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分析(Conflict Analysis)
目录 |
冲突分析(Conflict Analysis)是国外近年来在经典对策论(Game Theory)和偏对策理论(Metagame Theory)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冲突行为进行正规分析(Formal Analysis)的决策分析方法。
冲突分析其主要特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通过对许多难以定量描述的现实问题的逻辑分析,进行冲突事态的结果预测和过程分析(预测和评估、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帮助决策者科学周密地思考问题。它是分析多人决策和解决多人竞争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国外已在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等不同领域的纠纷谈判、水力资源管理、环境工程、运输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应用,我国也已在社会经济、企业经营和组织管理等领域开始应用。
关于冲突(Conflict)的涵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可将冲突现象的特点概括为:
(1)至少卷入了两个以上涉及冲突的客观实体,在对策论中通常称为局中人。
(2)各冲突实体均有影响所有其他各方利益的可行性方案集。
(3)冲突问题中的各方存在着彼此不相一致的利益倾向。
研究冲突的方法可根据定量、定性的不同分为两个方面。2O世纪西方的许多学者把定量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引向数量化。在经济学领域内,一批著名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冯·诺意曼、摩根斯特思、德布鲁、萨缪尔森、西蒙、阿罗、布坎南等l11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44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使“经济博弈论”正式创立,令人信服地证明:在对付一个有理性对手的二人零和博弈中,唯一切合实际的策略是用极大化极小策略(Maxmin Strategy)。20世纪9O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纳什等三位“博弈论”巨匠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5O年来博弈论的研究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冲突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定量研究理论。当然此外还有许多与研究冲突有关的理论,如决策论、控制论等。
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从数学上讲,虽然许多博弈论的方法具有很复杂的数学形式,但对于实际冲突问题却仍显得过于简化。1971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N.Howard提出的亚对策(Metagame)分析技术 ,突破了传统的对策论研究框架并提出了一种反映冲突主要元素的灵活的符号表示方法。但亚对策分析中,假定每个冲突参与人对所有参与人的结局喜好程度都相互了解,这在实际中是极难做到的。
2O世纪8O年代,M.Fraser和W.Hipel提出了冲突分析策略(Conflict Analysis),它要求每位局中人根据自身的实力、立场和要求排列出自己的优先向量。决策者的每个成果的单方面的改进必须被标出,记作UI(Unilateral Improvement)。然后,必须对每项成果作静态分析,由此便可获得整体的平衡,最后便可决定冲突各方最为安全的策略。
冲突分析的要素(也叫冲突事件的要素)是使现实冲突问题模型化、分析正规化所需的基本信息,也是对原始资料处理的结果。主要有:
(1)时间点:是说明“冲突”开始发生时刻的标志;对于建模而言,则是能够得到有用信息的终点。因为冲突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要素都在变化,这样很容易使人认识不清,所以需要确定一个瞬间时刻,使问题明朗化。但时间点不直接进入分析模型。
(2)局中人(Players):是指参与冲突的集团或个人(利益主体),他们必须有部分或完全的独立决策权(行为主体)。冲突分析要求局中人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局中人集合记作N,N|=n≥2。
(3)选择或行动(Options):是各局中人在冲突事态中可能采取的行为动作。冲突局势正是由各方局中人各自采取某些行动而形成的。每个局中人一组行动的某种组合称为该局中人的一个策略(Strategy)。第i个局中人的行动集合记作Oi ,|Oi|=ki。
(4)结局(Outcomes)。各局中人冲突策略的组合共同形成冲突事态的结局。全体策略的组合(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笛卡尔乘积或直积)为基本结局集合,记作T,|T|=?。结局是冲突分析问题的解。
(5)优先序或优先向量(Preference Vector)。各局中人按照自己的目标要求及好恶标准,对可能出现的结局(可行结局)排出优劣次序,形成各自的优先序(向量)。
冲突分析的一般过程或程序如图所示。
(1)对冲突事件背景的认识与描述以对事件有关背景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基本内容。整理和恰当的描述是分析人员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
①冲突发生的原因(起因)及事件的主要发展过程;
②争论的问题及其焦点;
③可能的利益和行为主体及其在事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④有关各方参与冲突的动机、目的和基本的价值判断;
⑤各方在冲突事态中可能独立采取的行动。
对背景的深刻了解和恰当描述,是对复杂的冲突问题进行正规分析的基础。
(2)冲突分析模型(建模)是在初步信息处理之后,对冲突事态进行稳定性分析用的冲突事件或冲突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情况的模拟模型,一般用表格形式比较方便。
(3)稳定性分析是使冲突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的关键,其目的是求得冲突事态的平稳结局(局势)。所谓平稳局势,是指对所有局中人都可接受的局势(结果),也即对任一局中人i,更换其策略后得到新局势,而新局势的效用值(赢得)或偏好度都较原局势为小,则称原来的局势为平稳局势。因在平稳状态下,没有一个局中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策略。故平稳结局亦为最优结局(最优解)。稳定性分析必须考虑有关各方的优先选择和相互制约。
