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0年的特斯拉,依然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幼年。降价促销和毛利下降的矛盾之间,自动驾驶和车险哪个业务更现实?
文/智物
马斯克很可能是无意的。当有投资者问到,将来,效率提升是否可以抵消降价策略的负面影响,从而稳定毛利率——这个问题简直就是特斯拉投资者们摸不得,碰不得的敏感处。
上一次,特斯拉大降价导致毛利率下跌,特斯拉投资者们用脚投票,也是阶段性大跌。马斯克对这一问题的敏感性应该是心知肚明,提问者的问话如此委婉,问的是将来是否可以抵消,而不是马上,对A股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那个水晶球在哪里?如果我可以这么说,毛利率和盈利的短期变动相对于长期的情况来说实际上微不足道。”马斯克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外界的机会,暧昧,但是变相承认短期波动。
结果众所周知,特斯拉先跌10%,再跌2%。而过去一个季度,特斯拉的业绩着实不差,创纪录的250亿美金的营业收入,ModelY销量超越丰田卡罗拉和大众高尔夫,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
特斯拉投资人最不愿看到的是,特斯拉的营业利润率降到了9.6%,第一季度是11.4%,而一年前同期是14%。
最要命的是,马斯克看起来根本不想从众,毫不在乎这些投资人的担忧。他不是库克那一类型的CEO。
车险业务比自动驾驶要现实的多
近期,多家中国车企与特斯拉一同签署声明,拒绝价格战。对于这荒唐的一幕,有众多的精彩的譬喻。想让马斯克言而有信基本不可能,此外,特斯拉可以降价的同时,维持利润,为什么不?
几个月前,老成持重的《财富》杂志提到了一个问题,特斯拉的巅峰到了吗?但是,对于推论的过程,《财富》着实又是水准,毫无创见,无非是中国新势力的涌入、欧美老势力觉醒带来的竞争因素,未来一年将有上百款新电动车涌入市场。
以及,所谓的地缘挑战等等此类,纯粹是近期套话的汇总。
特斯拉和特斯拉的投资者之间现在处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困境。在特斯拉的投资者看来,特斯拉公司成立20年,终于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需要逐步兑现其科技属性,不断提升其占有率的同时,还得保持毛利水平,而不是像传统汽车公司一样,通过降价扩大份额。
这是巴菲特、芒格和段永平之类的价值投资者们的思路,这是他们喜欢苹果的原因。
问题是,马斯克似乎不这么觉得。他在这一次的分析师会上还是旧调重弹,强调其自动驾驶软件的价值,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和价格,推广、普及电动汽车,而后通过自动驾驶软件服务、Robotaxi实现利润。
特斯拉为人诟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不像是一家典型意义的汽车公司。ModelY也已经推出几年,Model X、Model S、Model 3推出多年,外形始终维持大体不变,Cybertruck一再延期。
几个月前,特斯拉的首席设计师、马斯克身边的Jony Ive——Franz Holzhaulson在面对这一质疑时,稍微做了解释,特斯拉在经典的外观设计之外,目前的重点,是在工艺路线上的不断升级演进。
《智物》曾经提到过,马斯克和特斯拉真正做到的是如何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曾经,传统汽车公司不屑一顾。如今,这些传统巨头已经彻底低头,丧失信心,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体化压铸工艺,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
《智物》曾经提到,最近一家日本巨头,向布勒公司一次性下单10数台压铸机。看似一场巨型的产业链、工艺升级近在咫尺。在中国市场,除了上汽之外,其他所有汽车企业,都在跟踪、开始了一体化压铸的尝试。
虽然,有特斯拉的人士认为,也许这些国内同行还尚未确定,什么是一体化压铸,以及马斯克威什么要做一体化压铸。也许真正在这一领域有所创见的是华为赛力斯,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此刻不必多言。
