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又被称为P-O-X理论、三角平衡模型

目录

什么是海德的平衡理论

  雷蒙德.罗斯在他的书“Understanding Persuasion"中介绍了大量劝说型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类:认知反应型理论、一致性理论以及感知型理论。而弗里茨.海德的平衡理论就归属于其中的一致性理论,阐释了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过程。即,展示人怎样处理他与周边人物及事物的关系。[1]

  1958年,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已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海德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海德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不平衡的状态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对于平衡状态,他的定义是:“在这种状态中被感知的个体与所感觉的情绪无压力地共存。”

海德平衡理论的前提

  平衡理论形成的前提是,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是同他自身以外的各种事件、人物、观念、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联的。因此,人必须是一个社会的人,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的体验是快乐还是不快乐,是喜悦还是不幸,都取决于他与其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系的状态。

  弗里茨·海德的平衡理论强调,社会中的人总是趋向于去选择平衡的人际状态,这种趋向是由人处于不平衡的人际状态时产生的压力、紧张、焦虑等情绪而引起的。即,人在不平衡状态下产生的焦虑、紧张、不安情绪会驱使人去实现平衡。”

  同时,这一理论指出社会中的人总是采取自我说服或者说服他人的方式减轻紧张焦虑,本体论上来说,这一理论代表的是喜欢或不喜欢某事物的自由意志;价值论上而言,此理论命题是带有主观和偏好的。总的来说,在平衡理论中,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驱使人们去实现平衡的不平衡状态,而另一种则是不需要劝说的平衡状态。[1]

  海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一个个实体 ( entity )和联系实体之间的关系( relation)组成,这些实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包括有形的物体或是无形的物体如:思维),关系又包含了情感关系(喜欢或是不喜欢)和归属关系。海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三角平衡模型即“P-O-X” 三角。现在用“P"代表一个人即认知主体,他以外的其他人用“O”表示,事件用“X"表示。处在三角顶点的P总是与另外两个端点O和X有某种关系。海德认为,三角中每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可用都可以用正或者负来表示。这种正负关系的判断依赖于认知主体的主观判断间。[2]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O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O赞美爵士音乐,P—O—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O—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海德的结论是:如果三者关系在所有方面都是正面的,或者,如果两种关系是反面的,一种关系是正面的,那么,平衡状态就会存在。除此之外的所有其他组合都是不平衡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的内容举例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的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 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 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 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 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那么, 共有8种结构,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见下图(P-O-X关系形式):

海德平衡理论

  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 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的缺点

  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度。奥斯古德坦南鲍姆(P.Tannenbaum)于1955年在扩展的海德的平衡理论中,提出了一致性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既注意了态度的方向,也注意了不同方向态度的强度。以一致性理论为基础的预测比那些平衡理论作出的预测更加数量化。

参考文献

  1. 1.0 1.1 谢金.从平衡理论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海外英语[J],2012
  2. 陈莉弘. 海德平衡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000(036):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