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企业文化学

  	      	      	    	    	      	    

目录

什么是企业文化学

  企业文化学是80年代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产生的,是经济学和文化学相融合的结晶。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学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出观的,它对于提高企业素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学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

  “企业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满目疮痍,如何恢复和振兴经济,成为日本的头等大事。日本企业家们认识到,发展经济不仅需要足够的物质技术,而且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于是,他们一方面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控制手段,另一方面,从中国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并结合日本固有的民族文化特点,形成了以“忠”、“诚”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这种企业文化模式,使日本企业具有较强的对外适应力和对内凝聚力,从而使日本经济迅速腾飞。

  日本经济的兴起,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美国一些管理学家企业家开始对日本企业管理进行认真观察。他们终于发现美国以往只重视物、重视规章制度、重视定量分析的以理性化、程序化为特征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认识到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美国在企业管理上从见物不见人到重视人,由理性模式到非理性模式的转变,是价值观上的——次变革。

  1979年,美国出版了哈佛大学沃格尔教授的《日本第一——美国要吸取的教训》一书。作者分析了日本企业管理中如何把本国的传统精神与西方的管理技术成功地结合了起来,强调应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把企业文化当作中心课题来研究,从而为企业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81年,美国又出版了巴斯克和艾素斯所著《日本的管理艺术》,提出战略、结构、制度、人员、作风、技能和最高目标是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七个关键性要素。很明显,其中不少要素都属于文化范畴。同年,美国还出版了威廉·大内的《Z理论一—应付日本经济挑战的立沦基础》一书,提出“传统和气氛构成一个公司的文化”。“Z型文化有一套特殊的价值观,比如长期雇用、信任、亲密的人际关系等,”“其中尤以Z型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最为重要。”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文化学的产生。

  标志着企业文化学涎生的是1982年美国出版的两部著作,一部是哈佛大学教授迪尔和麦金瑟管理咨询公司专家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一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另一部是美国学者彼德斯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美国杰出公司成功的秘决》。前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的要素,后者提出了杰出企业的特质。1984年,美国又出版了著名管理顾问米勒的著作《美国企业精神》,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八大原则,即目标原则、共识原则、卓越原则、一体原则、绩效原则、实证原则、亲密原则和正直原则。米勒的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1985年以后,美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开始走向深入。这一年美国出版了谢恩的《公司文化导论》一书,在理论上对企业文化的含义、形成、功能及演变机制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至此,企业文化学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在自身文化的培育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如50年代爱厂如家的“孟泰精神”,60年代艰苦拼搏的“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作风等,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文化范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经业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于是就产生了建构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加上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的不断引进,6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便很快形成了一个“企业文化热”。1987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企业精神座谈会”;同年9月,在北京又举行了“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研讨会”;1988年7月,在无锡又举办了“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研讨会”。这样,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探讨步步深入。

  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发表了一批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理沦著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门楼、唐有功主编的《企业文化理论与建设》,199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管益忻、郭延建合著的《企业文化概论》。这些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学在我国的诞生。

企业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这一概念到今天其内涵与外延都有很大发展,大体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即人类活动的全部结果。狭‘义的文化,是指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及其在群众中的传播,即以精神财富为主的文化。企业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硬文化软文化两大类。企业的硬文化,是指企业的物质状态和效益水乎,包括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原材料等,其主体是物。企业的软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个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其主体是人。企业软文化还可分为外显文化内隐文化两类:外显文化,是指企业的文化设施和!教育机构等,内隐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观、道德风尚和企业精神等。我们所研究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软文化中的内隐文化。也就是狭义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作为经营哲学、追求目标、行为标准、道德风尚、生活信念和传统习惯等价值取向总和的企业文化的开发、培育和运用。这一学科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企业文化学的基本结构

  (一)企业文化的要素

  1.经营哲学。即企业在经营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升华而成的经营管理的深层次的指导思想。如“薄利多销”的经营哲学。

  2.最高目标。即企业全体员工长期追求的一种奋斗目标。一般来说,它是一种定性的要求,如“信誉第一,争占市场”就是一个奋斗目标。

  3.企业精神。即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能激励员工团结上进的一种意识和信念。它是企业整体素质的表现。

  4.战略意识。即在企业经营中从全局和长远角度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意识。如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和危机意识等。

  5.企业道德。即调整和约束职工与企业、职工与职工、企业与企业之间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具体说,它是公与私、善与恶、真与假、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的价值取向。如服务至上、顾客至上就是一种企业道德

  6.企业风尚。即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传统习惯、感情和志趣。它是企业人员的行为特征,如民主风尚、快节奏作风等。

  7.企业礼仪。即——种虽无物质内容但有外在形式的企业文化。其形式是外显的,作用是内隐的。常见企业礼仪如入厂欢迎式、慰劳式、迎宾式以及戴厂徽、唱厂歌、念厂规等。

  8.传统习惯。即企业人员在生产经营和共同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共同行为倾向:如勤俭或奢侈、散漫或紧张等,总之,企业文化各要素酌核心是价值观,即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观,就是要培育人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尚等,以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1.时代性。一定的企业文化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必然改变自己的内容。此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不同时期如创业期、发展期和衰落期等,也各有其不同的文化表现。

  2.民族性。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归属于一定的国家和民族,因而企业文化必然具有一定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特征。如日本的企业文化就带有家族主义的特色。

  3.阶级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这不仅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表现在培育和运用企业文化的目的性上。的区别。

  4.单元性。即企业文化的个性或特殊性。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5.稳定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的深层次因素必然具有稳定性。

  6.流变性。企业文化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具有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变性的一面。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必然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它是怎样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呢?这就要探讨企业文化的功能。也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辐射功能;

  5.控制功能;

  (四)企业文化的塑造

  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就必然有企业文化,但它可能是白发状态下的企业文化,我们研究企业文化的目的是要自觉塑造一种有利于社会主义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企业文化。那么如何塑造呢?

  1.挖掘和整理本企业固有的企业文化因素;

  2.通过多种渠道长期倡导和批判某种企业文化模式和倾向;

  3.学习先进单位的企业文化;

  4.吸收和改造外来的企业文化。重塑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必须有本企业的特色。

研究的发展企业文化学的意义

  (一)研究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为了开发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素质,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使企业转衰为盛和久盛不衰。

  (二)研究和发展企业文化学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又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硬件的发展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企业文化学,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业区划学申屠军农业区划学是为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服务的一门新兴综合性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