《财富》杂志提到了,这一工艺以及特斯拉在其他电池产业链等领域努力,所带来的最大优势,和最终结果是,马斯克可以骄傲地称,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可以以零利润的方式销售汽车的企业,然后享受巨大的生态价值。对于手机公司来说,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安卓手机,都是这样的模式,硬件不赚钱,最多微利。然后,靠向各个广告主兜售用户信息,来赚取游戏分成、广告分成的利润——这是一副黄金枷锁,这是一个囚徒困境。
马斯克在回答何时会进一步降低售价的时候给出了明确的暗示:经济不确定性,会降低用户购买新车的兴趣,而利率上升导致用户购车成本上涨,他就会考虑降低售价。如今,美联储加息终点未到,特斯拉继续降价也成必然,毛利下降似乎也在所难免。
这是特斯拉投资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自动驾驶这种增值业务收入没有来,利率上涨导致毛利水平跌跌不休。
这一次马斯克学乖了,不再强调全自动驾驶真正落地的时间。从2016年开始,马斯克按照这样一个规律去预言所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落地的时间:年初的时候,他会预言是在当年度的10月实现全自动驾驶,而到了下半年,他会预测明年上半年。
《智物》曾经提到过一个看法,马斯克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何时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甚至,当前也不清楚如何实现,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比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肯定是对于自动驾驶的真正实现毫无价值。
在本次的分析师会议上,马斯克强调了Dojo、特斯拉的AI计划,以及特斯拉自动驾驶的行驶里程,以及特斯拉在车辆数据方面的优势。至今,特斯拉FSD的行驶里程数据超过3亿英里。时下“暴力出奇迹”的大模型思路,被马斯克用在了自动驾驶领域。
当你有100万样本数据,训练效果勉强凑活;200万样本数据,稍微见到效果;300万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当你有了1000万训练样本,情况会变得难以置信。
马斯克的话肯定部分是对的,目前来看,特斯拉的FSD新版本不停改善优化,有目共睹——数据和更大型的神经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是,这一做法真的是马斯克所言的Clear Path吗?真的就可以必然带来全自动驾驶,以及Robotaxi的商业模式吗?
马斯克强调,多数情况下,FSD已经比人类司机都要安全。也许,他所指的多数情况是里程。但问题是,多数的汽车事故,都发生在极小的里程环境当中,都是极为偶发的里程环境当中。真正的自动驾驶,要的是全部里程的安全。
至少到目前为止,预测所谓的自动驾驶真正实现的时间都难以让人信服。
《智物》曾经提到一个预测,特斯拉的制造工艺、供应链方面的进步,可以带来另外一个真正的增值服务,那就是保险业务。以中国市场为例,保险业务占据了全部产险业务的70%以上,这是一个8000亿每年的巨大市场,也是对车主的巨大负担。其中,30%的成本被各种中介渠道所占据。
特斯拉可以通过保险业务,来降低用户的日常用车成本吗?看起来不但可行,而且利润丰厚。在本次分析师会议上,马斯克和投资人也在互动中提到了特斯拉的维修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建立自己的车身碰撞维修厂,特斯拉建立了新的闭环。
这是一个可以构建年费、月费增值业务模式的领域。或许,比从A到B的出行服务本身更具粘性,哪怕不是在行驶过程中,车险服务仍然存续。
自动驾驶过于遥远,不确定性过大,不如先对车险市场动手,剁掉车险公司的暴利的源泉,减轻用户购车成本的同时,更加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而且,让特斯拉的投资人看到一个朝阳的增值业务空间,而不用再为马斯克不停降价而恐慌。
特斯拉早早在美国开启了车险业务的探索,也在中国申请了保险代理的资质。但是,进展缓慢。
挑战和问题在于,中国车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是受政府政策强力管制或者说是保护的行业,虽然,在这种羽翼保护之下,数十家车险公司当中,只有3、4家车险企业能够维持正常利润。
随着传统汽车公司制造模式和传统汽车产业链的覆灭,传统车险模式和车险业务没有理由不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