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针灸要诀赋(一)

针灸要诀赋(一)

【第1条】

五劳七伤少药医,膏肓百劳灸三里。上穴隔姜用艾灸七壮。

[释义]五劳七伤等虚损类疾病缺少有效药物医治,百劳、膏肓和足三里穴用生姜切片,隔姜施灸7壮,常年施灸可补益虚损,强壮体质。

五劳即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第2条】

气喘咳嗽灸肺俞,膻中俞府丰隆炷。

肺俞、膻中、俞府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壮,丰隆隔姜灸五壮。

[释义]气喘、咳嗽的病人可用米粒大小的艾炷灸肺俞、膻中和俞府各三壮,隔姜灸丰隆穴五壮,诸穴相配具有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效。

【第3条】

气急喘哮难履步,膻中气海又俞府。

膻中、气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各灸三壮。

[释义]患者动则气急、气喘或喉中有哮鸣音,步履艰难,可用米粒大的艾炷灸膻中、气海、俞府穴各3壮,以宽胸化痰、纳气平喘。

【第4条】

寒热往来潮如劳,膏肓身柱三里效。

膏肓、身柱、足三里穴各隔姜灸五壮。

[释义]患者寒热往来,潮热如痨病状,于膏肓、身柱和足三里穴各隔姜灸5壮,以滋阴益气、清退虚热。

【第5条】

肩背瘙痒多缠绵,三角肌边分肉间。

用米粒大艾炷灸三壮。

[释义]肩背瘙痒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可在三角肌边分肉之间用麦粒灸灸三壮治疗。

【第6条】

痈毒流注多发疡,腰尻气海俞加壮。

气海俞平灸七壮。

[释义]患者体内痈毒流注多发为疮疡,平灸气海俞7壮,并灸腰骶臀部,加倍灸,以驱邪排毒、化腐生肌。

【第7条】

慢性阑尾炎痛甚,左手间使补泻灵。

左手间使穴先补后泻。

[释义]慢性阑尾炎发作时疼痛剧烈,在患者左手间使穴以先补后泻的手法施针,既能疏通厥阴经气,又能调理三焦气机,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第8条】

阳狂阴痫厥无知,百会鸠尾穴太冲。

百会、鸠尾穴用米粒大艾灸五壮。针泻太冲穴。

[释义]痫、狂、厥是神志失常的病症,“重阳则狂”,“重阴则痫”,甚则昏厥不醒,不省人事。狂证或痫证患者昏厥,人事不省,针刺太冲穴,施以泻法,并用米粒大艾炷灸督脉经穴“诸阳之合”的百会和任脉之络穴鸠尾各5壮,以醒神开窍、疏利气机。

【第9条】

全身瘙痒多疹斑,风门肘尖气海俞。

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壮。

[释义]患者全身瘙痒,多发风疹,用米粒大艾炷平灸风门、肘尖和气海俞各3壮,以疏风解表、通络止痒。

【第10条】

胃脘疼痛连背胸,中脘三里内关补。

用银针针中脘八分,针柄用艾烧三壮;内关用银针针一寸,火灼针柄三壮,足三里穴隔姜灸五壮。

[释义]患者虚寒型胃脘疼痛,痛连胸背,于中脘、足三里和内关施以补法。具体操作为:用银针针刺中脘8分,内关1寸,针柄分别燃艾炷灸3壮,隔姜灸足三里5壮,具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之功效。

【第11条】

痞块疟母痛坚满,痞根脾俞泻太冲。

痞根穴、脾俞穴用艾平灸,太冲穴针泻。

[释义]痞块和疟母肿块疼痛,坚硬胀满,针刺太冲穴,施以泻法,疏肝理气,消肿止痛。用大艾炷灸痞根穴和脾俞穴,共奏软坚散结、消胀除满之功效。

【第12条】

阴水腹胀脾肾虚,水分气海三里炷。

以上三穴隔姜灸七壮。

[释义]阴水患者脾肾虚弱,产生腹胀,隔姜灸水分、气海和足三里七壮,以温补脾肾、通阳利水。

【第13条】

七疝痞气及偏坠,大敦阑尾太冲追。

大敦阑尾穴用米粒艾灸三壮。针泻太冲穴。

[释义]凡疝气、痞满胀气及小肠、睾丸偏坠者,针刺太冲施以泻法,疏肝理气散痞,用米粒大的艾炷灸大敦和阑尾穴各3壮,以疏通厥阴肝经气机,共奏行气、消胀、除菌、止痛的功效。

【第14条】

暑秽入络难举立,阳陵承山委中血。

[释义]暑热秽浊之气入络,患者难以站立,行走不利,取胆经合穴阳陵泉、膀胱经穴承山和委中穴针刺放血治疗,达到清热祛暑、排毒通络的作用。

【第15条】

脑炎头痛人昏迷,上星太阳及人中。

[释义]脑炎患者头痛,甚至昏迷,可于上星、太阳和人中穴施针治疗,以醒神开窍、通络止痛。

【第16条】

虚腰闪痛动呻吟,温补尺泽及腰缝。

用银针温补尺泽、腰缝、肾俞、气海俞。

[释义]肾虚腰痛或挫闪腰痛,患者活动则呻吟不止,以银针用温补手法针刺尺泽、腰缝、肾俞和气海俞,以温肾补阳、活血通络、理气止痛。

【第17条】

儿童遗尿久不愈,温补命门白环俞。

[释义]小儿遗尿久久不愈,取命门、白环俞施以温补针法治疗,以补肾益精、固涩止遗。

【第18条】

小儿足痿步难行,委中承山填虚针。

[释义]小儿腿足痿软,用补法施针于委中和承山穴,具有通络利节、强健筋骨作用。

【第19条】

偏正头痛有二般,有无痰饮细推看。

痰饮风池取中脘,还加艾壮灸安然。

风患合谷丝空穴,外加三里泻自安。

[释义]头痛和偏头痛有两种不同情况,一者痰饮为患,一为风袭头目。痰饮者以艾灸风池和中脘治疗,化痰通络,可以使患者安然;风邪为主者,针刺合谷、丝竹空穴,外加泻法针刺足三里,以疏风通络、理气止痛。

