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是指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与费希尔(J.Fisher)在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具体有以下五个阶段: 自给自足阶段;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工业化阶段; 服务业输出阶段。
第一,自给自足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封闭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
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乡村工业是以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故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也不断地扩大。
第四,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一般情况下,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
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在这个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时,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