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健康心理评估是指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的过程。健康心理评估是健康管理中对人整体健康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还能够反映心理活动方式在心身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为健康管理中的心理评估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评估个体与群体健康状态: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对构成健康的诸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估,为研究全面增进各种人群健康机制和促进健康方法提供依据。
2.评估个性心理对人生健康发展的影响。
3.评估心理过程在疾病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4.评估生活方式对促进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影响。
5.评估社会适应(人际、角色、任务)对健康水平的影响。
6.评估日常健康行为习惯和功能有效水平。
7.评估个体与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生活质量健康的影响。
8.评估生态环境有害因素(噪音、电磁波、环境污染、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9.评估病态行为特征对健康的影响和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10.评估健康管理的有效性。
健康管理之目标在于追求人口群的健康,而追求人口群的健康必须首先要测量健康,区分健康与不健康所代表的意义。健康的含义代表着有机整体(心、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协调性、有序性、动态平衡性,健康意味着个体内心祥和、健壮及充满活力;而不健康表明有机整体(心、身)部分结构与功能失去了应有的稳定性、协调性、有序性、动态平衡性,不健康意味着心身失调或产生了某种疾病。
人所居住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每时每刻都对人的健康构成影响,有些是我们能够觉察并可以克服的,而有些是我们难以发现的,并一直存在于我们周围对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要全面、系统、整体评估一个人的健康是困难的。因为人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众多危险致病因素中,人必定还具备更强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即使是患了某些难以治愈的疾病,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治愈其身。从这种意义上讲,对人的心、身进行健康评估应依据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以人为本。即以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为本(而不能带有任何执业需求和职业目的),这是心理评估的积极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会产生对人的尊重、爱护、体恤和对每一个生命的责任,避免职业性伤害。评估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客观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命,即使发现了某种不正常的信息,也只能说明个体以往的生存方式有违背自然法则的规律,只要加以调整,就能获得纠正。
其次,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任何局部的问题都是整体的反映。现代著名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了机体论的基本原理,即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健康评估既是对人整体健康状态的一种判断,也是为整体健康促进提供循证的依据。
第三,要利于人今后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清楚,真正对自己健康状况了解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所以我们不能随便替代选择和盲目断言,只能客观地给予积极指导。
第四,要用科学的评估手段。选择确实能反映有机体某一部分功能指标的评估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无创伤、无损害、无不良反应。
科技的发展使健康评估拥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如何在健康管理中对不同需求、不同群体、不同地域,具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简便、可操作、便于个体或群体掌握和管理的组合评估项目,使健康管理真正服务于民众,实现政府寄希望的因此而降低人民的医疗负担,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是目前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