【第20条】

正头大痛及顶星,虚痛实痛最难分。

实则手按更见痛,虚则搭扪痛暂停。

虚则温补实则泻,百会合谷加上星。

[释义]头面剧痛,痛及巅顶,此痛之虚实最难分辨,实者以手按更痛,虚者手搭扪之后疼痛暂时好转。虚证用温补手法,实证用泻法针刺,取百会、合谷和上星穴,以祛风通络、和营止痛。

(未完待续)

胡光针法特点和胡光针灸要诀胡光针法特点针法内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1.倒马针法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2.动气针法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3.牵引针法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4.和谐对应针法和谐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5.横三针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6.三角针法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7.放血疗法久病难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放血后,再针相应穴位,令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胡光针灸要诀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 侧下三里 肾关 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 、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color=](四)眼晕:火菊[color=][color=](五)眼散光:肾关;中白[color=][color=](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color=][color=](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color=][color=](八)眼癢:上白;火硬刺[color=][color=](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color=][color=](十)流泪:木穴[color=][color=](十一)火眼病:腕顺一 、二[color=][color=](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color=][color=](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color=][color=](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 、二次即愈[color=][color=](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color=][color=](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color=][color=]三.鼻疾病[color=][color=](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color=] [color=](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color=][color=](三)鼻塞:火硬[color=][color=](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color=][color=]四.耳疾病[color=][color=](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color=][color=](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color=][color=](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 (四)耳炎:指驷马[color=][color=](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color=][color=](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color=][color=](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color=][color=] 五.口舌齿疾病[color=][color=](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color=][color=](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color=][color=](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color=][color=](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color=][color=](五)唇生疮:犊鼻点刺[color=][color=](六)牙龈出血:上三黄[color=][color=](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color=][color=](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color=][color=](九)唇痛、白口症:上 、下唇[color=][color=]六.咽喉疾病[color=][color=](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 、五金;外三关[color=][color=](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color=][color=](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color=][color=](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color=][color=](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color=][color=](六)发音无力:背面穴 (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color=][color=](八)咽喉炎:曲陵点刺 (九)喉咽:分金加镇金[color=][color=](十)喉瘤:通肾胃背 (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color=][color=](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 (十三)食道癌:三重 [color=][color=]七.颜面疾病[color=][color=](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color=][color=](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color=][color=](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color=][color=] 八.颈项疾病[color=][color=](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color=][color=](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color=][color=](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color=][color=](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color=][color=]第二章 四肢躯干[color=][color=]九.上肢疾病[color=][color=](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color=][color=](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color=][color=](三)手抽筋:火陵;火山[color=][color=](四)手下臂痛:火串[color=][color=](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color=][color=](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color=][color=](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color=][color=](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color=][color=](九)手痛:人宗;火主[color=][color=](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color=][color=](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color=][color=](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color=][color=](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color=] [color=](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color=][color=](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color=][color=](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color=][color=](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color=][color=](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color=][color=](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color=][color=](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color=][color=](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color=][color=](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color=][color=](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color=][color=](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color=][color=](二十五)手麻:手三里[color=][color=](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color=][color=](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color=][color=](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color=][color=](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color=][color=](三十)肩胛骨痛:心膝[color=][color=](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color=][color=](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color=][color=](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color=][color=](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color=][color=](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color=][color=](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color=][color=](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color=][color=](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 [color=][color=](三十九)肩痛:肩中[color=][color=](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 (四十一)锁骨炎:七虎[color=][color=]十.下肢疾病[color=][color=](一)四肢痛:四肢穴[color=][color=](二)腿肌痉挛:搏球[color=][color=](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color=][color=](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color=][color=](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color=][color=](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color=][color=](七)脚无力:上白;肾关[color=][color=](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color=][color=]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color=][color=](九)膝无力:心膝[color=][color=](十)膝内侧痛:心门[color=][color=](十一)曲泉穴痛:心膝[color=][color=](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color=][color=](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color=][color=]精枝点刺出血最佳[color=][color=](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color=][color=](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color=][color=](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color=][color=](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color=][color=](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color=][color=](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color=][color=](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color=][color=](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color=][color=](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color=][color=](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color=][color=](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color=][color=](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color=][color=](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color=] [color=](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color=][color=](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color=][color=](二十九)趾麻:下三皇[color=][color=](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color=][color=](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color=][color=]十一.胸腹病[color=][color=](一)胸痛:妇科[color=][color=](二)胸下心侧痛:上白[color=][color=](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color=][color=](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color=][color=](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color=][color=](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color=][color=](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color=][color=](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color=][color=](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color=][color=](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color=][color=](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color=][color=](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color=][color=](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color=][color=](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color=][color=](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color=][color=](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color=][color=](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color=][color=](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color=][color=](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color=][color=](二十)肋胁痛:火串[color=][color=](二十一)胁下痛:三重[color=][color=](二十二)胸胁痛:下都[color=][color=]十二.腰背痛[color=][color=](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color=][color=]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color=][color=](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color=][color=](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color=][color=](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color=][color=](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color=][color=](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color=][color=](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color=][color=](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color=][color=](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color=][color=](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color=][color=](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 下针即见效[color=][color=](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color=][color=](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color=][color=](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color=][color=](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 [color=][color=](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color=][color=](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color=][color=](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color=][color=](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color=][color=](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color=][color=](二十一)背痛:火散 (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color=][color=](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 (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color=] [color=](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 (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color=][color=]第三章 脏腑疾病[color=][color=]十三.心脏疾病[color=][color=](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color=][color=]天地人士(心跳过速)[color=][color=](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color=][color=](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color=][color=](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color=][color=](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color=][color=](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color=][color=](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color=][color=](八)心惊:胆穴[color=][color=](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color=][color=](十)心下胀:心门;通关 、通山[color=][color=](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color=][color=](十二)心肌炎:心门[color=][color=](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color=][color=]十四.肺脏疾病[color=][color=](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color=][color=](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color=][color=](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color=][color=](四)肺瘤:四花中[color=][color=](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color=][color=](六)支气管炎:小间[color=][color=](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color=][color=](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color=][color=](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color=][color=](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color=][color=]十五.肝胆疾病[color=][color=](一)肝火旺:木穴;木炎[color=][color=](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color=][color=](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color=][color=](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color=][color=](五)肝弱:富顶[color=][color=](六)口苦睡不着:木炎[color=][color=](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color=][color=](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color=][color=](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color=][color=](十)胆病:木斗;木留 [color=][color=](十一)胆结石:木枝 (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color=][color=]十六.脾胃疾病[color=][color=](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color=][color=](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color=][color=](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color=][color=](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color=][color=](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color=](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color=]十七.肾、膀胱病[color=](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 十八.大小肠病(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二)肠痛:灵骨;四花里[color=](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四)肠风下血:中白(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六)大便脱肛:其门(七)顽固性便秘:其门(八)便秘:火串(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

