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玉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新鲜的玉米是天然的美食,成熟后又是重要的粮食,在饲用、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产量而言,玉米堪称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和小麦、水稻并称三大谷物。在2021~2012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高达12亿吨,同比增长7.5%。
其中,中国和乌克兰都是重要的生产国,我国的产量为2.7亿吨,乌克兰则为4190万吨,两国分别位于全球第二、第六的位置。但在亩产量的表现上,乌克兰的玉米却不落下风,高产年份甚至超过了我国。
中国的玉米,平均一亩能产多少斤?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达4332万公顷,总产量为2.7255亿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为6291公斤,折合成亩产量就是838.8斤。而在2020年,我国玉米的单产则为6320公斤/公顷,折合成亩产量是842斤。
综合来看,近两年我国玉米的亩产维持在800~900斤之间,这一成绩高于小麦的700~800斤,但低于稻谷的900~1000斤,表现中规中矩。
需要说明的是,亩产838.8斤是全国的平均产量,并不代表个别省份的生产实力。我的玉米大省均集中在北方,北方春播玉米带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带是我国的优势玉米产区,贡献比重占全国的70%以上,相关省区的亩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位于东北玉米带,黑土地覆盖广范,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无霜期为130~145天,年均降雨量为450~650mm,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都适宜玉米的生长。在自然条件的加持下,黑龙江玉米的亩产量大多在1000~1400斤左右,高产农场曾创下过2600斤的成绩,是平均水平的3倍。
要论全国玉米的单产冠军,还是要看新疆。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每亩栽培密度可达7000~8000株;早晚温差大,有利于碳四植物的有机物积累,容易夺取全国高产。位于新疆昌吉州的奇台农场,凭借着气候资源优势、先进的水肥管理、合理的密植技术屡次突破全国高产纪录。
2020年,奇台农场的最高实测亩产高达3326.5斤,最高产田块的玉米穗数达到了8600穗,单穗平均单粒重192克。得益于成熟的育种和水肥技术,MC670和中单111、中单8821等11个品种的亩产量均稳定超过了3000斤。
总之,新疆玉米的高产成绩并非偶然,而是资源和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对于指导全国的玉米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乌克兰的玉米,一亩又能产出多少斤?
乌克兰是欧洲的第二大国(第一大国是俄罗斯),因盛产粮食而被誉为欧洲的粮仓。乌克兰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大麦为主,品质优良,产量可圈可点,生产实力不容小觑。
从自然环境来看,乌克兰的玉米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土壤质量高,二是地形优越。
第一,乌克兰拥有世界顶级的黑土地。乌克兰年平均气温4~11℃,水源充沛,有利于黑土层的发育,黑土面积约占全球的23%。据统计,乌克兰65%以上的耕地都覆盖有黑钙土,土层深度可达1.5米,有机质含量高达15%,土壤保水性能好。综合来看,黑土的水肥条件无可挑剔。
第二,乌克兰的地形平整,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和我国一样,乌克兰的玉米也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带,但耕地的地形更加优越,集中分布在平均海拔175m的平原之上,地势平坦,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受馈于非凡的自然禀赋,乌克兰玉米的单产居高不下。在2021年,乌克兰的玉米产量超水平发挥,直逼4200万吨,破天荒地创下了历史纪录。在单产方面,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900公斤,换成亩产量就是1053斤,比我国同期高出了200多斤。
事实上,乌克兰玉米的特点是波动性大,失常发挥的情况也不少见。在2020年,该国玉米的平均亩产量只有750斤左右,反而落后于我国同年的842斤。
在2009~2021年,乌克兰玉米亩产最低只有600斤,最高超过1000斤,近两年的变化幅度达300斤/亩。例如: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22年乌克兰玉米的单产预计为5.56吨/公顷,对应的亩产为740斤,和去年或将产生310斤的差距。而在我国,单产变化一般不超过30斤/亩。
中乌两国的玉米生产,其实各具特色
在玉米的生产上,中乌两国各有特色,很难定出高低。
乌克兰的优势在于绝佳的自然禀赋。该国气候条件优越,农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七成,耕地资源集中,黑土地质量冠绝全球。近年来,乌克兰还通过玉米作物育种、引进创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粮仓的收成。
劣势则在于机械化水平稍有不足。据统计,乌克兰全国的拖拉机保有量只有13万台,联合收割机有2.8万台,播种机、移栽机共计7万台,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据乌克兰专家估计,目前农场的农机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50%左右,还有1/4的农机存在磨损、老化的问题。
前文提到,乌克兰平原广阔,地势条件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但实际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据乌兰农业部估计,当前每年拖拉机的新增需求达4万台,联合收割机达5000台,市场规模缺口高达15亿美元,需求量很高。当然,这也是提高产量、质量的机遇所在。
相比之下,我国的资源禀赋不及乌克兰,先天优势不足,但仍在单产和总产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确实非常难得。在总产上,我国稳定输出2.5亿吨以上的产量,是乌克兰的6~9倍,优势非常明显;在单产上,我国和乌克兰各有高低,在不同年份表现不一,整体上水平相当。
这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育种的突破、机械化的普及以及配套技术的推广。
在育种方面,我国90%以上的玉米都是自育品种,并且是非转基因的天然品种,种子安全性高,抗病、抗倒伏能力大幅提升。
在机械化方面,我国在玉米的播种、施肥、深松改土、收获等环节全程实现了机械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有效节约了劳动成本。
在技术方面,我国南北各种植区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开发出相适应的高产技术,合理密植(黄淮海地区为3500~4000株/亩,东北为3000~3500株/亩,西南地区则为2000~3000株/亩),播种配套良种,实现增穗增产。比如:西南地区在推广中单808后,每亩的密度提高了30%,相当于增加1000株,增产效果明显。
总结
中国和乌克兰都是世界玉米的生产大国,总产量差距悬殊,但平均亩产量不相上下,整体水平相近。我国的亩产量平均在800~900斤之间,稳中有增;乌克兰则在700~1100斤之间,波动较大。
中乌两国的玉米生产各有优势,也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我国而言,在新疆等地推广节水农业,在东北加强黑土地的涵养保护,在西南地区推广良种和配套技术,这些都是都切实可行的增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