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经济学(Empirical Labour Economics)
目录 |
劳动力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经济系统的专门理论经济学。是对各部门各区域中劳动力经济问题的概括,是一门横断的新兴经济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有:(1)研究作为基本范畴的劳动力的一般概念,其中涉及劳动力经济要素分析、劳动人口等问题;(2)劳动力经济系统的辨识;(3)劳动力经济类型分析。其中包括劳动力所有制、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商品、工资等问题;(4)劳动力资源的形成、数量控制、质量提高,结构调整;(5)劳动力经济运行机制,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达到优化结合,劳动力与劳动力之间达到优化组合,防止劳动力资源和人才的积压和浪费;(6)研究劳动力的消费,包括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问题。
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关于劳动力所有制、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商品以及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但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的劳动力经济理论还是落后的,还缺乏全面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在经济科学体系中,至今还未建立一门专门以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劳动力经济理论甚至还没有取得相当于“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那样的地位。这种状况,与劳动力作为主导要素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不协调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劳动力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了。明显的事实是现代生产力的提高,主要靠科学技术进步,靠开发科学技术的活载体—— 劳动者的智力,靠民族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是能否充分开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否培养造就、优化分配和合理使用千百万掌握现代科 学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和各个层次的劳动者。
开发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就是说,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呼唤着建立一门系统研究劳动力经济问题的新学科。这就是劳动力经济学。
劳动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
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力再生产同物质资料再生产一样,也要依次经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含义是。
劳动力的生产,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劳动者通过生活消费和自身的生命运动生产出自己本身及劳动力来。劳动力生产过程说明劳动力形成的条件,包括劳动者的生活消费、培养教育、劳动训练、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方面。
劳动力分配,即按一定比例把社会劳动力分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有些人认为,人力开发主要是教育问题。其实不然。一个劳动者,不论其受了多少教育、水平多高、才能多大,如果闲坐在那里,他就不成其为现实的劳动力,他的劳动力就不为社会所承认。所以还有劳动力分配问题:劳动力的分配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生产力状况,如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各部门资金(资本)总量及其技术构成等,二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劳动力管理体制。劳动力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劳动力在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必须与生产资料相互适应。
劳动力流通,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及其具体方式,它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个就业以取得收入的过程,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个招收劳动力以取得主观生产要素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流动表现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劳动力商品买卖,它反映资本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内的劳动力流通表现为劳动者以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劳动力商品买卖,它反映劳动者个人与联合劳动者或集体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动力流通与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流动是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劳动力的再分配。其中,劳动力转移是指当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劳动力由一些部门向另一些部门大规模转移,如农业劳动力向工矿业转移,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等,劳动力流动是指在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劳动力初次分配不合理或因劳动者能力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少量劳动者工作岗位,职务、工种的变动、劳动力流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流通,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受价值规律的制约。
劳动力消费,就是经过分配和流通后,劳动力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用于生产性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力的消费使劳动者最终成为现实的、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劳动力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阶段的统一和周而复始地不断更新的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意义和不可取代的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或破坏都会造成整个劳动力再生产的中断和破坏。
根据研究对象的规定,劳动力经济学的任务,是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通过对劳动力再生产四个阶段及其与物质再生产四个阶段辩证关系的研究,阐明一定历史阶段上劳动力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其作为生产力主导要素的作用。
在生产方面。要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形成、数量控制、质量提高、结构调整,研究怎样多出人才、快出入才。出高质量的人才,特别是要研究提高民族劳动力整体素质及改善结构问题,在分配方面,要研究劳动力的科学分配,防止劳动力资源和人才的积压和浪费,给每个劳动者创造能够发挥其劳动能力与才干的机会,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达到优化结合、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达到优化组合,防止和减少内耗的发生,在流通方面,要研究劳动力市场,工资等问题,特别是要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的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及其具体形式和作用机制,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引导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收入分配合理化,使劳动者不仅能够补偿其劳动消耗,而且使其能力逐步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在消费方面,要研究怎样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劳由保护、劳动保险等问题。
由于劳动力人口是总人口的一部分,所以。考察劳动力资源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联系总人口,人口构成和人口变动。
同时,考察劳动力资源的形成和开发,必须联系物质再生产。一方面,要把劳动力人口的再生产与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联系起来研究,另一方面,要把劳动人口和总人口的发展与生活资料的发展联系起来研究。
劳动力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劳动力问题有过许多论述。特别是马克巳《资本论》,不仅洋尽地考察了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且也详尽地考察了工人人I1]的再生产却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再生产。马克思的研究令人信服地阐驸了: 工人自身的生产是“}自费的生产 。但是 工人既没有生产资抖也没有生活资料,他必须出卖劳动力.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才能换取必需的生活资料, 然后在消费生活资料的同时珥生产出自己及其劳动力米。“工人的个人消簧.一方面保址他们维持自已稿再生产自己, 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爆汪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 (《资本沦》第1卷第629页) 事实上,马克巴正是循着资本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脉络.深八研究了工人的生活消费即劳动力的生产,劳动力买卖即劳动力流通、伴随着资本分配而进行的劳动力分配,资本家使用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即劳动力的消费, 以及资本再生产和资本积累对工人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就是说,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生产 分配.流通、消费的全过程。并且,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经常使劳动力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遭到破坏,因而工人人口的再生产只能在经常失业和贫困状态下进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马克思的研究无疑为我们研究劳动力经济学树立了光辉典范劳动力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而且也必须吸收现代新的科学方法如现代“六论” 。但是.这种吸收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方法基础之上。如果背离马克思主义,就难免误八歧途。
劳动力经济学不同于劳动经济学,后者主要研究劳动和劳动关系,即劳动力的消费和使用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问题, 其研究对象的外延比劳动力经济学狭窄得多。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它们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学科。
劳动力经济学也不同于西方的“人力资本” 理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所依据的基本经济规律不同。“人力资本” 理论把人的劳动力(特别是智力)看作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物力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态。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日益重视教育和智力开发, 无非是认识到入力资本可以带来更多利润,对人力的投资比对物力的投资更台算。与此不同,劳动力经济学不仅把劳动力看作是生产要素和获取物质财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把劳动力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看作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内容, 因而看作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如此,研究劳动力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发腱的需要,而且对于探讨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经济学与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有本质区别,但作为-f]新学科,有必要从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借鉴某些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的需要,劳动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阐述作为始基范畴的劳动力的一般概念, 第二部分,应分别讨论劳动力再生产的四个阶段I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辩证关系。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建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对于劳动力经济学的对象、任务 方法以及结构体系的看法,可能有许多片面和错误的关点,欢迎同志们批评。
总的来看,社会学视野中的劳动力现象与经济学视野中的劳动要素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社会学反对经济学研究劳动力时所持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前提。在这种方法论个人主义中,单个的行动者被视为原子化的个体,他与他人的关系对其行动丝毫不发生影响,他人的决策与行为与自己根本没什么关系。这种前提就导致了对劳动力市场的错误理解,并使人难以明了个人行动是如何累积为固定的宏观制度的。而社会学首先把劳动力视为一个深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社会成员,劳动者在作出各种选择与行动之前,首先要把他人考虑进去。这是一种更为微妙的观点:劳动者行为是受社会现实制约的.但它本身又改变着社会现实。
第二,社会学和经济学关于劳动者行为动机的看法不同。经济学把劳动者视为具有高度经济理性的个人,他主要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作出各种行动。社会学则把劳动者的经济动帆与非经济动机结合起来。社会学家认为,当个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追求经济利益时,他也努力在这种互动中获取各种地位、权力以及社交和他人的赞同。并且,不管怎样,这种动机驱使下的经济行动总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