(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

(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

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

民国·赵缉庵著 赵玉青、赵寿毛整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代山西名医赵缉庵先生遗著,以《针灸要诀》,《按摩十法》,《针灸经学图表》,《针灸验案》四卷合编而成。其中主要介绍了作者多年临证治疗的经验,例如针灸补泻手诀,注痛诀,摸,推,剁,敲,拿,广,抖,伸,活,意按摩十法,十四经穴名,别名,出入交会,针刺深浅,艾灸壮数,部位取法,疾病主治,以及各类验案等,并附针灸手法和经穴图多幅。书中对于理论的阐述和理论的总结都有独到之处,是学习和研究针灸按摩的参考书。

自序

余自幼钻研中医学术,攻读《内经》、《难经》、《甲乙经》、《伤寒》、《金匮》等医籍,兼学本草、方药,以及历代各医家学说,积数十年医治经验,进一步得解针灸真诀,曾于民国十三年癸亥著述《针灸传真》书八卷,与孙、王二君共同研究合作出版,在我县石印局排印,已为各省医界所共赏,然排印成套亦只数百,未半载即售尽,且出版仓卒,内多未尽之义,久欲再为补著,却无暇顾及。庚午秋又本数十年心得经验,著成《针灸要诀》一卷、《按摩十法》一卷、《针灸图表》一卷、针灸验案》一卷,合成四卷。书内所列进针诀、退针诀、行针诀、补泻诀、注痛诀等种种手法,均经自己亲身实践后,行之有效,才敢标题立论,详为说法,只求一目了然,为文不厌浅俗,且又于各经图表外,另绘着色总分各图,务求详明,俾学者易于识别,期望济世活人之针灸学术发扬光大,造福人类。是否可观,愿就正于针灸学术者再为之斧正焉。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山西雁门缉庵赵熙序于并垣客次

凡例

一、是书所列针式,除外科所用各针外,粗细长短,分为十一种。每种针式下必注明针形若何,何病使用,从《内经》九针样式变通而出,只求使用便利,不必拘泥古式。

一、是书所言进针诀、退针诀、行针诀、补泻二十三诀、注痛十一诀、预防折针诀、速救折针诀、挽救晕针诀,以及出血减痛诀、燃艾灸治诀等种种手法,皆从《内经》及历代名医针灸书内揭出,并标题立论,为他书所未有。所列各诀,是在实际治疗中,行之有效者。

一、是书所言艾火温度,人身红白细胞增量,从日本原次免太郎灸治书内择出,以证明燃艾灸治之利益。

一、是书系实验学问,篇幅虽短,所言皆手法要诀,解释务求详明,已说不妨再说,语论浅俗,不厌重复。

一、是书所附表图,务求简便详明。表按十四经穴名、别名、出入交会、浅深分寸、灸数、呼吸、以及部位、取法、主治,无不分栏界格,注解明白,俾学者一览而知。至人身经络穴道,除各经按常式分绘外,又绘总分各图,酌加五彩(由于印刷原因,本书未加彩图),较之古书图式尤为精详。

第一卷 针灸要诀

一、针式总论及图解(图略,下同)

《内经》所用九针,一曰鑱针,二曰圆针,三曰鍉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圆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其用法不同,而长短粗细亦各别。然其治疗疾病之意,不外取气、取血、取痛、取痹,或用以通关过节,或用以攻邪散结。然当时开化未久,用物简单,一切工匠制造,多未发明,故治疗可以师古意,而针式宜用新制造。如古人以砭石代针,用以出血,泻头部诸热,其法可谓便矣。然砭石之使用,不若棱针之精妙,盖砭石易致损坏,手法较拙者,必有伤筋伤络之患,故后世多以三棱针代之。三棱针取马啣铁制成,棱而有锋,非惟携带便利,且沿皮穿刺,出血较易,既可免疼痛之患,又可无损伤之虞,此较古为优者一也。铍针主取痈脓,圆利针主取痛痹,锋针主取痈热出血,此样针,皆为痈疽脓血而设。现在外科针刀,无器不备,且制造精良,取用便利,此较为优者二也。针学创于中国,而制针工艺亦应改进。现在制造金银各针,以日本为最精,其所制毫针、长针、大针、圆针,皆仿我国《内经》九针样式,有长者,有细者。有粗者,银合铜铸,金用开金。其针柄则或铁、或银、或金不等,其柄形则为圆棱亦异,针丝细而且硬,上下均匀,搓转便利,此较古为优者三也。故吾谓凡用针刺者,不必泥用古时九针,而古时九针所主治,除外科所用各针外,其余取气取血,消结散邪,及取一切深邪远痹应用诸针,皆可按古意变通其式,但求使用便利,不必泥古执一。今将吾采用各样针式提供针家备用。针之长短粗细分寸,列表如下:

1、毫针二种

图1:此样针细如毫发,故曰毫针,能针三百六十五穴,主取寒热痛痹,长一寸六分,刺手足腹背头面平常各穴使用。

图2:此样针长七八分,刺小儿及百会穴,深二三分者使用。

2、细针四种

图3:此样针较毫针略粗,细如猪鬃,故曰细针,长三寸,刺深邪远痹,关节火气,及腹中块邪、环跳穴使用。

图4:此样针长二寸半,刺腿臂深邪,及腹部癥瘕使用。

图5:此样针长一寸六分,与毫针主治用途无别。

图6:此样针长七八分,刺穴深三四分者使用。

3、粗针三种

图7:此样针较细针又粗,形如龙须草茎,故曰粗针,长三寸,刺壮士肥人,深邪坚块使用。

图8:此样针长二寸,刺壮士腿臂、腹部诸穴使用。

图9:此样针长一寸,刺壮士肥人腿臂、手足部诸穴使用。

4、三棱针二种

此样针以马啣铁制成,三面有棱锋,故曰棱针,针尖要锐,锐则容易入穴,针腰要粗,粗则张大穴眼,刺浅血易出,长一寸五分,刺手足十二井穴,及头上五行泻血使用。

图11:此样针长二寸半,刺牙床深处,及舌下金津、玉液出血使用。

以上行针,共分九样,均用金质造成。

九样针,长短分寸粗细,各取适用,刺浅刺深不一,刺近刺远有殊,且人之肥瘦壮弱,皮肤之厚薄粗细,块邪之坚软大小,尤有区别,在医者临症时审察,按病分刺,用粗用细,用长用短,择宜而施,未可拘泥。

