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优先数字出版

  	      	      	    	    	      	    

目录

什么是优先数字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指的是出版商或个人先于印刷版出版之前而通过数字传播媒介出版数字版定稿。[1]

优先数字出版的特征[1]

  其主要特征是,快速出版和提前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在于,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出版物面世的速度 ;主要价值是弥补纸质版的滞后,压缩知识传播周期,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升知识创新能力,使出版物提前进入传播渠道,可以使广大读者快速获得最新的作品,尤其是学术文献的优先出版,可以使科研人员以最快速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抢占科研发现制高点和竞争主动权,繁荣学术研究。对作者而言,意味着作者的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及时得到确认。

  对出版社而言,作者和读者的信赖是其生命线,出版速度的快慢决定了广大作者的信赖和学术圈的影响力,这些决定着出版商的核心竞争力。优先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模式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为最终实现网络出版积累经验,积蓄力量,聚集作者和读者群,建立网络出版的信誉,依托纸质版的品牌保障逐步形成未来网络版的品牌信誉,促进成熟的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

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1]

  优先数字出版既然是传统出版业发展的结果,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多种出版方式,优先数字出版也存在多种形态。

  1.书籍的优先数字出版

  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评论版(Review copy),是指在官方出版日期之前或之后,出版商将少量样本免费发送给评论者,如媒体或者自由评论员,以获得各种评论,引起读者关注。这种评论版能使特定受众在一般读者之前接触到最新的出版物。出版商总是期待尽可能地激发公众对他们出版的书籍的热情。如果你有一些个人的网站或博客,出版商会将它们的书籍免费发送给你,利用你的媒介渠道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在出版日期之前而发出的样本,实际上就是一种优先出版。只不过出版的介质还是传统的印刷出版物。出版商既然具备出版评论版的能力,按照现在的出版技术水平,也就具备了优先数字出版的条件。可以借鉴西方出版商评论版的做法,在图书编辑定稿后,将内容制成电子版,出售给期待提前获得出版物的热心读者,为了版权的考虑,可以采取加密技术,制定相应的版税计划。世界最大的书商亚马逊(Amazon)就独创了 kindle 阅读器,并将自己网站上出售的部分书籍制成电子版出售,只能在 kindle上阅读,在出售阅读器的同时,也出售电子书,无形中分割了出版商的利润,这其中就有优先数字出版的契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出版社的编辑、排版都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已经具备了优先数字出版的条件,出版商的经济实力也足以维持一个数字出版平台。出版社可以将即将出版的书籍电子版在出版日期之前,将定稿后的文本制成特定电子版格式,在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上优先出版。一方面优先数字出版可以作为正式出版前的出版营销策略,免费发送给特定受众,获得评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网站或者是一些商业网站上出售电子版,出售给部分具备电子阅读设备的高端读者群,而这将是未来阅读的一种趋势。

  在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书籍优先数字出版将大有作为。全国的高校需要大量的教材和参考书,而课堂的无纸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将来的课堂上,学生每人手持一个阅读器,阅读教材的电子版,同时与教师、其他同学同步阅读和做笔记,促进课堂的学习效果。亚马逊大量 Kindle 电子书就与印刷版书籍的页码保持一致,这样用户可以轻松地参考和援引书籍内容,并与图书俱乐部或同班的其他人保持阅读同步。出版商可以采用优先数字化的出版方式,让教育行业优先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出版社的公共服务效能。

  需要注意,评论版是不能出售的。在法律上不允许重新出售评论版,但可以捐给图书馆、慈善机构或者在其他一些书籍交换网站上交换。如果纸质版的图书出版之后,这些优先数字出版的版本可以作为电子版继续进行出售,也可以由评论者转赠给图书馆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供公众和学生实用。

  2.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

  中国期刊网是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的代表,也是目前最成功和成熟的形态。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印刷出版普遍滞后,电子版期刊都是在纸质版出版之后扫描上传才能进行网络传播,中间大约有 1 个月~ 3个月的滞后,不利于期刊自身发展和各行各业的知识创新、评价与应用。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和被动局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提供录用稿出版(暂未启用)、单篇定稿出版、整期定稿出版三种优先出版模式。

