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国际会计协调

  	      	      	    	    	      	    

国际会计协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

目录

什么是国际会计协调

  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在一个各国比较能接受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下, 推行能使各国理解的较为统一的会计实务, 尤其是有关会计揭示、计量方法及单位等方面的实务。其核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 逐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协调、标准、统一。

  国际会计协调至少应具备以下三层基本涵义:[1]

  (1)协调是在差异基础上并对差异进行的一种缩小矛盾、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总得来说,协调的目的在于形成统一程度不等的共同结构或程序;

  (3)协调不同于标准化,协调是逐步缩小各国会计惯例的差异程度,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

国际会计协调的目标[1]

  从上述涵义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协调有以下两个目标:

  (1)实现国际会计标准化。即以国际会计准则来协调各国的会计实务, 然而,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一目标只能是远期的目标。

  (2)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即消除或减少各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差别, 增加相互之间的共同点, 使之逐步趋于一致, 从而使各国的会计信息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和同质性。实现这一目标具有补充各国会计准则之不足的功能, 相对标准化而言, 此目标可视为会计协调之近期目标

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形式[1]

  国际会计协调的方法和形式虽然很多,世界各国采用的协调方式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国际准则协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作为民间性的组织制订国际会计准则,然后依靠自己技术上的权威性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协助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影响。

  2.政府组织协调。国际或地方性的政府间的组织在协调制订统一会计规则后,以政府间的协议或立法的形式责成各成员国遵守。

  3.会计教学协调。会计教育研究机构推动国家间的会计协调。

国际会计协调的范围

  国际会计协调有三个层次:一是双边协调,二是多边协调,三是国际协调。

  双边协调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出于双方利益的需要所进行的会计协调,基本上属于个案处理的形式。比如,中国企业到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为解决会计准则差异导致的会计报表问题,双方同意中国企业先按中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然后再按美国的会计准则对这套报表进行调整。中国大陆的企业到香港上市,对于会计准则差异问题,经过谈判,双方同意大陆企业先按大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然后再按香港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美国要求按照美国会计准则重编会计报表,并由国际会计公司进行审计,而日本允许按母国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但应说明由于会计准则不同而引起的差异。在日本,外国公司到日本上市,选择要多一些,比如按日本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也可以按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也可以在境内公司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差异作必要说明。

  多边协调是指在经济、贸易金融、文化、地理等存在密切联系或期望建立密切关系的若干国家之间进行的或由地区性组织推动的会计协调。主要发生在一个地区内几个国家之间,但也不限于一个地区,也有的是发生在不同地区的一些国家之间。一般来说,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关联或期望加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交易,把会计协调作为增进经济、贸易、金融交易的手段。地区会计协调搞得比较早的是欧盟,然后是北美,最新的当属4+1集团(即 G4+1)。

  先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是欧盟的前身,最早是根据1957年的罗马协定成立的。欧共体的目标是实现欧洲各国在经济、金融、贸易乃至政治上的统一。其中,会计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工作。欧共体的会计协调成果主要有欧共体第4号、第5号、第7号指令(Directive)。第 4号主要是关于年度报告的格式、内容和附注,其中引人注目之处是引入了英国的真实与公允原则;第5号指令主要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和内部审计。由于对公司的管理结构组织方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故而被撤回。第7号指令主要是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

  关于北美。北美会计协调发生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这三国之间,是由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墨西哥公共会计师协会(Mex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Accountants)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推动,从1992年开始的,目的是适应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需要。协调成果之一,是1995年发表的题为《北美财务报表》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了三国会计差异,以及未来协调努力所在。目前协调工作比较活跃的是美国与加拿大,相互之间经常就重大会计问题进行国际磋商。

  再说G4+1。G4+1是一个主要由英语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成的协调机构,其中的"4"是指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其中的"1"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观察员。后来新西兰加入,说起来应当改称为G5+1了,但仍称为G4+1。G4+1在1999年3月修订的有关组织目标的谅解备忘录中,明确提出了成员组织的共同目标:

  (1)为提供有助于市场参与者的信息这个基本目标,制定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准则;

  (2)探讨解决财务报告问题的通用方法,单一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方法比多个方法并存更有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

  (3)财务报告准则应当建立在概念框架的基础上。作为组织成员,应当与其他成员具有类似的概念框架;

  (4) 为了探索财务报告问题的通用方法,要求成员愿意并且有能力投入资源,以在概念框架内解决这些问题。

  国际协调是指由包括国际会计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推动、旨在在全球建立统一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协调活动。进行国际协调的组织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家都知道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二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协调重点在于审计和非盈利组织。由于IFAC为IASC提供了相当的预算经费,并任命IASC理事会全体成员,所以对IASC有很大影响;三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不是准则制定机构,而是推动国际会计协调的机构,其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采取普及、研究、宣传等方式推荐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相关国家或组织的会计规范或指南。如果国际范围内还没有特定的规定,ISAR会自己动手制定一些指南或标准。比如《政府捐赠和让步》、《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 》、《职业会计师资格评价国际指南》等。近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对ISAR的工作提出质疑,认为会计问题是一个民间问题,不应由政府机构来作。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赞赏ISAR的工作成效,认为ISAR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讲坛,不象IASC那样主要受发达国家的影响,并希望ISAR能够保留下来。经过斗争,ISAR终于保下来了。

