人员。还应包括企事业单位学历高、专业精的高级专门人才.兼职的内容可以从高、精、尖技术延伸至高层次专业任务。二是候鸟式,指“不迁户口、不转关系、来去自由”,实现跨地区工作的人才共享形式。主要是运用顾问、咨询等具体方式,综合利用创新人才,对各地区各单位定期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服务。三是创新主体的生根式流动,指创新主体实现完全区际转移。但由于我国当前各种社保等措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与非联网性,尚未实现跨区域的无障碍享受,极大地阻碍着创新主体生根式流动的规模。

  (三)研发项目合作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大学研究对产业研发与创新的影响日益重要[,广泛存在由大学向产业部门的技术扩散机制。知识的隐含性使得其扩散存在空间障碍,最有效的传递方式是跨组织的面对面接触,包括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雇佣拥有大学背景研究人员或与其合作的比重日益增加。而后一种方式在我国更具有代表性。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获取外部知识的效率,而且.研发合作还成为其他获取外部知识方式的补充,如非正式的交流及相对更正式的关系(如咨询等),对企业创新形成正向效应。

  通过研发项目合作,主要是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之间及企业之间的技术攻关合作、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合作开发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创新载体,共享研发成果,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研发合作,尤其是研究联合体形式的研发合作,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研发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知识在不同组织间溢出的过程,尤其是当知识溢出存在较大障碍的时候。研发合作有利于知识的扩散,研发效率的提高促使企业激励增加研发投资与实现联合研发。企业吸收能力是内生的.如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与研究努力决定了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而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的合作伙伴选择时,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的约束,往往倾向于优先从区内或毗邻区域寻求创新合作对象,以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间、企业间、大学与研发机构问等的研发项目合作皆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约束特征。

参考文献

  • 高丽娜.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内涵、方式及空间特征(J).学术论坛.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