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医诊断法和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诊断 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探求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辨别证候,对疾病作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对诸多诊法作了具体描述,并阐述其综合运用的原则,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基础。 西晋王叔和撰集《脉经》,承前启后,确立中医脉诊的方法。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完善着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诊法著作有近百种。 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内经》首创的诊法原理。《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应的统一体。五脏六腑在人身之内虽不可见,但其一切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必然有其相应的现象反映于体表,因此认识了现象与本质间的辨证关系,作到“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那么临证对深藏于内的脏腑病证就会做到“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同上)一样的明晰清楚,这便是《内经》所提到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诊法原理。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是中医诊法的又一基本原理,是指医者通过患者细微的变化就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机体局部的变化,蕴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这一原理体现于中医诊法的诸多方面,如《灵枢·五色》篇中的五色明堂诊法即是其例,原文论述了五脏六腑、形体肢节的病理变化在面部的反应区域,然后根据面部的色泽之浮沉、清浊、泽天、散抟和上下等情况,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间甚、新久,推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等,进而根据色部的变化以调治疾病,这便是察面部色泽以测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也是“见微知著”原理的应用实例。再如独取寸口诊法,是通过诊两手寸口脉,以候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而详审寸口之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此外,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病变;舌与内脏关系密切,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盛衰及病证的寒热虚实;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故诊目可了解人体的神气盛衰,并以此可察全身脏腑器官的变化,等等。大量的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可以作为诊断全身疾病的依据。 (三)以常衡变 “知常达变,以常衡变"是中医诊治法自古以来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强调医者必须在掌握正常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那些与正常现象有所区别的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变化规律。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诸法,莫不据此。从常中求异,以常测变,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是所谓的“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诊法原理的应用 一、中医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主要是通过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获取病情资料,进而以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辨别和综合,明确病证。 二、四诊 中医诊断手段,可概括为“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1)望诊:即观察神、色、形、态,以及身体局部、分泌物、排泄物的外观,其中以望面部和望舌为重点。望面色一般为:面色白主虚、寒,赤主热,黄主脾虚、湿困,青主瘀、寒、痛,黑主肾虚、寒、水、瘀。 望舌即中医的舌诊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中医认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正常。舌质淡白主寒、虚,红绛主热,青紫主寒凝血瘀;白苔主寒证、表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等等。 (2)闻诊:包括耳闻和鼻嗅。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中,利用声音的特性对其频率、振幅、持续时间进行分析,运用声谱仪、语声仪、喉声气流图仪、频谱分析仪等结合电子计算机对语声、咳嗽声、肠鸣声、呼吸声等进行了初步观察,为闻诊的客规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3)问诊:是获耿病情资料的主要途径。其内容常概括为“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4)切诊:现在分为脉诊和按诊,但古代中医中主要是指切脉。切脉的部位,一般在手太阴肺经的寸口,即现代解剖中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每侧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合而为六部脉,不同部位,对应不同脏腑,称为“三部九候”。中医脉象名目繁多,除“平脉”,即正常脉象外,对病脉现常归纳为“28脉”,即:浮、沉。迟、数、洪、细、微、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紧、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 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特有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着眼于“证”的区别上。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塞、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后,中医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涼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对同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如水肿病,存在着虚、实不同的病理变化,病位有在肺、在脾、在肾的差异,因而就会有不同证候类型的水肿,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如泄泻、水肿、哮喘等不同的疾病可出现肾阳虚的共同病理本质,因而都可采用温补肾阳之法治之。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四、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 1.中药 中医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采用中药。中药品种,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1892种,后来,赵学敏《本草纲纲目拎遗》又增加了716种之多,各地又有民间应用药草出现,估计现有的中药有3000种左右。这些中药来源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而以植物占大多数。 中医对于药理的研究,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区别药物的性能,分为气和味两大类。药性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四种之外,还有平气。所谓平气,实际上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和平不太显著而已,故一般称为四气。味分五味,即酸、苦、甘、辛、成。用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作方剂。方剂的组成,分君、巨、佐、使四项。其剂型常用的有丸、散、膏、丹、酒、汤等几类。 2.针灸 是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取穴原则,刺入患者体内,运用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热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临床上,针灸治疗是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然后按照经络理论,配穴处方,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3.推拿按摩 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 4.拔罐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开泄腠理、扶正祛邪。拔罐常用于治疗腰背部肌肉疼痛,也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常用的罐有竹筒火罐、陶瓷火罐、玻璃拔、火罐、角制罐、紫铜罐等。

5.气功 气功是一种以调整呼吸、身体活动和意识为手段的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弓派以动功为主,特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结合。

6.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食物本身具有“养”和“疗”两方面的作用,自古以来,食疗在中医养生和治病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搜索建议:中医诊断法和辨证论治方法  
热评

 10010怎么查话费?

中国联通话费自助查询方法如下:1、可编辑短信“CXYE”或“YE”发送到10010,即可查询账户当前可用余额信息(号码状态需正常)。2、用手机打开并登录这里,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