三棱针,市上多有出售者,但恐不是马啣铁制成,盖马为火畜,马啣铁受气已久,毒汁消减,故制造三棱针,以马啣铁为最良。

二、进退针手势图解

(一)毫针进针手势图解

以右手大指持针柄,以左手食指、中指按穴肉,将针锋插人食指、中指两缝间,徐徐搓转而入,用平补平泻法。若系补针,则候病人呼气将尽时,而吾方纳针,若系泻针,则候病人吸气将尽时,而吾方纳针。至左手大指,必须抵定持针柄之右手心,则左手两指,紧按穴肉而侠针腰,右手两指,紧握针柄。所谓手如握虎,势若擒龙,非惟一气,易于进穴,且病者动而针不动,可免意外危险。

(二)毫针退针手势图解

用针补泻后,法应出针,仍如前图之手势,徐徐搓转而出,亦用平补平泻。若系补针,则候病人吸气时而吾方出针,出针后,则急以手指揉闭穴眼,不使气泄。若系泻针,则候病人呼气时,而吾方出针,并摇转,使针孔撑大,邪气尽出。针头出穴后,迟数分钟许,始揉闭穴眼,以防中风。

(三)细针进针手势图解

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护针身。以左手拇指、食指紧压穴上,协助右手搓压进穴。施行各种手法后,徐徐搓转出针。

(四)粗针短针进针手势图解

以右手持针柄,左手拇指压在穴上,先切后重压,右手拇指同时用劲压推,搓针入穴,重心在拇指,快速进针后,施行各种手法,手法毕,搓转出针。

三、针刺方向图解

(一)直刺法

此法是针柄、针身、针尖直入直出,由进针到退针方向不变。

(二)斜刺法

此法是进针保持一定深浅度,防止伤及内脏及血管。

(三〕卧刺法

此法沿穴串刺,是沿皮浅刺,可单刺一穴,亦可一针串数穴,适用于眼区周围及头部、胸胁部、背部。

(四)点刺法

此法持短针轻微反手一点,是快速浅刺,如蜻蜒点水,适用于小儿及体弱者。

以上针刺方向须医者因人、因症、因部位灵活掌握。

四、补泻手诀

行针补泻,曾在《针灸传真》书内,约已著述详明。然其法散见于各篇之内,学者每嫌眉目不清,苦难搜寻,兹将补法九诀,泻法十诀、平补平泻四诀各为标题立名,注明是何理由,如何用法,使学者顾名思义,按法演习,果能手法精炼,则补泻自无遗义矣。

(一)补前按摩(补法第一诀)

未施补泻进针前,则用按摩手法,以开启活动其气,使经易于补足。《内经》云,“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又云;“按摩勿释。”即补前之按摩法也。至于如何手法,详于《按摩十法》内。兹不多赘。

(二)随气搓转行九阳数(补法第二诀)

随阴阳经络之气道而搓转针柄,行九阳数。九阳数者,九次一停,每补顺行九次,九九八十一数而毕,则阳数尽也。不已者,再续为行针。《内经》云:“随而济之,恶得无实”。此法最为补针多施之术,无论如何虚病,必用此诀。

(三)慢提紧按(补法第三诀)

人之皮肤肌肉约分三部,初入三分为天部,再入三分为人部,又深入三分为地部。卫气即在天部,慢提则下气不至上泄,紧按则上气填入下部,所谓“从卫取气”。益入营分也。此法亦补针最要之着,但必须施于搓转之后。

(四)退圆进方(补法第四诀)

补针入穴,要求添津益气,补针上提,要防损津失气。提针要直,直则针孔无隙,下气不至上泄,故曰退圆。进针要方,方则气填四周、上部益入下部,故曰进方。此诀是《内经》古法,于施行提按手法时,最宜留神注意。

(五)入多出少(补法第五诀,又名三进一退)

入多出少,则三进一退之法。提针一次,按针三次,如将针提上天部,即将针柄连按三手,从天部按入人部,从人部按入地部,务使上气益入下气。此亦《内经》古法也。

(六)青龙摆尾(补法第六诀)

青龙摆尾者,卧倒针头,如龙前行,一左一右,摆动其尾,此法凡遇顽麻冷痹,滞着一处不行者,即将入穴针柄拨倒,使针头直朝病所,一左一右,慢慢拔动九次,如扶船舵,舵柄紧持不移,而舵头之入水者,摆动不已。此诀多用于病患就近处取穴者,用以补之。

(七)苍龟探穴(补法第七诀)

苍龟探穴,仍是入多出少之意,进针落穴搓转补气后,将针头板倒,向左深按攒剔一手,使气达入左边一次,又使气达入右边一次,有如苍龟入土之状,故曰苍龟探穴。

(八)呼尽内针候吸引针(补法第八诀)

《内经》云:“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盖言乘病人呼气已尽之时而吾方进针。进针后,静待气至,留针久而经气实,则病自复,故而愈矣。《内经》又曰;“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是言当病人吸气之时,而吾方出针,不使针下正气随呼泄出针穴外。气在穴内,故曰各在其处也。正气不随针孔喷出,则大气留止,神气自存。

(九)退针用直急闭穴门(补法第九诀)

退针时紧持针柄,徐徐搓转而出,勿使针头左右摇摆,不致真气从针孔泄出,则神气留矣。至针后,针孔虽小,急将针孔用指揉转紧闭,谨防气从孔出。

(十)泻前按摩及泻时按摩(泻法第一诀)

