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城市商业网点是指城市大中型以上的零售商店、批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等各类商业设施。
城市商业网点是商贸流通的基础设施,也是体现城市繁荣的主要窗口。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商贸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1]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商业发展迅速,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城市商业网点是商业活动进行的重要场合,是聚集在城市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空间信息,包含有如位置、几何形态、面积、商业类型、营业额、租售情况等丰富的信息,其中位置是商业网点的空间特征,而面积、商业类型、营业额、租售情况等属于属性特征。这些信息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商业网点信息对普通公众、企业和政府等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商业网点信息,公众可以获取消费信息,为生活提供便利;企业可以了解客户、市场营销信息等,为企业获利;政府则能对商业网点建设进行宏观上的引导,规范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加人WTO后中国商业和国际商业更广泛的接轨,商业活动不断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网点的数量猛增
生活水平提高促使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方式多元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城市商业网点建设速度加快,数量增长迅速。如上海这类大城市,商业网点数量就有30多万个。
2.商业类型发生很大变革
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新型的业态不断出现,我国的商业类型向高层次提升。我国的城市商业类型正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和城市结构的重新组合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现有的商业类型可分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以及服务四大类,新型的商业类型还在迅速扩张、丰富这四大类型。
3.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
除了商业街这种为大众所熟知的空间布局形态外,近年来出了交通枢纽型商业、社区商业以及郊区商业等。
商业网点的这些变化给传统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求。传统的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方式仅依靠表格数据,利用管理者的经验作定性的判断,但很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即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相关的信息系统采用决策支持的方式辅助管理,但是由于忽略或难以利用商业网点的空间信息,使得规划和管理难以从空间角度进行,而从空间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是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所必需的。通过对GIS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商业网点规划管理中引入GIS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GIS可以充分管理商业网点的空间信息。应用GIS的分析、可视化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对于提高商业网点规划管理的效率、科学性等具有重大意义。
商务部为了完善城市整体的商业结构,提高商业网点的营销水平,促进整个商贸流通领域的健康发展,提出制定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商业网点规划所考虑的主要是城市流通领域各要素的布局和安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指明城市商业网点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总体目标包括城市商业网点的总规模、城市商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指标、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营业面积等综合性指标。具体目标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的总规模,商业街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目标,各类市场的总规模、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目标,物流基地布局、特色与产业服务功能的目标,城郊商业发展的目标等。
其次,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应确定各级商业中心、商业街、农副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物流基地的规划布局,进一步指出其区位、规模、发展重点等。
再次,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应指明社区商业的规划布局,确定其优先发展的零售与生活服务网点的业态、类型、组织形式,千人拥有的零售与生活服务网点面积,主要零售与生活服务业网点的商圈半径。
最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应指明大型商业网点的适宜布局区域,确定其数量、种类、布局原则和设置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