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偌大的中国容不下一个淄博?网友看衰淄博未来,风头过后是非多

最近被一篇文章惊到了,本来淄博火出圈受到众多网友的喜爱,没想到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在想方设法打压淄博了,竟然说淄博的自由主义和地区保护主义双双抬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淄博这次出色的完成作业,很多城市看得眼热,但是这作业却抄不了,如果当做标杆也罢了,如果心生愤恨,动不动就给扣两顶帽子,我看淄博有点悬了。

淄博到底有多火呢?拿出一个百米长的便民菜市场干倒了全国所有5A级景区,一天客流超过18万人。

淄博这次火爆出圈,看似是因为烧烤,实则是因为那里有大家所向往的烟火气,根源上还是因为文化。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自2000多年前的齐国和鲁国。而也正是2000多年前,这里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今天的淄博

齐国和鲁国都是周朝的诸侯国,《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

鲁国是正统的姬姓,首都在曲阜;而齐国则是封给了姜子牙(吕尚),因此也称吕齐或姜齐,首都在临淄。后来田氏代齐,就成了田齐。

鲁国是春秋时代保留周礼最完整的国家,藏有大量三代的典籍,五经之一的《春秋》正是鲁国的编年史书,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甚至诞生了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学大家。

但是齐国却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那时候齐国是一片蛮荒之地。姜子牙来到之后,并没有强推周礼,而是根据当地的风俗,简化礼节,大力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渔盐之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国。

从姜子牙开始到后来管仲、晏子,开始在临淄搞稷下学宫,招致天下名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百家之学,会集于此,自由讲学、著书论辩,总称为齐学。跟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吕克昂学园类似。

鲁文化或者说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尊古崇礼,而齐文化则更多的是包容和变通,《管子》中讲:“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用现在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当时中国是完全的陆权国家,因此儒家文化非常适合,也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基础。跟东方不同的是,当时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不是大一统的国家,而是城邦合伙。

而齐文化更像是海洋开放型文化,代表的是工商业主、手工业者的利益。这在当时是背离传统的,因此受到了打压。

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齐文化也只能改头换面,因其包容性强,所以也逐渐跟儒家融合在一起,又保留了一些齐地遗风。

比如两桃杀三士、田横五百士等,说义也好忠也罢,能做到这一点的,唯有“诚”一字而已。所谓其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唯有“诚”才能让上下一心,才能做到去伪存真,蔡锷曾写道:

吾国人心,断送于‘伪’之一字。吾国人心之伪,足以断送国家及其种族而有余。上以伪驱下,下以伪事上,同辈以伪交,驯至习惯于伪。

这也许是淄博现在的状况吧,其实山东人整体上表现出来就是保守、死板、毫无进取精神。但是这一波爆火也展示了他们的另外一面,那就是热情、诚信、尊严。

淄博的火为什么别的地方学不了?因为文化才是根源,不管是齐鲁文化还是鲁文化和齐文化,淄博的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儒家文化有儒家文化的好,但是齐文化也有齐文化的优势,真正让好客山东火起来的是那种至诚和包容,这已经超出了儒家文化范围了。

时代往前发展,单纯的保守文化已经很难有所作为,甚至成为发展的桎梏。西方经济学对应的是社会契约论,如果我们也学习西方经济学但是对应的是儒家文化,那就很难发挥出作用。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儒家文化成了治国安邦的文化,根源在于儒家文化实质上是: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这个不展开说,想好好了解的可以看下《万历十五年》。

淄博开启了一个新的风气,也让人看到了政通人和的威力。这也是人们用脚给淄博投票的原因,其中齐文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说淄博烧烤火出圈是一次营销,我说如果这也算营销,那应该是齐鲁文化的一场营销,在这个最保守的土地上,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另外一面:齐文化。

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一起讨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淄博  淄博词条  偌大  偌大词条  风头  风头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是非  是非词条  
热议

 绵阳有地铁吗?

就在16年11月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公司与绵阳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绵阳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金额达300亿元绵阳的轻轨什么时候开建?发改委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