泻前按摩,与补前按摩,同一活动气血之意,果能照下卷《按摩十法》所列按摩诸法,择术而施,则未用针而气已流通,入穴后自易泻邪,进针后,邪气缠绕针头,搓转不动时,尤必赖有按摩各法,即下卷《按摩十法》中所言之摸、推、敲、剁、伸,抖、拿、活、广、意十法也。不必尽施,在医者择宜检用。

(十一)迎气搓转行六阴数(泻法第二诀)

迎阴阳经络之气道,而逆行转针,行六阴数,曰泻法。六阴数者,转针六手一停。每泻必行六次,六六三十六数而毕。不已者,再续为行针。《内经》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气至者谷气至也。谷气不至,无妨再泻,即二次、三次均可。总以邪退正来为目的。《内经》又曰:“迎而夺之,无得无虚”。

(十二)紧提慢按(泻法第三诀)

《内经》曰:“从营置气”。即紧提慢按之意也。从营取气,置到卫部,即使地部之气,泄出天部也。紧提则下气上出。慢按则上邪不至下入,此种手法,与补法适成反比例。然此法亦是搓转略松后,始能提按便利。

(十三)退方进圆(泻法第四诀)

持针出入进退,或使提插手法时,进针要直,直则上邪不至入下,故曰进圆。退针要方,方则下邪随针孔泄出,故曰退方。

(十四)出多入少(泻法第五诀,又名三退一进法)

出多入少,即三退一进之意,按针一次,提针三次。如将针头插入地部,即将针柄连提三次,从地部提到人部,又从人部提到天部。务使下气提出上部,则邪自泄出。

(十五)白虎摇头(泻法第六诀)

进针入穴后,穴下邪气壅聚,则将针柄不住前后左右摇转,使针孔撑大,则下邪当随针孔泄出,故曰白虎摇头。此法与青龙摆尾之用针不同,青龙摆尾,是以针头拔气,而针柄不教摇转。白虎摇头。是以针柄摇大针孔,而上下皆摇转。

(十六)吸气内针呼尽出针(泻法第七诀)

《内经》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又曰:“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是言乘病人吸气时,而吾方纳针刺穴,不使针与气逆,又乘病人吸气时而搓转针柄,以行泻法,则邪易出而谷气自来。又曰;“呼尽出针”。是乘病人呼气时而吾始出针,则邪随呼气而泄,自无留患矣。

(十七)摇针出穴暂不闭门(泻法第八诀)

针松邪退,法应出针,然穴下余邪未能不留些许,故于出针时,用摇转手法,务使针孔撑大,下邪随针孔泄出。则内邪净矣。且摇针出穴后,不可骤闭穴门,遏邪在内,必迟几分钟或十余分钟许,始用指揉闭穴眼。

(十八)泻气泻血同时并施(泻法第九诀)

泻法有单泻气,单泻血之分,又有气血并泻之法。气血并泻者,如霍乱、斑疹、小儿麻痘,及一切疮疽火邪,毒血壅滞不通之病,先以棱针泻其血,以泄毒汁,又以金针按照手法,再泻各经之邪气,此即气血并泻法也。

(十九)泻后按摩(泻法第十诀)

邪退出针,经穴下余邪未尽,或胀满,或抽痛,病人甚为难受,即用按摩术以宣散其气。如针腹上两章门,邪盛者,于出针后,小腹觉胀觉痛,此因邪气泻下一时未能邃从窍道泄出,故壅滞不通。医者于患者小腹各穴,或腿部三阴交,实行摸、推、敲、剁按摩法,则邪自从经道出矣。此亦泻后之最要诀也。补法则不多用。

(二十)搓转均匀(平补平泻第一诀)

搓转均匀,即搓转针柄时,不多不少,一生一成。如针柄左转为补,则针柄右转为泻,针头向上为补,则针头向下为泻。此法非惟针柄左右搓转要均匀,即针头向上向下,亦要均匀,无偏轻偏重之手法,即搓转均匀也。

(二十一)子午捣臼(平补平泻第二诀)

子午捣臼者,持针一提一插,如人捣臼之状,提针用三分力,插针亦用三分力,提插均平,无或浅或深之弊。此法最能活动穴下之气,运气催气,其效甚大。至捣臼时,一上一下,手指颤动,又名为赤凤迎源法。

(二十二)直进直退(平补平泻第三诀)

进针要直,直则上气不至入下。退针要直,直则下气不至泄上。非惟初进针后,出针法也宜如此,即使提插手法时亦要一上一下,提按均匀,此皆又补又泻,活动经穴气道之法也。

〔二十三)先补后泻、先泻后补(平补平泻第四诀)

病有先补正气,后泻邪气,又有先泻邪气,后补正气之法。在审病者正气多少,邪气轻重,以为或先补或后泻之的。一补一泻,即一损一益之法,法无一定,择宜而施。邪轻而正太虚者,用补多泻少法;邪重而正不至太虚者用泻多补少法。

五、注痛十一诀

金针治病,取效最捷,胜于药料。然有病而不肯就针者、畏痛故也。一则因医者针粗器钝,二则因行针手法不良,此注痛法不得不讲也。今将未针前、出针后、及进针时、注痛之十一诀,分列如下:

(一)未进针前注痛第一诀(按摩

已知病在何经,应刺何穴,尚未持针着穴,而先施按摩爪切者,曰未进针前注痛法。

针未入穴,病者邪盛气郁,预忧其痛,医者先施按摩诸术,就所取阴阳经络,上下左右,着力按摩,或摸、或敲、或剁、或广意,或伸活,或抖拿,按照《按摩十法》书内手术,择宜而施,务使经络活动,气血流通,则痛自减轻。

(二)未进针前注痛第二诀(爪切)

无论所针何穴,先将病者穴内之肉用指甲从皮部着力爪切、以成四形深印,使穴边气血荡开,消毒后以针锋对正爪印刺入,即用医者左手食指中指,着力紧紧按定穴边上下之肉,再搓转针柄,自能减痛。

(三)进针时注痛第一诀(平补平泻手法均匀)

