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供应环境是指与企业供应管理活动有关的宏观环境因素、供应商所处行业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微观环境因素的总和。
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绐企业供应工作带来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和社会条件,主要包括:
1.政治环境。如本国与供应商所在国的政局是否稳定,政治路线的变更与调整,政府人事变动,战争及恐怖事件等。
2.经济环境。如国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投资政策,多国组成的经济——政治联盟,如世贸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及欧盟等。
3.法律环境。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专利法,税法,环境保护法及世贸组织规则等。
该环境因素一方面是供应商因素,包括供应商的组织结构、财务状况、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工艺水平、质量体系、交货周期及准时率、成本结构与价格等;另一方面是供应商所处行业环境因素,包括该行业的供求状况、行业效率、行业增长率、行业生产与库存量、行业集中度、供应商的数量与分布等。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供应商所处行业的市场结构可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供应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信息完备,透明度高,产品结构,质量、性能和价格在不同的供应商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如农副产品。
2.垄断竞争市场。供应商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的比例最高,这样的市场上有大量供应商的存在,各供应商提供的物品的品质不同,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很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不强,如大多数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工业产品。
3.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供应商处于寡头垄断市场时,几家大供应商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企业进人障碍高,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强,如石油、电力、电信等。
4.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可分为自然资源垄断,如一些国家造币所需专有林场的木材;政府垄断,如铁路、邮政;控制垄断,如拥有专利权的微软。在这样的市场上,供应商只有一家,所以在交易中占有绝对优势,完全控制了价格。
1.领导对供应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的高层领导是否认识到供应管理对产品质量和价值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在企业流程重组中将供应管理放在什么位置。
2.各部门对供应工作的支持力度。销售部门是否及时提供顾客定单调整情况和顾客反馈信息,财务部门是否有充足的资金保证,设计部门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变动情况的及时程度,人力资源部门是否提供适合供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薪酬水平和培训机会。
3.信息技术在供应王作中的应用程度。
供应环境分析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强企业供应工作的适应性
供应环境是企业供应管理工作的约束条件,特别是外部环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只有正确认识并客观分析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供应环境,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有利的市场机会,及时防范供应市场中的威胁,才能使企业的供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保证供应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供应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各种环境因素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供应环境的调查分析,了解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供应战略,以防止供应战略决策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现实性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使企业能够敏锐地洞察环境的变化,把握有利时机;但要把客观上存在的机会变成企业现实的利益,还需通过微观环境分析,找出制约供应管理工作的“瓶颈”,积极寻求企业内部各部门对供应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主动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共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作出贡献。
(一)确定供应环境分析的目标
企业的供应环境涉及面广、因素复杂,所以在进行供应环境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目标,通常是解决供应管理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最终形成的分析报告更有针对性。
(二)搜集和分析间接资料
搜集和分析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可以快速而经济地获得初步的信息和结论,确认是否有必要进行供应环境调查,为下一步的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础。间接资料的来源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计划、通报、简报、经济信息等,从各种信息中心或国际互联网上查寻的信息,从事信息服务的机构或刊物定期发布的信息资料、广告等,各供应商提供的资料等。
(三)设计供应环境调研方案
供应环境调研方案设计是为实施供应环境调研所作的计划或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资料的搜集方法、调研力量的组织与配备、时间安排和费用预算。
(四)实施供应环境调查
企业供应部门可选择实地考察、电话调查和邮寄调查的方法进行供应环境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调查的主题、突出重点,所要调查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便于回答,始终保持热情、真诚、友好的态度。
(五)编写供应环境分析报告
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分类汇总后,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从中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调查结论,并对供应战略决策提出建议。供应环境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