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精神健康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
①有幸福感和安定感;
②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
⑤人格统一和调和;
⑥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
⑦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⑧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随着人类疾病谱系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类的疾病越发地走向精神和情感层面。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报告指出,全世界约有4.5亿各种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而且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某一时期会出现某种精神障碍。据调查显示,中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有约1亿余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精神疾病造成的负担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位居各种疾病负担首位。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对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专家预测,21世纪的人类疾病正在从以慢性的、生理性为基础的疾病转变为以慢性的、情感性和精神性为基础的疾病。正是由于人类的疾病越发走向精神和情感层面,它所导致的社会无序也变得更为内在,更为深刻和更为复杂。精神疾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无论心理疾病,或者躯体疾病,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展为精神疾病。因此,加强病前养护,及早治疗,使其避免发病或减轻发病,至关重要。但在临床中,实际上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人数的20%,80%的患者缺乏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因缺乏系统的精神卫生知识,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舆论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急剧变迁,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存在意义、自我身份和终极关怀的追求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困惑,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导致心理冲突或应激日益频繁,致使精神疾病在社会上普遍流行和蔓延。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没有感到工作和生活带给你的乐趣,就会感觉生活如同白开水一样乏味,甚或一团乱麻,一地败絮。特殊的社会环境诱因为精神疾病易感人群患病提供了机会,构成了精神疾病的社会成因。
1.重视精神障碍预防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精神心理健康教育低投入高产出的精神卫生治本工作来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引导和启发人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因此,不应该停留在一个人自杀了,才估计他可能患上了抑郁症,或者虽经挽救活了下来,就不再关心他自杀的原因,那么就有再多的卫生资源也不够折腾。面对目前纷繁复杂的局面,在现阶段的目标应当是,把狭义的精神健康——“没有精神疾病或者精神障碍”作为构建精神健康社会的基础任务。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急剧变迁,对精神健康的不良影响如何提高和优化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夯实基础,着眼广义上的精神健康,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进程中,减少相应的对精神健康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课题。
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需积极投资健康教育这项卫生治本工作,让人民受到良好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神上有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够很好的把握环境和现实,积极面对人生和自我的状态,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精神健康标准来衡量,这种状态表现为“三个良好”——良好的个性人格、良好的处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告诉你怎样解开束缚、奔向光明,这就是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彰显的价值取向,也是所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所在。
提高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精神健康的服务意识。通过救治和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方式,使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康复、尽早回归社会大家庭。使公民能够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2005年,欧盟的《促进人口的精神的健康:有关欧洲联盟精神健康策略》绿皮书指出,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这一新观点,随即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同,并作为2006和200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充分认识到精神健康对于公民来说,能让他们实现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潜能,发现和完成自己在社会、学校、职业生涯角色中的资源。对于社会来说,公民良好的精神健康有助于繁荣、团结和社会公正。相反,精神不健康会给公民和社会体系带来沉重的代价、损失和负担。在理解精神卫生重要性时,单讲精神障碍对精神健康的危害是不够的,精神健康还会影响传统概念的身体健康。
2.公平的分配精神健康服务
社会公正是公共健康的历史梦想和前进的驱动力。社会公正主要体现为三个基本要求:不歧视、自然公正、分配公正。也就是要求人们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从社会制度和政策形式上保证把精神健康服务落实到每一个公民身上。在强加给人们一种负担或者拒绝给予一种利益时,应当具有程序上的公正,按照已有的准则和原则保护和赋予人们各种权利鹤。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卫生预算在精神健康的投入还十分有限,这与中国精神疾病总负担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精神卫生法的实施,这种状况会逐步得到改善。然而这正是需要注意精神卫生服务分配不公正的问题出现,尤其体现在精神健康服务方式的确定、分配和资助等方面。
3.关注社会困难群体
关注老年人、贫困人口、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女性的精神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障碍人群以及社会其他困难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需要更多社会关怀的精神健康困难群体,根据美国学者R.特勒斯对精神健康的社会学研究,精神疾病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级有着密切关系,女性出现抑郁症的几率一般较高,青少年是一个高度焦虑的年龄段,而在社会最下层公民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最高。目前,一些地区一样存在“未富先老”、贫富差距、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女性精神健康状况不佳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全社会行动起来重视对精神健康困难群体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2007年卫生部提出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痴呆症。目前,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管理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性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这实际上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精神健康困难群体的需要,但所关注的范围还应扩大到女性、社会低收入群体和边缘人群等。
4.重视精神健康的伦理问题
加强对于精神健康的伦理研究,在现阶段它所应当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如何利用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建构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健康医疗保健资源分配的公正性;政府和社会对于精神健康的伦理责任;精神疾病防治中的伦理原则;精神健康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以及公民精神健康道德教育等。
5.精神卫生法制建设
2008年,国家卫生部等17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2009年,中央启动实施的新一轮医改中,把重性精神疾病列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2012年10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从2013年5月起正式实施,使精神卫生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预防以及精神障碍的权益维护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对于精神卫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促进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实践
精神卫生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公共政策,要实现的内容应当有:①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促进整个人群的精神卫生;②保证人人都能得到适宜的、质高价廉的服务,逐步解决贫困患者精神障碍的免费治疗问题;③保证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得到合理的保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④评估与监测社区的精神卫生状况,特别是弱势群体,如儿童、妇女、老人的精神健康问题;⑤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引起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如家庭不和、药物滥用等;⑥保护家庭生活稳定、社会安定、人类发展;⑦增加研究投入资助精神与行为疾病的病医学,治疗学等研究;⑧精神卫生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
要建立精神卫生服务进展策略,保证均等化有步骤的实现。第一步主要以中央转移支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工作网络,加强培训,提高地市、县(区)级精神专科人员素质。第二步依托不断强大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基层网络,开展以抑郁症为主的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减少自杀危害,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援助热线),加强综合医院等机构、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人员培训。第三步指导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开展精神障碍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