已经持针刺穴,用指搓转而入,施种种注痛方法,曰进针时之注痛法。

人身气血,本自均匀,偏胜则为痛,故进针,以右手大指食指,紧握针柄,徐徐搓转而入,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务要按生成数行法。生成数者,即平补平泻,不多不少,向上如是,向下亦如是,向左如是,向右亦如是,穴下气血均平,痛自减免。

(四)进针时注痛第二诀(调匀呼吸)

进针时病者或坐或卧,先令调匀呼吸,勿使言语,勿使动摇,徐徐搓转针柄,或快速进针,按法刺入,若病者稍觉疼痛时,即令吸气三口,痛自减。

(五)进针时注痛第三诀(循经按摩

进针时、病者穴下邪盛气结,抵针难入,疼痛较甚,医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紧挟针腰以右手中指摸泻是经上下之穴。如所针是任脉中脘穴,滞针抵针,不易搓入,即用右手中指或大指、摸推下脘、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则针较松,而痛亦大减。

(六)进针时注痛第四诀(紧按)

《难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盖言持针虽系右手,而按穴起落止病,则多资左手。经络顺逆,气道上下不同,则按穴之食指、中指,何指重、何指轻亦异,如所针泻是足阳明天枢穴,其气由上而下,转针时稍觉疼痛,则将在上按穴之指,加力紧按,则痛自减。如所针是足少阴肓俞穴,其气由下而上,转针时,稍觉疼痛,则将在针下按穴之指,加力紧按,则痛亦减。

(七)行针时注痛第一诀(循经按摩

针已入穴,浅深亦足,行手法补泻时,用种种注痛法,曰行针时之注痛法。

针入穴后、穴下邪盛气郁,行针时,病者抽痛难忍,医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紧挟针腰,以右手中指、大指,摸推所针之经穴,按气道顺逆,于所针是经上下各穴,着力先施按摩手法,则经气流通,痛必减轻。

(八)行针时注痛第二诀(分部行泻)

行针时邪气太盛,搓转不便,强行手法,非惟疼痛难忍,又有折针之患,故宜用分部行泻法。先将针提出天部,深三分以泻天部之邪,天部略松,再入三分,以泻人部之邪,人部又松,然后再入三分,以泻地部之邪,先浅后深,渐次行针,痛减轻。

(九)行针时注痛第三诀(针远穴以通气)

进针落穴后,手搓针柄,推之不动,转之不移,遍施按摩诸法无效者,是气血壅聚已极。强行针,则疼痛难忍,最好是先取是经远处之穴而针泻之,远邪退出,则近邪自轻。如针腹上肝经之章门穴,而壅滞不动,则从腿上取三阴交而先泻之,下穴气松,则上穴之邪亦减,自便于搓转矣。一次不开,可针两穴,务使行针无滞,疼痛减轻。

(十)出针时注痛诀(搓转均匀)

邪尽正足,徐徐搓转出针,仍如进针时之手势,曰出针时注痛法。

邪退法尽,自应出针,然出针时,仍以左手两指按定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仍按生成数行法,手法均匀,进针固宜缓,出针亦要缓,盖出针急,则带穴肉,易致疼痛,不过补针要直出,泻针要摇转而出,稍有不同。

(十一)出针后注痛诀(按摩针穴)

针已出穴,邪尚留聚,用按摩针穴消除者,曰出针后注痛法。

出针后、邪气由上移下,或由下移上,余邪未尽,或所泻邪气,从腹上流注腹下,从腹部流注腿部,气聚邪壅,一时未能遽出,稍觉疼痛,则急按所针上下经络、气道顺逆,就疼痛各穴处,着力用指施行按摩诸术,则余邪出而痛自止,且甚有针泻脐上旁开章门穴,出针后腹上不痛,而小腹下部竟觉大痛者,遍施摸、推、敲、剁按摩法,终莫能止,可急从腿部两三阴交穴上再为针泻,则邪去痛止。

以上注痛诸法,泻针多于补针,盖补针虽用按摩,然行针时,无邪气壅塞之忧,出针后,无余邪流注之痛,且更无推不动、转不移之患,故补针注痛法,除进针出针与泻针相同外,余皆无疼痛之虑。至于三棱针注痛法,详出血针四手诀内,兹不多赘。

六、出血针减痛四手诀

出血针,多以三棱有锋者刺穴,故手法笨拙,无不畏其痛而避其锋,往往有宁病勿刺之人,而小儿尤甚。其实刺之痛不痛,不在棱针之粗细,而在手法之巧拙,今试将历年刺穴不痛之经验,列四种手法如下:

(一)捆绑截敛之手诀

刺手上十二井穴,先将患者衣袖退上,以医者两手叉定病者之臂,着力紧紧敛下,其气血由肘间渐收敛至手腕而止,即用带缠绕手腕数周,加力捆紧,务使臂上气血,集注手上,且觉麻木。

(二)爪切限定针锋之手诀

以医者右手大指甲爪切病者手上各穴,如刺手大指少商,使穴边气血荡开宣散,又以医者大指食指,紧握棱针,两指甲限切针锋一分或二分,对正穴内爪印,以为刺之浅深。

(三)圈指紧握之手诀

以医者左手大指、食指,圈定病者所刺之指,起初未刺前,不用着力,至令病者咳嗽进针时,急入急出,有似电闪,医者速将左手大指食指作圈者,加力紧紧握定,刺穴者是右手两指,而用力者却是左手两指,如是则血易出而痛亦减,此理最为明显。盖凡吾人碰伤打伤手指时,即自将所伤之指,塞入口内,用牙紧紧咬定,痛则较轻。此系截定血络,不遽传送之故也。刺一指如此,刺十指亦如此,刺足上十二井穴亦莫不如此。

(四)切定血络不使传送之手诀

刺头上各穴,及腿上委中,足上涌泉、然骨等穴,不能照第三圈指紧握者,即于所刺之穴,用医者左手大指、食指、中指摄起穴肉,沿皮穿刺,急以左手大指、食指深切穴边之血络,辫明阴阳上下,血气来源,如所刺是颐上大迎穴,其气由上而下,即用指甲深切穴上之络,距离不过一寸,或七八分,使气不至遽然下行,则痛自然减轻。

