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海事诉讼时效是指海事请求权人,依法请求海事法院保护其海事请求权的有效期间。如海事请求权人未在海事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行使海事请求权,则丧失了请求法院依法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即诉讼权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的规定的除外。"这里的"二年"就是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在我国,如果《海商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海事诉讼的时效期间应以《民法通则》的二年为准。
《民法通则》第141条规定"法律对于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这是海事诉讼特殊时效的法律依据。《海商法》第十三章对海事诉讼时效有专门规定,具体内容为:
(1)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在时效期间内或时效届满后,被认定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90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人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起诉状的副本之日起计算。
(2)就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时效期间为二年;
(3)船舶租用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
(4)海的拖航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
(5)船舶碰撞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
(6)海难救助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
(7)共同海损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
(8)根据海上保险合同要求保险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
(9)舰舶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
适用一年海事诉讼时效的情形有:
1、在提单运输中货方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或承运人向货方要求赔偿的请求权;自承运人交付货物或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算;
2、海上拖航合同的请求权;自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3、共同海损分摊的请求权;自理算结束之日起算;
4、互有过失船舶碰撞引起第三人的人身伤亡,一船负连带责任而支付的赔偿额超过其过失比例,向他船追偿的请求权;自当事人连带支付损害赔偿之日起算;
5、申请打捞沉船或申请发还捞起的原物及处理原物所得的价款的期限;自该船沉没之日起算,但妨碍船舶航行、航道整治或工程建筑的沉船,有关部门规定申请期限及打捞期限的除外;
6、国外索赔人向港口索赔的;自编制记录的次日起算
7、托运人、收货人就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或承运人向托运人、收货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自承运人交付或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
适用二年的海事诉讼时效的情形有:
1、有关航次租船合同和船舶租用合同的请求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2、有关海难救助的请求权;自救助作业终止之日起算;
3、保险人要求海上保险赔偿的请求权;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算;
4、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造成旅客人身伤害的,自旅客离船或应离船之日起算;造成旅客死亡的请求权,发生在运送期间的,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算;因运送期间内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算,但此期限最长不超过旅客离船之日起三年;旅客行李灭失或损坏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应该离船之日起算。
适用三年的海事诉讼时效的情形有:
关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请求;自损害发生之日起算,但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自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1.适用90日时效期间
在提单运输中,在一年的时效期间内或时效期间届满后,被认为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算。
2.中国海事审判史上曾有沿海、内河运输180日时效的规定。但最高法院于2001年5月22日决定:托运人、收货人就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或承运人向托运人、收货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此规定自同年5月31日起施行。
《海商法》第266条有关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止作了以下规定:"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海商法》第267条规定,海事诉讼时效因请求人提起诉讼、提交促裁、被请求人同意履行义务以及申请人申请扣船而中断,但请求人撤回起诉、撤回仲裁或者起诉被裁定驳回的,时效不中断。
海事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时效的特别时效,应贯彻“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在处理海事案件时优先适用海事诉讼时效。对海事诉讼时效没有规定的海商、海事案件,则应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规定,即适用《民法通则》第135条所规定的二年时效期间。如海员劳务合同纠纷、船舶建造合同纠纷、以船舶作抵押的借款合同纠纷、海洋开发利用纠纷等案件,其诉讼时效即为《民法通则》所规定的二年。
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而海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则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对提单货物运输纠纷、海上旅客运输中的人身伤亡和行李灭失请求权、船舶碰撞请求权、海难救助请求权、共同海损分摊请求权、海上保险赔偿请求权、船舶油污损害请求权等,则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计算。对此不同的起算方法,我国《海商法》和相关行政法规都作了明确规定,对此本文第二部分已作了说明。
在民事诉讼时效中,有最长时效20年的规定,即权利人不知道或不应该知道其权利被侵害,则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之内,都享有起诉权和胜诉权。在海事诉讼中,是否有20年诉讼时效的规定,学者们有不同看法。笔者主张,海事诉讼中也有20年时效的规定,但20年时效期间只适用于那些“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海事请求权纠纷,即适用于航次租船合同请求权、船舶租用合同请求权、海上拖航合同请求权等纠纷,且前提条件是权利人客观上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对于其他的海事请求权纠纷,如提单货物运输纠纷、海上旅客运输中的人身伤亡和行李灭失请求权、船舶碰撞请求权、海难救助请求权、共同海损分摊请求权、海上保险赔偿请求权、船舶油污损害请求权等纠纷,则不存在20年的时效问题,因此等请求权不存在“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可能性。
这是两者最显性的区别,也是许多未经海商法训练的律师经常混淆、并在法庭上指鹿为马大闹笑话的问题。《民法通则》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诉讼时效因三种原因而中断,即权利人提起诉讼或仲裁,权利人向义务人或其保证人、代理人、财产代管人提出权利要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这就意味着:1、权利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后又撤回起诉或仲裁的,民事诉讼时效中断,时效期间重新计算。2、只要权利人在时效期间内向义务人主张了权利,不论义务人是否同意履行义务,民事诉讼时效都中断。3、义务人在时效期间内同意履行义务的,民事诉讼时效中断。
而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法律有更严格的规定,即仅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中断:1、海事请求权人提起诉讼或提交仲裁而中断时效,但撤回起诉、撤回仲裁或起诉被裁定驳回的,时效不中断。2、海事请求权人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求,且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时效中断;仅有请求权人的权利要求,而义务人不同意履行义务的,时效不中断。3、海事请求权人诉前申请扣船的,时效自申请扣船之日起中断,但是,扣船后未起诉,申请人又申请撤销扣船,且经海事法院同意的,时效不中断。可见,海事诉讼时效中断要比民事诉讼时效中断严格得多,这是因为海事争议较普通民事纠纷更复杂,涉及的金额更大,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海上运输业规范发展,需要尽快明确和了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海事诉讼时效期间大多在二年以下也可以看出,海事法律比《民法通则》更着重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那么,海事法院是否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延长海事诉讼时效期间呢?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理由是:时效期间的延长只适用于20年时效,其他时效已有中止、中断的规定,不发生时效延长问题;20年的时效期间须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延长,此特殊情况是与当事人无关的客观情况,且导致时效中止的原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是导致时效延长的特殊情况,因为这种“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可能延续20年不间断地阻止当事人行使诉讼请求权;能20年不间断地阻止当事人行使请求权的,只有国家民族分裂的情况,《民法通则》第137条所规定的时效延长,实际上仅能适用于回归后的台湾地区。而对于海事诉讼案件,即便是台湾地区的当事人,也可以随时到大陆提起诉讼,不受目前两岸状况的影响。且海事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当事人有较大的诉讼管辖选择权(forumshopping),可以通过扣船地的选择等方式,取得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诉讼的权利。故在海事诉讼中,不存在《民法通则》第137条所规定的延长诉讼时效的“特殊情况”,海事法院无权决定延长海事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