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动机性偏差是指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时出现的偏差。
美国心理学家金顿(J.M.KinSdon,1967)曾作过调查研究,他访问了威斯康辛州的一些竞选中获胜的参议员,众议员,问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胜利者觉得,最重要的因素是候选人的人格,有75%的人回答是由于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亲自为选民服务,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宣传自己,制定了正确的竞选战略等等。
在许多实验中,实验者让被式经历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然后让他们解释导致行为结果的原因,大部分被试都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而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我们前面提到了威斯康辛州竞选,当金顿询问参议员和众议员中的落选者时,有90%的人将自己的失败归于他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如该地区的政党结构。竞选对手的知名度和无懈可击的人格,缺少竞选资金等,以及选举人的无知等,而很少涉及到自己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中行为者为了摆脱困境,在挫折状态下常常表现出文饰作用,或称为。酸葡萄作用”,对自己完不成的事情不说自己能力差,努力不够,反说难度太大或机遇不佳,借以维护自尊,保持心理平衡,实质上也是动机性偏差的具体表现。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这种偏差的主要表现是: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内在原因,如自己的能力、品质、人格、努力等等;把自已的失败则归之于外在因素,如坏运气、恶劣的环境、无法克服的障碍等等。
一种最简单和最明显的解释是,动机性偏差能带给人们更多的自尊。多种研究表明,当人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时,作内在归因能使自己有较好的心情和较高的自尊。如果作外在归因,如工作太容易或运气好,则不能增加这种积极的愉快的感觉。研究还发现,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对行为者越重要,越容易激发行为者产生动机性归因偏差。
在人际交往中,工作结果标志着行为者的能力和社会价值的大小,影响着行为者在交往环境中的地位和威信。行为者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于环境的影响,可以令人羡慕,受人尊重,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威信。相反,会显得自己无能,丢面子,自尊心受损,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行为者为了维护自我,增强自尊,容易出现动机性归因偏差。
另一种解释认为动机性的归差可能是认知上的原因,并非是动机性的原因。米勒和罗斯(M.Ross,1975),尼斯贝特和罗斯(L.Ross1980)提出,也许在实验中已经习惯了成功的经验,而不习惯于失败的经验,因此失败会使他们感到惊讶,这种与过去不同的经验会导致他们对行为作情境归因。例如,你一直与他人相处很好,别人也希望和你继续交往。你会觉得这种和谐融恰的关系与你性格随和,平易近人,待人热情有关。因此,交往的成功归为内在因素。相反,如果当前表现与以往恰好相反,人际关系紧张,那必然是新的问题情境所致,因此将失败归为情境因素。用凯利的归因模型来分析,成功属于高一贯性韵信息,产生内在归因,失败属于低一贯性,产生外部情境归因。
成功经验并无共同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对成功的判断取决于个人主观的预期标准(预期标准不是固定不变,面是因人因事而异)。事件的结果与预期标准一致和不一致是我们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