七、刺头上五行各穴出血之经验

《内经》云:“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盖手足六阳之经络,无不上头,故凡头晕、头痛、眼眩、眼痛、耳鸣、耳痛、面肿、面痛,及一切火邪上冲头面之症,无不于五行内,各择二三穴,刺出其血,轻者每行各针一穴,重者每行各刺二穴、或三穴,未有不当觉轻减者。如:

上星、神庭、百会,督脉穴也。

两头维、两颊车、两四白、两地仓、两大迎,足阳明穴也。

两迎香、两禾髎,手阳明穴也。

两丝竹空、两角孙、两耳门,手太阳穴也。

两临泣、两阳白、两目窗、两童子髎,足少阳穴也。

两天容、两颧髎、两听宫,手太阳穴也。

两攒竹、两曲差、两五处、两承光,足太阳穴也。

头上共合五行,每行各举数穴,以为取血泻邪之用,不必尽刺齐取,但以病情轻重为断。然又皆系面前易寻之穴,若在发际内者,不易寻取,妇人尤甚,以其发厚故也。吾每遇头眩晕各症,独取攒竹两穴,瞳子髎两穴,上星一穴,共五穴,刺出其血如豆许,无不当觉轻减。病重者,亦不过于每行各择一二穴刺之,皆能应手取效,刺眼疾亦然。至头顶百会一穴,凡遇晕痛、昏厥等症,取效尤捷。昔唐高宗得眩症,甄权以棱针出血如大豆许,立已。可见其功效之大。但取血用针,必须沿皮斜卧穿刺,不可直下过深,深则内漏成疮,并有他种危险,诸穴皆然,百会尤甚。

八、刺手足十二井穴及臂腿舌鼻牙床出血之效验

手十二井穴,市医皆知出血,而两足十二井穴,刺者颇少。其实刺两手井穴出血,是通手三阳、手三阴气血,而足三阳、足三阴之气血,尚未尽通。《内经》云:“必尽刺其血络而后已”。夫尽刺血络之病,必是霍乱、四厥,及一切大热昏迷、不省人事之症。十二经无不受邪,故非尽取十二经之血络,刺出其血不可。刺手不刺足,犹是泄其半邪,而脏腑气未能尽通也。故必按图取穴,辨别阴阳,各出血如豆许而后已。其它如臂上尺泽穴出血,以泄肺邪,曲泽穴出血,以泄心包络邪;腿上委中出血,以泄膀胱邪;足上然骨出血,以泄肾邪;鼻孔搓磨出血,以泄督邪,而治喉痛;舌下左右刺金津玉液出血,以泄心经之邪,而治舌上肿痛各症;牙床出血、以泻胃与大肠之邪,而治牙床肿痛诸症。出血针虽不仅此三十余穴,已能应用无穷。余常刺此所举各穴,无不应手取效,虽病情重大,未能立即全愈,而一经出血,无不当见轻减,可见出血针为治疗各适应症最捷最便之方法,医者万勿忽视。(臂上及腿腘出血一定要摄起穴肉针刺,防止血管内漏)。

九、刺穴浅深不必拘泥《铜人》、《素注》之分寸

针家刺穴浅深,多遵《铜人》、《素注》,其言分言寸,最为详明,过之不及,皆为违背经旨。其实人之大小肥瘦不等,皮肤肌肉之厚薄有异,未可一例而施也。且《铜人》、《素注》分寸不一,如肺之云门穴,《铜人》针三分,《素注》针七分。胃之大巨穴,《铜人》针五分,《素注》针八分。小肠之肩中俞穴,《铜人》针三分,《素注》针六分。肾之气穴、大赫两穴,《铜人》各针三分,《素注》各针一寸。肝之中封穴,《铜人》针四分,《素注》针一寸半,其他《指微》、《活人》、《甲乙》、《千金》、《明堂》诸书,所引分寸,又与《铜人》、《素注》不同。可见分寸不必拘泥古人,不过略示规矩,取宁浅勿深之意,亦是各本心得经验而出此分寸之例,非此无分寸也。在医者审察病者肥瘦厚薄,又必切知在背、在腹、在腿臂、在手足。当脊及脊旁开寸半,脏腑俞穴宜浅刺。脊之旁开三寸各穴,宜略深,不宜太深。腹上在肋骨间各穴、宜浅刺、宜卧针刺,不宜直刺,腹上正中及旁开一寸二寸者宜深刺。但有一定角度。腿上各穴宜略深。手足上各穴宜浅刺。法无一定,在视其肌肉厚薄,穴气之浅深,以为进退,不必尽泥书,亦不敢尽离书。余尝按《铜人》《素注》分寸,针刺腹上各穴,而针下竟不得气,深入几分始得气。得气者,针下紧,搓转滞针,病人言抽痛是也。故刺穴以探得邪气为适当,不得气者,不合分寸也。又尝刺一体貌肥壮妇人,其病是寒邪结聚脐上,其腹则肥大高厚,异于常人,因取下脘一穴而针泻之,按古书宜刺八分,深入寸二分,尚无知觉,直至一寸五、六分,始觉气紧抽痛,可见拘泥成法,未能收效,要灵活应用。

十、泻气泻血以十二经气血多少为标准

六经气血多少,在《传真》书内已经注明,然犹有未尽义焉。盖行针意在泻气,血亦随行,而气之行较血为多。出血针意在泻血,气亦随出,而血之出较气为多,故无论以金针泻气,以棱针出血,总要先知十二经气血多少,以为泻气泻血之准。如心、肺、脾、肾、三焦、胆六经,少血多气之经也。肝、包络、小肠、膀胱四经,多血少气之经也。胃与大肠两经,多血又多气之经也。多血多气者,多泻气可,多泻血亦可。用行针则于六阴数施毕,不妨再施三施。出血针则刺之较深,取血较多,刺毕不妨再刺。多血少气者,多取血不为害,而泻气则不可太多。少血多气者,多泻气无甚损,而出血则不宜过多。余尝见一医士,刺一妇人尺泽穴,出血多至半茶碗许,致该妇面色发白,嗽不已者半年。可见取气取血,要有一定标准,过甚则为害。然此亦就常道而言,若邪气塞满经络,毒血壅聚太盛,多泻气多出血均为有益无损,今将十二经络多气多血,及多气少血,多血少气者,分列如下:

多气多血:胃,大肠;