(4)结果分析与评价 主要是对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即各平稳局势)做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系统评价,以便向决策者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决策参考信息。
如何计算稳定性的一个精确的数学描述,被称为解概念,国外学者曾提出了多种解概念的形式,详见表1所示。
Stackelberg对策,又称为主从对策(Leader— Follower Game),它是在多级递阶决策系统中,由于决策人所处的层次地位不同,所形成的一种新对策形式。其基本问题是对策中的主方如何利用自己的领导地位制订决策或策略,以引导从方采取合作行为,它与经济学中有关机制设计的研究有密切联系,两者都是研究如何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或诱导策略(Incentive Strategy)用以揭示从方的私有信息、诱导从方的利己行为有益于全局的利益。这种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中的层次结构,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
早在1952年,英国经济学家H.Von Stacke1. berg在研究静态经济竞争时就提出了此对策形成的原始模型 。但直到Chen和Cruz研究了两人动态非零和主从对策,Simaan和Cruz研究了两群局中人的情形才使人们转入到对它的研究上来。后来,Castanon等人将主从对策推广到了随机对策,相继提出了开环策略、反馈策略、闭环策略等概念,并初步考虑了非嵌套信息结构以及多层主从对策结构。20世纪70年代末。Basar提出了设计 “队优”(team-optima1)策略的间接法 ,考虑将主、从双方的决策变量联系起来,为研究提供新途径,队优策略则逐步发展成为以后的诱导策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主从对策的求解和算法则是学者们给予较多关注的热点。
(二)误对策
冲突分析的策略选择是建立在对抗中各方的信息彼此透明,各局中人理智、客观的基础上。然而现实冲突中并非总是这样,信息失真以及局中人判断失误是时常发生的,针对这类情形,误对策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决策分析技术。
误对策,又称超对策(Hypergame),是2O世纪7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的,该方法假设:各局中人因对其他局中人的偏好顺序判断有误、对其他局中人的可用策略错误理解等等,而对决策形势产生了偏差。一个误对策的均衡点是由对策表中主对角线上各偏好顺序向量而确定的。
误对策分析主要有一阶误对策H1。和二阶误对策H2。一阶误对策是指至少有一个局中人的感知产生误差而所有局中人都没有意识到。二阶误对策是指至少有一个局中人意识到有某个局中人的感知存在误差。K阶误对策Hk的概念可以此类推。
(三)软对策
由于实际的冲突问题中,局中人的策略集和偏好等均可能经常发生变化,例如:主从冲突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该对策过程中局中人(上、下级)的策略集、偏好等部分或全部处在变化之中,因此无法按静态冲突分析的方法加以分析。于是 Nigel Howard于1990年提出了软对策论(Soft Game Theory),对此问题作了专门研究,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更为接近客观实际。在原有理性选择模型中,偏好或者被预先设定并保持不变,或者过分强调偏好的动态特性,而软对策既研究偏好固定时的情形,又研究其动态演变过程,使冲突中的静、动态特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软对策理论对传统理论进行了改进,如将传统的方案分析法扩展为对抗分析法(Confrontation Analysis),并创新性地对一些假定进行了修正,引入了许多局中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因素:非理性、情绪与不信任等。
1993年Bennett和Howard又提出了戏剧模型(DraIna Theory),对软对策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在:(1)研究了多人情形;(2)进行了严格的结构化描述。其后的文献还对 “悖论” 在软对策中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各种冲突分析方法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应用比较与评价(参见表2)
表2 各种冲突分析方法发展中的主要技术比较与评价
冲突分析方法的主要特色是:
(1)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尤其对许多难以定量分析的问题,用冲突分析解决起来更显得得心应手,因而较适于解决工程系统中考虑社会因素影响时的决策问题和社会系统中的多人决策问题。
(2)具有严谨的数学(集合论)和逻辑学基础,是在一般对策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偏对策理论的实际应用。
(3)冲突分析既能进行冲突事态的结果预测(事前分析),又能进行事态的过程描述和评估(事后分析),从而可为决策者提供多方面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并可进行政策和决策行为的分析。
(4)分析方法在使用中几乎不需任何的数学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方法,很容易被理解和掌握。主要分析过程还可用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解决,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使用较多的冲突分析软件是CAP(Conflict Analysis Program)或DM(Decision Maker)。
(5)冲突分析用结局的优先序代替了效用值,并认为对结局比较判断时可无传递性,从而在实际应用中避开了经典对策论关于效用值和传递性假设等障碍。
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可概括为:
①主从对策问题;
②误对策问题;
③具有合作的情形,即非严格竞争冲突的行动策略研究;
④结盟,有必要研究冲突中结盟形成的原因和动机,以及结盟内的冲突等问题;
⑤不传递的偏好模型化和分析的研究;
⑥概率和风险的考虑,以便更好地分析人的行为;
⑦解概念,大力发展解概念对不同类型的冲突分析的运用;
⑧与其它决策方法和技术结合,更好地分析和解决人的认知问题,如应用人工智能等方法。
冲突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它对系统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对冲突的分析不仅是典型的系统工程命题,也是经济学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