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一揽子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它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俗称“走出去”战略。[1]
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
理论界关于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类,按照出现的先后,一类是渐进国际化成长理论,另一类是快速国际化成长理论。
(一)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渐进理论。
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渐进理论认为,中小企业限于自身资源(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等)的限制,外向国际化是一个由国内到国外、国际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逐步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渐进理论较多,下面介绍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1.Uppsala国际化模型。2O世纪7O年代,瑞典Uppsala大学的Johanson & Wiedersheim等学者以企业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能解释企业的市场选择和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方式的Uppsala国际化模型,通常也被称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Uppsala国际化模型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心理距离”。北欧学者认为企业面临不同的外国市场时,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原则。理由是,企业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下经营的成功率比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高的多。北欧学派还用“市场知识”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特征。企业管理者市场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其对外国市场的机会和风险的认识,从而影响国外市场的经营决策。
2.站点模型。该模型是由Yip,George.S.,Biscarri,Javier Gomez& Monti,Joseph A.(2000)提出的。所谓的“站点模型”,包括六个步骤,作者定义为:就象在路上,这些站点的次序是有规律的,且企业必须追随这个路径。六个步骤分别是:动机和战略计划、市场调查、市场选择、选择进入模式、针对突发事件和问题的计划,以及进入战略和资源投入。
3.混合国际化模型。混合国际化模型是Li,Lei,Dan & Dalagic,Tevfik(2004)提出的,这是他们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提出来的国际化模型。他们认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先前条件、计划和执行。为了控制风险,企业一般是由最初低水平的投入,进入心理距离接近的市场,然后是中等水平投入、心理距离较远的市场,最后发展到高水平投入、心理距离远的市场。但这只是一般的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该理论也允许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存在返回和非连续的阶段。
(二)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快速理论。
新世纪来,国际上出现了许多从成立初或成立后不久(一般以三年为限)就开展国际化活动的中小企业,通常称为BG(bom globa1)现象,传统的国际化成长渐进理论很难解释此类现象。下面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1.网络方式论。由Johanson & Mattsson(1988)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生产或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建立和发展其在国际生产或市场网络中的位置。他们把国际化的企业分为四种类型:早行动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晚行动企业和全球企业。国际化领域两位著名的研究者Madsen & Servais认为晚行动企业和全球企业与BG(快速国际化企业)相似。
2.组织学习视角的国际化理论。由Lars Bengtsson(2004)提出的。作者通过运用组织学习理论,来解释BG(快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过程。作者采用了Huber(1991)对知识获取过程的五种划分:先天学习、经验学习、模仿学习、嫁接和寻找/注意。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先天学习、经验学习和嫁接获得国外市场的经验知识,通过模仿学习、寻找/注意获得国外市场的客观知识。先天学习、嫁接、经验学习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倾向,企业会关注远距离的和战略性的市场,使得企业国际化模式与“心理距离接近”原则不一致。模仿学习、寻找/注意使企业获得国外市场的客观知识,刺激、鼓励、推动着企业的国际化。
3.BG出现模型。BG出现模型是由Kristiantand大学的Petra Lampa & Lisa Nilsson(2004)提出的。认为,管理者、市场和产品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
(三)两类理论是互补的,共同解释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两类理论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补的,共同解释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