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乡财县管乡用是指在现行财政体制与法律框架内,采取“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改革措施,由区(县)财政参与管理乡镇财政的一种财政管理方式,目的是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缓解财力薄弱乡镇财政运行困难,均衡保障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乡镇发展差距。
乡财县管乡用在乡镇财政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县级财政对乡镇实施监督,帮助乡镇规范收支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是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国家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的重要措施。
实行乡财县管,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政府享有的债权和承担的债务不变。属于乡镇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账户设置、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票据管理等方面,对乡镇财政进行管理和监督。乡镇政府在县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一)预算共编。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 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需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调整数额较大的,需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按法定程序履行批准手续。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由县级财政部门代理乡镇财政总会计账务,核算乡镇各项会计业务。相应取消乡镇财政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级财政部门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财政账户,并结合实际设置有关结算明细账户。
(三)集中收付。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管理,乡镇组织的预算内收入全额缴入县国库,预算外收入全额缴入县财政预算外专户,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 乡镇支出以乡镇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保障人员工资,逐步实行工资统发。为方便乡镇及时用款,各地可建立公务费支出备用金制度。
(四)采购统办。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交县政府采购中心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供应商。
(五)票据统管。县级财政部门管理乡镇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严禁乡镇坐收坐支,转移和隐匿收入。
(六)县乡联网。乡镇财政要与县级财政联网,财政支出实行网上申请、审核、支付和查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乡财县管”的目标之一是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规范乡镇财政收支,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目标之二是要有效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员,防止债务膨胀。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的改革,“乡财县管”重在“管”的方面。一是要通过“乡财县管”,将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事后监督前移,从年初预算编制上就实施监督指导,强化预算的约束力。目前乡镇财政基本没有按要求编制预算,随意性较强。因此提高乡镇对预算编制的认识,加强预算编制的监督指导,提高预算的约束力,防止个人说了算,是“乡财县管”的首要内容。二是加大预算执行中的监督管理。乡镇目前存在的滥收、滥支、滥举债等问题,都集中体现在预算执行中,这一环节控制不住,其他的监督过程基本都等于虚设。三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要加大乡镇机构改革的力度,精简分流乡镇超编人员,严格控制超编和非编制人员的开支,对没有编制临时招用的人员,预算不安排经费。四是坚决制止举债上项目。每届新上来的领导干部都希望“上对组织负责,下对群众有交代”,但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有些领导要通过举债上项目,其结果只能是使本来就很困难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
加强对乡镇财政监督管理的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县对乡年初预算编制的指导,提高乡镇对预算编制的认识,杜绝各种随意行为。二是规范乡镇财政账户设置,加强对乡镇预算内、外资金、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的管理,拓宽财政理财领域,增强了乡镇财政实力。三是要控制好乡镇资金调度,保证重点支出,防止乱支行为。四是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对乡镇的支出,实行县级审核指导,对不合理的支出,县级财政可通过资金调度加以控制。
一是财政预算约束不健全。虽然乡镇年初制定的预算通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但是实际上没有完全按照预算执行到位。
二是乡镇债务消化能力弱。乡镇可用财力不足,在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支出的情况下,消化债务的能力不强。
三是财政收支管理不完善。实行“ 乡财县管乡用”后,乡镇容易淡化核算意识、管理意识、理财意识。乡镇只负责收收支支的具体事务,而仅靠县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对乡镇的支出进行核实。核算中心的会计要负责几个乡镇的账务,不易了解各乡镇的业务情况,不论单位是否发生了该项业务,只要单据合法有效、手续齐全,就可以报销,使县级会计核算对乡镇财务管理无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更无法杜绝乡镇对资金的坐收坐支现象。
四是加大行政成本。执行该项制度后,乡镇每调拨一笔资金,就要派人往返于县乡之间,票据安全、差旅费用等问题凸显。有时一天还办不成事。长此以往,仅差旅费一项,乡镇就不堪重负。有些乡镇距离县城远,若每个乡镇财政所都往县财政局跑,那将是一个什么状况?仅报账的工作餐、差旅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乡镇来说增加了一些负担。
五是由于乡镇领导对单位财务状况不能及时掌握,工作较为被动,影响了单位增收节支主动性。
六是乡镇每办理一笔资金业务,票据要在多人手中传递和审核,造成传递程序多,票据流转不畅,有时会造成票据丢失,不利于单位财务的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