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授信政策是指导和规范授信业务、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是发放授信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文件;通过授信政策的合理制订确定授信经营目的和经营战略,规定不同的资金来源方向和用途,控制授信业务的规模和构成;授信管理部门必须在政策的有效期内将其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稳健的授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下以贷款为例进行阐述,其他形式表内授信可参照):
1.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或禁止发放的贷款种类。贷款种类应与授信人员的经验和专长、资金来源结构、客户的贷款需求和商业银行的资源和管理控制能力等相适应。
2.规定各类贷款的期限。贷款的期限和还款安排应与用途、产生还款来源的时间、抵押品的使用寿命相匹配。商业银行授信政策至少应规定各类贷款的最长期限。
3.确定贷款定价的方式。贷款的利率至少应能补偿资金来源的成本、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服务性成本、潜在的损失和获取合理的利润。
4.确定各级授信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
5.确定贷款投放比例,如贷款总额/存款总额。
6.确定贷款业务的地域范围。
7.制定有关抵押品评估的规定。包括评估公司的选择、评估报告的审阅、评估的频率,贷款展期时是否需要重新评估、由内部员工自行评估的条件、需提交正式评估报告的情况、针对不同抵押物的评估方式等。
8.合理确定贷款的抵押率。
9.规定可接受的贷款集中度。
10.明确评价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的指引或评价方法。
11.规定不良贷款管理和催收的程序,核销贷款应经董事会或其指定的委员会审批。
12.授信政策应就授信发放和授信延续的过程中所需要借款人提供的信息作出最低要求,并规定无论贷款金额大小均应设立贷款档案。
13.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明确对关系人贷款的条件。对于涉及员工贷款的问题也应有明确规定。
14.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明确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条件。
授信政策是授信管理的基础,必须体现审慎经营的理念,同时又要符合商业银行的经营任务和目标。一般来说,法人银行的董事会(或决策层)应依据以下三个原则制定授信政策:
一是确保贷款质量良好和可以收回;
二是从股东利益和保护存款人的角度出发,安全又有盈利地投放银行的资金;
三是满足银行所服务地区的合理的授信需求。
1.授信用途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
2.授信的用途、期限、方式、利率或费率等是否符合银行的授信政策。
授信政策与授信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银行授信政策建立的是一种体系、规则和框架,使授信的管理和操作能在这种体系和框架下有效施行。政策作为一种框架可为授信标准和程序的设定提供基础和指导。因此政策的表述应该是指导性的、宽泛的,而不应该过分拘泥于细节。授信程序则是管理层甚至各业务部门在政策的框架下制定出的为完成政策设定的目标和任务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