国际会计协调的必然性[1]

  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会计的差异对各国处理同一问题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协调问题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而加强国际会计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会计协调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如果交易双方都依据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来编制报表、披露财务信息,会有利于双方的了解、沟通,从而达到加强合作的目的。

  2.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可信性财务信息,无疑会使投资者明白无误地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从而迅速做出决断,继而促使国际投资范围的扩展和领域的拓宽。

  3.有利于加强跨国公司的管理并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由于跨国母子公司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子公司通常是根据东道国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母公司则按母国的准则编制,这对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带来一定困难,合并报表之所以被称为国际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原因也正在于此。而国际会计协调则可以简化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经营情况的对比、分析和考核评价。

  4.可以节约当前据不同国家法律和实务而编制的多套财务报表的不同财务信息进行合并成本

国际会计协调的原因

  (1)跨国上市

  最近几年,公司跨国上市、跨国发行债券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特殊形式。很多发展中国家采用“欧洲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另一些国家则直接到国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其结果,全球证券投资快速增长,如在1994年,全球证券投资增长746亿美元,1995年则猛增1486亿美元。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增长势头减缓。与此同时,全球直接投资也发展迅速,从1994年以来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以中国为例,在大力发展本土证券市场的同时,也挑选了一些企业到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地上市,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路子,与国际证券市场的交流也增加了。这必将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必将增加证券监管国际合作,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压力。

  (2)跨国并购

  从9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案件急剧增加。1998年全球并购金额达24,∞0亿美元,比1997年上升了50%,比1996年增长了2 倍。其中美国占16,o∞亿美元,金融业占40%。近年来,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交易时有报道,比较著名的有奔驰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合并、英国石油与美国阿莫科石油合并、法国雷诺汽车与日本日产汽车合并等。最大的一个购并案是德意志银行美国信孚银行合并,以8,200亿美元总资产创世界第一大银行(霍学文、刘洁,1999)。并购活动的国际化也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进程。

  (3)区域经济合作

  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合作。这方面最主要的进展就是欧共体的发展。从1999年1月1日起,欧盟15 国中的11个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先是作为帐面货币使用,3年后用于现金交易。要注意两点:第一,欧盟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欧盟的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1%,超过美国(占27%);欧盟的外贸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20%,也超过美国(18%)。第二,统一货币的国际地位将提高。各国的外汇储备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预计都将会作出相应调整。这种发展必然加速欧盟内各国的会计协调,以及欧盟与其他地区的会计协调。

  (4)金融危机

  人类在莺歌燕舞的情况下,很难引起什么大的思维。一是有危机,二是有案件,整个发展才有声有色。会计史也是这样。否则,会计和审计不可能达到现在的状态。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确确实实对于建立一套国际通行的规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1]

  近年来,我国会计一直致力于国际会计的协调工作,并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法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规范等。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会计协调中仍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国内专家学者对会计协调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一种是过分强调有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另一种是过分崇洋,考虑问题时总以西方会计为标准,认为国外会计什么都好,我们自己的什么都不行。

   2.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存在单向协调倾向。表现为一味地学国外的而不考虑把我国好的东西介绍到国外,其结果就是我们越来越依靠别人,总给人一种会计落后的形象,不利于我国会计自身的发展。

  3.我国目前缺乏对国际会计进行系统和有效的研究、介绍的组织者。国内虽然有不少会计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西方的著作,但是,几乎完全是靠个人兴趣,研究结果零散、不系统,很难普及推广。

  4.借鉴国外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方面存在片面的倾向,表现为只注重发达国家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只注重英语国家而忽视了德、法、日等国;过于注重企业会计方面的经验而忽视了宏观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偏重传统会计和报告而忽视了包括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许多国外会计方面的新兴领域。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会计的全面发展。

对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协调的建议[1]

  1.加强国际会计教育,培养一批懂得国际会计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在大学中开设国际会计国际税收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以及西方会计等多种课程。

  2.加强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会计中对本国有用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同时摒弃本国会计理论与实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而加强国际会计的协调。

  3.对部分国际性业务优先进行协调。部分国际性业务对会计的国际协调具有比较迫切的要求。如在纽约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由于其财务报表要按美国的要求编制,就会给拟上市的公司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还有,跨国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既要按照所在国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而母公司还要根据各子公司的独立财务报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因此,可首先对跨国公司业务、国际融资业务等进行国际协调。

  4.对区域性的国际协调组织的协调活动进行再协调。一些区域性的会计国际协调组织的协调活动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欧盟、泛美会计师联合会、亚太会计师联合会欧洲会计师联合会等),但每个组织间的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应对各个组织的协调活动从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再协调。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张健儒,王凌.浅论国际会计协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商场现代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