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它提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而个体行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伦理道德反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这种指导思想旨在培养学生将来成为具有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可持续性学习本领高的应用型劳动者。[1]
行为导向教学最早见于德国职教专家 T·特拉姆(1980)的观点,认为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展现。 国内学者吴玺玫(开封大学 2001)、王珂(温州机械技校 2004)、韦必泉(来宾职校 2008)等学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教与学、 师与生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要强调学生的实践与行动;徐涵(沈阳师大 2006)、王洪明(山东经贸职院2006)、范丽君(海宁技校 2008)等学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 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体行为能力。 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行为互动为纽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和反馈评价等综合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是一个循环变化的螺旋上升过程,通过采用恰当的思维互动教学方法,实现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提高。
行为导向教学指导思想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有:
1.项目教学法。根据弗雷的项目方法观,其基本步骤包括:(1)作为开放性出发点项目创议;(2)作为研究项目创议产生的项目方案;(3)考虑到行为步骤而确定的项目计划;(4)项目实施,通常按照计划进行,要求参与者发挥最大的积极性;(5)项目结束。这种方法犹如一个完整的单元项目,学生通过一种较完备的过程,学习并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所需的必备能力。这种方法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模拟教学法。让学习者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如在模拟实验室或模拟工厂里,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例如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利用模拟实验室模拟网上营销,把网络上电子商务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都得到真实的模拟。
3.案例分析教学法。提供现实中的案例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抓住或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让理论和实践得以结合,达到为实践行为做准备的目的。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经常采用此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迁移性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4.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扮演专业职业者从事某项实践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的方法。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保证有足够的课时,接受有关单位的委托,让学生作为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去做市场调查和产品推销。这些教学方法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仿真情境,从而产生行为理论的假设,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行为导向”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的,是一种/以学为本,以学论教0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