  中国知网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 DOI 著录规范,并为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文献标注 DOI,保证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文献网络出版时间、出版网址的唯一性,期刊编辑部保证在期刊印刷版上进行相应著录。中国知网还提供编辑部自主出版平台,期刊可以自行独立操作,随时随地进行出版。这一系统提供了采编平台,包括征稿、约稿、内审、外审、组稿、WORD 排版版式等子系统,还提供编辑网络检索信息,确定发表时间,制定单篇文献定价策略、发行方式、发行范围、营销策略等,自主评价期刊文献学术影响和传播效果,为编辑部调整出版经营策略提供客观数据等服务

  论文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一经出版,国内外用户和读者即可同步在中国知网所提供的多种数字通道获取最新文献。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与现在大多数期刊的数字出版方式——即在印刷之后一段时间上网——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出版速度快,出版方式灵活,发行范围更广,节省了等待排版的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大大缩短了从成果形成到读者获取之间的时间,还提供专业的文献检索、知识挖掘、知识管理知识服务技术,为科研人员快速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创造条件。

  3.学术期刊自助优先数字出版

  学术期刊自助优先数字出版指的是学术期刊利用因特网将录用定稿的单篇文章或者整期文章通过本刊网站优先出版。与期刊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相比,期刊可以在自己的平台比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更优先出版。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学术期刊纷纷启用了自助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如《科学》(Science) 的 Express,《 自 然 》(Nature) 的 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爱思维尔(Elsevier)的 Preprint,Springer 的第一在线(Online First)等。

  《自然》杂志的 Express 平台就选择部分定稿和采用的论文在纸质版出版之前在自己网站上优先出版,供读者阅读或下载。杂志社每周会选择一些论文以 pdf 格式在线出版,优先出版的论文会比印刷版提前四到六周。Express 平台上的论文在它们被放置于网上的当天正式出版,从当天开始可以被引用,在论文的印刷版中会出现在线出版日期,在其后正式出版的印刷版的文字和图表中会出现在附加的编辑部修改,不一定与优先出版的数字版一致。Express 平台让作者提前获知同行评审结果,也让读者了解到当前的热点和最新的研究结果。

  国内也有部分学术期刊采用了自助优先数字出版。《浙江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在 2008 年初采用中文 DOI,2009 年 3 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通过浙江大学出版社网站推出优先数字出版的第一在线(Online First)论文,同时同步将第一在线的论文上传至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平台。其推出的第一在线论文,均从审定通过、已达到学报正式出版水平的稿件中选取。第一在线论文的右上角都标有唯一且稳定的在线内容永久数字标志符 DOI 号,并且写明作者的交稿日期和网络版的出版日期等,读者可通过 DOI 对本刊在线优先出版论文进行引用和检索。在线优先出版后,第一在线论文仍会按期出版印刷版。

  4.个人自助优先数字出版平台

  个人自主出版是优先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指由个人在作品出版之前将自己的作品优先发表于数字交流平台上,这种出版的作品是手稿而非定稿,是比优先数字出版最早的数字出版,是让作者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最新作品和研究成果,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前沿的动态。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学术交流平台,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 SSRN ( 社会科学研究网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该网是目前最著名的全球网络学术研究社区之一,致力于快速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供人们把自己的未发表或已发表的论文发布到网络上。它是由各个社会科学分支研究网络组成,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SSRN 电子图书馆(SSRNeLibrery)由两部分组成:摘要数据库和电子文献库,收录已发表 pdf 格式电子版全文、未发表的论文手稿或即将发表的论文摘要,用户可以免费或付费查看文献,通过 E-mail 订阅某一领域论文的摘要大多要付费(对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免费)。

  以 SSRN 为代表的个人优先数字出版有着重要意义,在个人自助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上,作者和读者的身份不再固定,而是随时可以进行转换。作者可以作为读者,在平台上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同时,提高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读者也可以作为作者,通过自助优先数字平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让自己的成果早一天发布,早一天受到关注和利用,扩大作者和作者研究成果影响。个人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本身也成为集聚读者和作者群的地方,受到作者和读者的广泛欢迎。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陈世华,韩翠丽.优先数字出版形态浅析 (A).中国出版.2011,1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