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蝉大侠国学频道。上一期我们聊了道家第一经典《道德经》,今天再聊聊儒家第一经典《论语》。
在历史上,《论语》的地位很高。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威力可见一斑。然而两千多年来,对于《论语》存在太多误解。接下来,老蝉将以亲身的阅读体验,跟大家聊聊《论语》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何对人类那么重要?
文章比较长,耐心看完,相信您对《论语》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一、读《论语》的困惑
第一个问题:读《论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是不是发现书里讲了很多很好的道理,可是却抓不住它的核心精神?就像散落了一地的珍珠,却找不到一条合适的线把它串起来。
所以,给过《论语》差评的,并不只是黑格尔这样的外国人,对吧?
曾几何时,我也以为《论语》没什么了不起,尽管自己一直在读,也教孩子读,但充其量只是记住了一些句子,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不知道。
另外,说实话,我一度也不太理解《论语》里的孔子。他老人家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不就是在四处求职吗?那他这种行为,置他的父母之邦鲁国于何地呢?这还不算,《论语》里至少有两处,写到叛乱的家臣请他去就职,他居然也很有兴趣。而当时声名狼藉的美女南子想见他,他也去见,惹得子路都怀疑他的动机,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二、发现《论语》之眼
被孔子的行为之谜困扰很久后,我才渐渐从《论语》里发现了一些解谜的线索,最重要的是以下两段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在《里仁篇》里,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则理解成忠恕两字。
在《卫灵公篇》里,孔子又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那种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我是一以贯之。
这两个一以贯之,我称之为《论语》之眼,我想,透过它们,是不是能看透《论语》的灵魂呢?
孔子一以贯之的,到底是什么呢?
读《论语》,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相信有很多人把忠恕当成答案,但曾子的理解一定对吗?未必!
也有人说这个问题不难,孔子一以贯之的,就是一个字:仁。
三、仁到底是什么?
那么,仁又是什么呢?
别说我们不知道,当年孔子的弟子们也糊里糊涂,所以孔子在《论语》里给出了各种定义,集中出现在《颜渊篇》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对樊迟,他说,仁就是爱人;对颜回,他说,克己复礼就是仁;但是对司马牛,他的说法又换了,叫仁者,其言也讱,意思就是说话迟缓一点,谨慎一点,这就是仁。
司马牛一听也懵了,又追问了一句:难道这就是仁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说话怎么能不迟缓谨慎呢?
其他例子还有一些,不多列举了。
虽然孔子对仁的定义,每次都不一样,但我隐约感觉,这里边是有共性存在的,但共性又是什么呢?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四、助我参悟《论语》的一部书
再后来,偶然读到另外一本书,我才参悟了这个仁字的真正内涵,并进一步理解了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到底指的是什么。
帮助我参悟《论语》的这部书,看上去好像跟《论语》没多大关系。
这是一部现代心理学名著,叫《自卑与超越》,出版于1932年。该书作者阿德勒,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西方心理学大师。
阿德勒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似乎没什么共同点,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唯一的共同点,他们都无心插柳地成为了大教育家。
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这一学派极为重视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在阿德勒看来,合作是人类最核心的能力。离开合作,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而合作能力的缺陷,则是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在《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说:
我们人类最大的问题和目标就在于: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和我们的同类合作,以延续我们的生命和人类的命脉。
此外他还说:
站在我的观点,任何人类的努力,只要是以合作为最高目标的,我都完全赞同。
我想,同样意思的话,如果从孔子的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意外。
总之,读《自卑与超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孔子的形象。
在我看来,阿德勒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做了注解罢了。
融精神分析、脑科学、社会学及海量案例为一炉,阿德勒完成了他的巅峰巨著《自卑与超越》,而其中的诸多创见,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却早已是洞若观火。
五、《论语》:合作之道,一以贯之
这样再读《论语》的时候,我发现,孔子讲的所有话,以及他做的所有事,确实无不以合作为最高目标。
以前我们读《论语》,都知道它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到底什么关系?
合作这个词,用得很贴切。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合作的姿态。
有人说了,《论语》应该不是光讲合作吧,里边还讲了很多修身养性的问题啊。
别急,《自卑与超越》也解释了这一点,阿德勒说:
假如一个人在他赋予生活的意义里,希望对别人能有所贡献,而且他的情感也都指向了这个目标,他自然会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到理想状态——一种对他人、对社会都有贡献的状态。
人格塑造到理想状态,这不就是说的修身养性吗?
好,借助阿德勒的论点,我们再回过头看什么叫仁。把仁放进现代语境,我认为它有三方面含义:
一、合作精神(心)
二、合作能力(力)
三、合作成果(果)
这个结论怎么得出的呢?
首先,我们看孔子对仁的几种解释:
对樊迟,他说的爱人,当然是指合作精神;
对颜回,他说的克己复礼,把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合作成果三方面都包括了,按我的理解,在所有对仁的定义中,克己复礼可能是最接近孔子原意的。
比较费解的,是孔子对司马牛说的仁者,其言也讱,说话迟缓、谨慎一点,这就叫仁,说不通啊!
但从合作的角度理解,就完全说得通了。
你说话太快了,别人听不清楚,或者你说话不过脑子,别人听着不舒服,是不是妨碍你们的合作呢?
