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外部传染风险

  	      	      	    	    	      	    

目录

什么是外部传染风险

  外部传染风险是相对于银行体系内部风险而言,即产生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显然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经营风险或其他风险,而是产生于融资活动或准金融活动的风险,具有向银行体系传染的介质。所以称之为外部传染风险。

  目前银行体系外部传染风险主要源于影子银行民间融资非法集资等灰色金融活动。相比之下,银监会更关注的是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活动带来的风险及向银行体系的传染。

外部传染风险的形成原因

  社会资本虚拟化是主因

  从资金来源看,民间借贷资金来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银行,通过银行信用卡套现、贷款等获取资金放高利贷,其潜在风险不断暴露。一些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高利诱惑下充当起民间借贷的“资金掮客”,利用管理漏洞操纵信贷资金牟利;投资公司咨询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也纷纷介入民间借贷,以企业注册垫资、银行贷款“过桥”、短期资金周转等方式直接向社会提供融资,加剧了民间借贷的投机性,增大了民间借贷的风险。这些中介机构设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利率较低的贷款,转而以较高利率在民间借贷市场贷出,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风险敞口

  非理性的民间融资行为,表面上是高利贷、民间资本热钱”化,其实质是实体经济的虚拟化、空心化问题,而资本的逐利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积累方式的改变是经济虚拟化的两个基本推手。一些不法分子借民间融资的名义进行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集资案件呈上升趋势。受高息诱惑,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贷款、信用卡等形式套取银行资金参与集资,一旦风险暴露,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影子银行是“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

外部传染风险的渠道

  银行自身缺陷为主要通道

  风险传染是指企业间财务困境的传递,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破产导致的多米诺骨牌现象。金融风险的传染则指以金融资产为介质的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的传递蔓延。这种传染性是内生于金融体系的,其原因在于金融体系内的各金融机构之间是信用链互相依存的,如果一家金融机构发生困难或破产,而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更是把所有得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相互交织得债权债务网络。外部风险向银行体系的传染基本上表现为借款人资金链断裂、丧失还贷能力,最终表现为企业的信用风险

  银行并非完全被动地被传染。银行风险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银行系统性风险发生时,不良资产降低银行资产价格,降低其贷款供应量,使得整个社会投资下降。这个风险传染规律体现出银行业典型的顺经济周期的特点,经济繁荣时,贷款和投资放大;而在经济萧条时,贷款和投资萎缩。

  银行经营管理的行为乃至相关制度安排的缺陷,本身就预留或创造了外部风险向银行传染的通道。如:现行的银行管理体制和机制下,银行在确定企业还款方式时一般采取“整贷整还”“先还后贷”还款方式,由于主观或客户因素导致的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资金周转周期的不匹配,客观上创造了企业转贷的需求,企业在资金尚未正常回流之前,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高息借入转贷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实现还旧借新,这就为民间高利贷的滋生培育了土壤,同时“挖好”了民间融资风险反过来传染给银行的通道。

外部传染风险的控制

  一、关注主要风险来源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银行业外部风险的五种主要来源: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机构、民间融资、非法集资

  二、建立名单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由总行统一确定合作机构准入标准,分支机构根据总行确定的标准提出合作名单,并报总行批准或向总行报备。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对存在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的合作机构建立及时退出机制。

  三、开展资质信用评级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有业务合作关系的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评级,评级应考虑但不限于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合规经营、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因素。

  四、实行分级管理与授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信用评级情况,实行分级授信,对信用等级较高的机构可根据法规上限给予较高的授信额度,随着信用等级降低,授信额度逐级递减。严禁向典当行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授信。

  五、防范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风险

  一是加强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监测,严防信贷资金流入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二是密切关注信贷客户动态信息,对于存在明显迹象或已查实参与民间融资的信贷客户,一律不得新增授信;三是开展分支机构和员工行为排查,有效防范分支机构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融资

  六、实施统一管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外部风险防范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各级机构要确定专门部门,牵头外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和报告。

  七、建立风险处置机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潜在的外部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提前研判分析,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处置流程,制定充分的应对预案,加强分支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指导,有效防范外部风险传染。

  八、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于季后15日内将其上季对小贷公司授信情况、与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合作情况等,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九、及时提示风险

  各银监局应加强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舆情监测,对重大外部风险事件及时进行提示,实现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