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企业间知识转移双网络模型

  	      	      	    	    	      	    

目录

知识、知识转移与知识嵌入性

  企业中的知识是构造个体成员之间、群体之间和企业之间关系的企业原则嘲,是体现在企业中员工身上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和存在于整个企业的技术、专利、制度、流程与作业规范等,以及所有企业结构中知识的总和。企业中的知识通常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易于编撰、可文本化的知识,可以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并且在传播中本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异;隐性知识则是复杂和很难编撰的知识,是主观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企业间知识转移被定义为企业被其合作伙伴经验所影响的过程。通过知识转移,企业获取了其合作伙伴的知识和经验,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存量。企业所获取的新知 识,尤其是从外部获得的新知识,被认为是企业变化、产品创新和绩效提高的重要驱动力。企业间通过相互作用,包括人员流动,技术培训、沟通交流、专利转让等,知识资源得以跨越企业边界流动。要很好地理解在企业间转移的方式和途径,需要研究知识存在于企业的位置,也就是知识的嵌人性问题。

  企业的任何一种知识,都不能以游离态的方式存在,均依赖于某种载体,企业问的知识转移也需以知识载体的转移和激活为手段。企业的知识主要嵌入于企业三种基本元素之中:员工、工具和任务。其中员工是企业的人员构成;工具指的是企业的硬件和软件,是企业的技术构成;而任务是企业的目标和意图。知识在企业间转移时,就涉及到知识嵌入元素的转移和调整。

  1.嵌入员工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为个人所拥有,体现为个人的专业技能、经验、诀窍和灵感等。企业员工可以分为高层团队、关键管理与技术人员、一般人员,越是高层和关键人员,其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具有稀缺性,企业嵌入在他们身上的知识也就越具有经济价值。一些职业服务企业,如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企业知识嵌入于员工的特征更为明显,企业的知识水平表现为员工整体的知识水平。现有研究表明,企业知识中嵌入于员工身上的个人知识,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的知识,均可以通过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得到转移,企业问技术人员流动可以转移一般原理知识和专利知识,而高层管理人员交流则可以转移好的管理经验等知识。

  2.嵌入工具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属于企业物化的知识,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专利、技术和各种文档(电子文档、数据库)之中。企业现有的知识储备、隐藏在研发人员头脑中的产品设计知识、设计理念和价值等隐性知识,通过企业新产品和技术专利等表现出来,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一些高科技公司,如美国的高通公司,其企业知识就表现在所申请和出售的各种专利上。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专利等物化知识是企业智慧的结晶,与嵌入在企业其他元素中的知识相比,嵌入产品和技术的知识易于获取与便于传播,在企业间更容易转移。

  3.嵌入任务中的知识

  知识也可以嵌入在企业的路径和具体实践中,体现为企业的规则、流程、惯例和共同行为准则等,这些知识都是员工个人无法带走的知识,可以指导企业解决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交往方式。例如,一家公司的作业流程设计得非常好,即使公司里的某些工人或经理离职了,公司优秀的作业流程依然存在,并不会因此而消失。Kostova认为,企业的路径和程序是有价值、富于知识的,是企业成员在长期交往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活动原则与流程 。这类知识往往是企业独特、竞争对手无法模仿,决定了企业的性质和行为方式。由于嵌入在企业路径和程序中的知识依赖于企业特定的情景,使得这类知识在企业间转移较为困难。我们将企业知识归纳为表1。

  Image:企业知识嵌入性.jpg


制度网络、社会网络与知识转移

  1.社会网络与知识转移

  企业间的社会网络是由员工间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按照社会网络理论,企业的经济生活是嵌入在由其构成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影响。伴随着企业间进行的经济活动,企业的员工间存在大量的社会交往,这些员工间的社会联系构成企业间的社会网络。企业员工在自己的企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然而在社会网络中,他们可能隶属于同一个体育协会、或具有亲属关系、邻居或者是同学,他们之问所存在的社会交往是嵌入在员工身上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嵌入员工的知识主要体现为个人的经验、技能、诀窍和灵感等,这些知识大多属于个人的隐性知识,知识转移需要通过一些非正式的员工间的联系和互动来实现,如通过企业间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经常性的互动。

  个人知识的隐含性使得记录符号系统、信息网络和自动机器无法独立地承担转移中介和转移媒介角色,转移主体只能借助于社会网络中关系渠道和社会资本进行“干中学”或“师徒相传”。许多个人隐性知识,不易从正式渠道获得,但员工间通过社会网络直接交流,借助于语言、体态、情感、示范等隐性表达方式的综合作用,容易使对方领悟出隐性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共享这些个人知识的目的。社会网络成员间的交流往往以沟通感情、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他们常常在一起吃饭、娱乐、聊天,却无意中传播了隐含的经验类知识。Elfring在研究企业间知识转移时发现,企业员工的社会网络对于其获取知识有重要影响,强联结非常有利于获取隐性知识,而弱联结更有利于获取显性知识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在内的各类人员之间都存在于企业间的社会网络中,为嵌入于个人的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在企业间流动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2.制度网络与知识转移

  企业间的制度网络是企业与其他企业业务往来中所形成的正式网络。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需要与其他的企业进行产品交易、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交换、培训学习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这些互动构成了企业之间制度网络的主要内容。与社会网络相比较,制度网络最大特征是正式性,具有企业间的相关机制和合作协议作为保证。企业嵌入在工具上的知识,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各种文件和电子文档等,这些知识是显性的、可编码的,制度网络中企业间存在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交换,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这类知识的转移;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产品和专利技术上,这类知识可以通过制度网络中企业间产品的交换、专利的交易等方式,将知识载体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再通过对产品的解码、专利的应用,以及用户“用中学”,使得这类知识在企业间得到有效转移。在制度网络中,企业间存在大量的互动,如短期培训、专家指导、面谈,以及技术和管理人员等到合作方学习、请供方技术人员培训、现场表演等,这些企业间的互动,将嵌入在任务中的管理诀窍等知识转变成简单的规则、指令和程序,有效促进了嵌入在企业的路径和具体实践中的知识转移(见表2)。

  Image:知识转移与企业间网络.jpg

知识转移双网络模型

  将企业嵌入在员工、工具和任务中的知识,通过企业间社会网络与制度网络进行转移的方式绘制成图1。

  Image:知识转移双网络模型.jpg

知识转移双网络模型的意义

  首先,企业间社会网络由于其良好的知识传播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外企业界与学术界的重视,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界对已经存在的社会网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员工间的非正式交往有利于企业创造和传播知识。因此,企业要鼓励员工参加一些非正式社会交往活动,积极培育更多的非正式团体和社会网络,使其成为促进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手段。

  其次,通过制度网络,企业问的正式互动能有效地转移企业嵌入在任务中知识,而这类知识通常是以管理诀窍、工作惯例、企业协调技能等方式存住,无论管理者是否意识到,这些类型的知识对于维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地位至关重要。此类知识转移与嵌入于员工中的知识有很大不同,更多的需要企业间正式的互动出发,增加企业间的培训、参观学习等,这样才能使得嵌入在工具和任务中的知识有效转移。

  加尔布雷思(Galbraith0在研究企业间技术转移时发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往往需要企业间人员的流动或深层次沟通 ,也就是说,企业间的社会网络与制度网络在知识转移时存在着互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这两个网络中的互动并未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后的研究可以在此框架下继续深入分析。本文通过构建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双网络模型,为今后从网络视角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提供了基础.如从社会网络的结构维度(中心性或稳定性等)或关系维度(行为规范、人际问信任)等,来分析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间的知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