历史上的司马牛,口才很好,但性子急躁,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孔子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仁,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而且这也充分说明了,仁不像我们以前理解的,一个直指内心的纯道德规范,而是一个内外兼顾、很接地气的行事指南。
关于仁的涵义,我们再看孔子和子张的一段对话: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
子张向孔子请教怎么做到仁,孔子说了五个字,叫恭、宽、信、敏、惠,然后他解释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庄重就不会受辱,宽厚就能得人心,诚信就能被人重用,勤敏就能卓有成效,慈惠就能用人之力,这五个字说的都是人我关系,涵盖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心(不侮)、力(得众、人任、使人)、果(有功)三个方面,可作为我对仁的现代解读的一个辅证。
六、《论语》里的四类人
好了,在分析完仁的涵义之后,我们再深入一步,看《论语》里孔子把人分为哪四种类型,这是理解《论语》的另一关键。
孔子眼中的四类人,仁者以下是君子、小人,仁者以上则是圣人。
前面说了,所谓的仁,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合作成果,这个标准极高,真正够得上的并不多。
就算是颜回,孔子在《雍也篇》说的是: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我们知道,颜回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都没问题,但却欠缺实际的成果。所以孔子只说颜回的心不违背仁,而不是直接定义他为仁者。
再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当子路质疑管仲不合仁的时候,孔子说,齐桓公九次召集诸侯,不依靠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功劳,可以勉强算得上仁。
像颜回、管仲,都只是其心不违仁、如其仁,至于其他的人,包括孔子的得意弟子,像子路、子贡、冉求等等,就更谈不上仁了。
孔子对仁的判断和表达,可以说是很准确的。
仁者再往上,是圣人。那什么叫圣人呢?我的理解,圣人是仁者的加强版。
何以见得?咱们看《雍也篇》里一段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能对民众广施恩惠,把大家都管理、照顾得很好,这个人能称为仁吗?孔子说,何止是仁,可以称为圣了。
在孔子看来,圣人在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合作成果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跟仁者有程度上的差异,这就是仁与圣的关系。
当然,现实中,仁和圣都极为罕见,所以孔子有段自我评价: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篇》)
也就是说孔子不敢称圣称仁,但他一直在努力,没有懈怠。可能孔子认为,自己在合作成果的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毕竟,恢复周礼的大业始终没有实现。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论语》里反复出现的,是仁者以下,君子和小人的对比。
那什么叫君子呢?君子就是富于合作精神,但未必有足够的合作能力、合作成果的人。也就是说,君子比起仁者,要么缺能力,要么缺成果,要么两样都缺,但合作精神是一定要有的。
那什么叫小人呢?小人就是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当然,缺乏合作精神,也未必就是坏人。小人,只是对人生的理解比较狭隘而已。
《宪问篇》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是有的,但没有小人能成为仁者,涵义非常明确:有没有合作精神,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
所以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表达,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
等等等等,小人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完全不顾及他人,君子则相反。
所以孔子如此告诫子夏: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篇》)
在当时,儒只是一份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有君子,也有小人,其实不管哪个职业,不都是这样吗?
七、重新认识孔子,认识《论语》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更好地理解《论语》里孔子的言行。
为什么人们眼里的叛臣、荡妇,孔子并不排斥,因为:这些人都是可以合作的!
为什么他不语怪力乱神,为什么他把想从事农业劳动的樊迟斥为小人;为什么他说君子不器,为什么他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为什么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甚至于为什么他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放在孔子那个时代的合作主题之下,这些都有充分合理的解释,有机会我们再聊。
总之啊,以后我们读《论语》,或指导小朋友读《论语》,把握了合作这个关键词,自然能理解更透,收获也更大。
比如,我们来试着解读《论语》第一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
以前,我会认为这段话说了三件事:学习、交友和品德培养。那现在按我的理解,这段话其实只讲了一件事,就是合作。
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不是温习,而是实践,等于说你学习了之后要实践,要把所学用于造福人群。只有这样,你才谈得上快乐,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是指了解你、和你心意相通的人。
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则指不了解你、和你意见相左的人。
所以这段话我总结成学以致用,求同存异这八个字,可归于合作精神的范畴,这是人与人合作最基本的前提,放在《论语》开篇,是再合适不过了。
八、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论语》的精髓是合作。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可理解为合作之道。仁这个概念,则是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与合作成果的结合,以这三点为标准,孔子将人分为小人、君子、仁者、圣人,并希望所有人立足于君子,向仁者努力。这,可以说是《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共同的主旨。
孔子之所以伟大,《论语》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孔子毕生奋斗的事业,是以合作代替对抗,这无疑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核心的问题,而《论语》忠实纪录了孔子的心路历程。
今天,如何更好地合作,仍然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课题,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充分领会合作之道。孔子为了实现他那个时代人们之间的合作,选择的方案是恢复周礼,那我们今天的方案又是什么呢?
也许,可以从大家一起读《论语》开始。
《论语》塑造了我们民族个性中最开放、最包容的部分,为何历来中国人都崇尚合作、共赢,反对战争、霸权?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论语》里孔子的一言一行,他和弟子们之间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最标准的示范,这在古今中外的所有经典中是绝无仅有的。
对我们个人而言,熟读《论语》,我们把握的是合作的精髓,而合作是一个人最硬核的能力,能通过合作来造福人群的人,他(她)的人生一定是充实的、精彩的、喜乐的。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