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向上,是很多中国品牌汽车孜孜不倦地追求,向上的标志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车辆价格上。
从早期的奇瑞瑞麒、观致品牌,到现在不断涌现的全新电动化品牌,中国品牌向上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在燃油车时代,20万元是一道门槛,中国品牌车型一直很难迈过这条线,传祺GA8、吉利博瑞、长安CS95等车型不断尝试,但最终铩羽而归。
随着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到来,中国品牌重拾向上势能, 30万、50万元成为新的突破口,甚至还有150万元的车型出现,中国品牌的价格天花板究竟是多少?
20万元天花板已破
如今,20万元对中国品牌不再高不可攀,实现了有效突破,并且是从轿车、SUV到MPV全方位的覆盖,这也是合资车的主力价位。
轿车的典型代表为比亚迪汉,其售价在21.48-32.98万元之间。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汉家族销售26003辆,连续3个月突破2.5万辆,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王者,事实上,汉的平均售价已经达到25万元,与中高端合资车相当。
截至目前,汉家族累计销售30多万辆,实现中国品牌高端车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SUV为中国品牌的优势板块,更有条件冲破20万价格线。第一代传祺GS8做了尝试,后面又退了回来,加长加大后的第二代传祺GS8终于站上了这个价格线,每个月约5000辆的销量,丰田双擎动力功不可没。
这里也不能不提到坦克300,该车主力车型价格在20多万,上险量曾多月突破1万台。
MPV市场同样离不开传祺,正是因为M8的出色表现,才使得中国品牌在高端MPV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第二代传祺M8非常霸气。
第一代M8定价在17.98-36.98万元之间,自2017年上市至今,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今年以来月销稳定在5000、6000辆,连续30个月稳坐中国品牌高端MPV销量冠军。
第二代M8尺寸进一步加大,将搭载GMC2.0等动力,上市后的售价大概率会在25-35万,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档次。
30万元价格基础不牢
相比20万元,30万元更是对中国品牌的考验,这也是入门级豪华车价格线,单靠燃油车已经很难撼动,必须用电动化的产品,对外资品牌的燃油车实现降维打击。
这种效果并不明显。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今年前7个月,高端SUV (售价超过30万元) 排行榜中,前10名只有两款中国品牌—理想ONE、蔚来ES6,两者都是电动化产品。
其中,理想ONE的市场表现更为成功,月销量稳定在1万辆以上,位居中大型SUV冠军宝座。可惜的是,它马上就要停产了,不知后继者L8能否接班成功。
当然,燃油车也有这种车型——红旗H9,这是一台中大型的行政级轿车,售价为30.98-86万元,单月上险量最高点已经突破4000台 (2021年12月) ,获得了初步成功。
红旗是中国品牌中天花板级的存在,也被认为是豪华品牌。
极氪001也异军突起,其平均售价达到33.5万元,8月份的销量达到7116辆。
坦克500也有一席之地,其价格在33.5-39.5万之间,在刚上市时一车难求,今年08月份,坦克500销量为2758辆,作为一款纯燃油车,也算站稳了脚跟。
当然,比亚迪汉、唐部分车型的价格也突破了30万元,但两者更大部分车型价格在20-30万元之间。
总之,30万元还是横亘在中国品牌鸿沟 ,目前只实现了点的突破,还未真正大面积突围。
50万元只是试探一下?
30万元都还未站稳,中国品牌又向上发起了攻击,岚图、智己、阿维塔、问界等新品牌不断涌现,冲刺40万元价格,甚至更高目标—50万元。
50万元这个概念可能是高合汽车给大家灌输的,它每个月都会发布一个50万元以上豪华电动车销量图,高合Hihpi X几乎都是第一名,但也就是几百辆。
对于一款售价在50万-80万元的中国品牌,这个销量似乎可以接受;但对于一个立志长远的品牌而言,还远远不够。
高合似乎很享受高端的快乐,继Hihpi X之后,又在成都车展上市了Hihpi Z,售价为61万-63万元。
在50万元榜单出现的还有红旗E-HS9,其价格在50.98-77.98万元,但其一个月200多辆的销量, 红旗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嫌丢人 。
大家不要忘了蔚来ES8,其售价也在50万元,销量比高合多了不少,但也只是1000多辆。
蔚来ET7主力车型也在50万元以上,在8月份交付了3126辆,不知其战斗力能持续多久?
在50万以上的市场,除了蔚来、高合、红旗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车型有存在感,号称“500万元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的理想L9,其价格为45.98万元,更不要说其它纯燃油车了。
150万元瞅瞅就行
50万元显然还不能满足要求,中国品牌奔向星辰大海,这次直接跨过了100万元区间,一下就跳到了150万元级别。
勇敢的尝试者还是红旗品牌,今年8月,号称超豪华的旗舰SUV——红旗LS7正式发布售价,新车定位为全尺寸SUV,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36.58万元与146.58万元。
该车显然不会有多少销量,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勇气可嘉的还有比亚迪,它决定推出豪华品牌—星际,第一款车型的定位类似奔驰大G,据说售价在80-150万元之间。为了能与其身价相匹配,比亚迪几乎把所有的“黑科技”都用在这台车上了,搭载4个轮边电机,800马力能弹射起步,软件由华为加持。
红旗L5是定制版车型,得卖500万元,你还不一定能买到。
当然,市场上还有更高的中国品牌,售价500万的红旗L5要不要来一辆?据说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还得审核身份。
还不如先做好10万-20万元区间
高价车造出来并不难,关键是有人买单。品牌向上,也不是一股脑做高价车。
中国品牌蜂拥而上做30万以上车型,看上去热闹非凡,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还鸡毛一地,没有一个电动化品牌能实现盈利 (除了比亚迪,年销量将超过150万辆) ,没有盈利就没有长远的发展。
30万元尤其是40万元以上车型遇冷,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中国消费者没有主机厂所设想的那么有钱。
这是有权威统计数据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截至2020年末,中国无车家庭户数仍占58.33%,有车家庭只占41.67%;而在全部有车家庭中,车型价位在20万元以下的比例是81.2%,也就是说,拥有20万元以上车型的家庭只占有车家庭的18.8%,占全部家庭户数的7.8%;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仅为29975元;总理都说,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
因此,大多数人是没法消费20万级别车型,更不用说30万元以上的。
事实上,目前中国市场乘用车主流的消费水平还是集中在10-20万这个区间,40万以上的销量占比只有6.5%。
从分价位段的销量占比来看:10-20万份额最高,达到了46.1%,相当于40万元以上的10倍;5-10万元份额第二,达到18.9%;20-30万份额占比第三,达到了15.4%;这也是仅有的份额超过10%的三个价位段,其余价位段的份额均未超过10%。
10-20万元才是主力,只有在这块市场站稳脚跟,才能持续向上。
这块市场原本是合资车占优,对于中国品牌而言,现在正面临一个绝佳的机会,用智能电动化打击合资燃油车。
比亚迪的秦、宋、元和海豚等车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长城、吉利、五菱、传祺也在紧随其后,希望其它中国品牌逐步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