多血少气:肝、包络、小肠、膀胱;

多气少血:心、肺、脾、肾、胆、三焦;

十二经气血多少,其说出于《内经》,失血之多少,固能剖解而知,而气之多少,绝难剖解而得也。盖人死则气散,何由得知多少,此非深明气化者,不能说出。现在德美医院,及日本各医士,研究我国针学最力,然不从岐黄书内讨论,恐难得其奥义。

十一、晕针挽救诀

晕针之现象不一,有进针后,略施泻法数手,而见晕针者;有手术将尽,针未离穴,而骤至晕针者,又有出针后,未过片刻,而随后晕针者。其时,或先恶心发呕,或先头晕眼眩,甚或面色突然发黄白,吐出食物,手足厥冷,仆地卧倒,气若将绝者,此其故,盖因正气不足,邪气已尽,脉络空虚,胃气未来,且邪气将尽时,脉内已觉空虚,正本不足,而泻邪时,又稍为损正,故现此危险病状。还有因病人过度情绪紧张,怯惧太过,亦致晕针。然晕针虽危险可惧,而邪退时始有此等状态,邪盛时不至晕针,故晕针为病愈吉兆,病者不可惊慌,欲挽救此危机有六手诀:

(一)无论所针何穴,针在穴内,不可将针拔出,防止气再从针眼泄出,迟片时自愈,或用穴内原针,略补数手亦可。

(二)病者晕倒时,急用手切住病者人中穴重按,待口鼻回气,与以热汤饮之,则立苏。(糖水饮半杯,效果更好)

(三)急取病者腿上胃经三里穴,按九阳数补气,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谷气增,经络自实,晕病立愈。或补百会、人中、气海等穴,均能收效。

(四)晕病不至太重,无须用针补气者,急用两手大指中指,在病者腿上三里,臂上曲池,手上合谷,腹上气海,或摸或推,以按摩法,补其胃经、大肠,及生气之根,则正气自回而晕病愈。

(五)或用麝艾燃灸足三里、合谷、曲池、气海等穴,亦能使正气同转。

(六)病者晕针后,针在穴内,尚未起出,俟正气回转后再徐徐搓转出针,然出针宜照法直线提出,不可旁摇撑孔,致泄正气,且出针后,宜急闭穴门,不可再泻,如病未愈,隔日针之。(必须察脉观色,谨慎施针,预防晕针。)

十二、预防折针诀

针细易折,邪盛尤易折,前所列进针退针手势图解,及行针注痛诸手诀,虽为易于进穴,又为止痛而设,而预防折针之意,亦兼含在内。盖以左手食指、中指,并紧按穴,挟定针腰,是挟护针之下腰,而上腰则仍赖持针之右手。持针右手五指,除食指、大指,搓转针柄外,而中指无名指,又紧护针之上腰,且左手大指,抵定转针之右手心,针虽细竟成一直线,两手并用,一气贯注,无论病者如何动摇,吾针不动,此预防折针之第一诀也。

针入穴后,邪气坚凝团结,抵针滞针,穴下如有物缠绕,强行搓转,必致折针,前所论注痛手诀内,或施按摩,或针远穴,为注痛设者,即为折针设也,穴下气血活动,则搓转无滞,而针柄自无折断之患,此预防折针之第二诀也。

折针速救诀:

针已折在穴内,无论是针腰断,针柄断,仍以左手两指,加力紧紧按定穴边之肉,将断针露头处,迅速屈成挠钩形,则针丝不至被穴下邪气吸裹,然后徐徐摇转而出,再换他针刺之。或用磁石迅速吸针出穴。

针前详细认真检查针器,慎之于始;行针时发现滞针缠针,推之不动、转之不移,不可强转针,预防折针。并用按摩诸法,通经活络,帮助输通气道。

十三、消针毒法

金针虽不生锈,然病者秽气毒血,多在穴下,一经针刺,则必污染,且人之病患不同,疥癣、花柳、伤寒、疮疽、瘟疫等症,最易传染。若不将针上毒垢消除,难免以此传彼之患。故每针一穴,则宜换针,每针一人则宜洗针消毒。用消毒药水将污垢洗尽,再用消毒药棉将针擦明,最后以酒精(75%)泡半小时,用干酒精棉球擦干,贮藏针于消毒后之玻璃管内(管底亦放置消毒干棉球以护针尖),封好管口备用。

至于三棱针以铁制成,最易生锈,尤宜经常擦磨,可蒸可煮,可以药水浸泡洗垢,用75%之酒精泡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干,放入针管内备用。

十四、针刺禁忌

(一)刺禁:

《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膏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注:心下隔上为肓,心为父,肺为母,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肺三日死。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谓背脊五椎旁为心俞,七椎旁为膈俞,心之下为心包络,自五推之下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故曰七节之旁有小心焉。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一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嗽;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附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注:跗上,足面上也,脉是冲阳穴。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注:溜脉者,与目流通之脉也。

“刺头,中脑户,入脑者死;

注:脑户,督脉经穴,在枕骨上,通脑髓。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注:舌下为廉泉,系任脉经穴。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注:足下布络,足下各经之络,误刺其脉,则邪不得散而为肿。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注:郄中,足太阳膀胱委中穴也,下行于足,故误中其大脉令人仆而脱色。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注:气街,即气冲,胃经穴,在鼠鼷上一寸,误其脉,血不出而气并于中,则内结为肿,而在鼠鼷间矣。

“刺脊间,中髓为伛;

注,脊间为督脉经藏髓之道,误中之,故为伛。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注:乳上之穴,名乳中,其内为乳房,其下为乳根穴,刺乳上误中乳房则肿,下之乳根亦当有脓,自蚀成疮矣。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注,肺为华盖,缺盆为道,刺缺盆内陷,则肺气泄,而令人喘咳,缺盆在喉两旁横骨陷中,为手阳明,太阳脉。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注:鱼腹,即鱼际穴,刺太深而内陷,则为肿。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注:阴股,脾之脉也,误刺大脉而致血出不止者,脾气绝而死矣。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注:客主人,足少阳胆经穴,在耳上起骨,开口有孔,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刺之太深而内陷者,则交脉破决,故为漏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

注:膑,膝盖骨也,膝乃筋之会,液者,所以灌濡空窍者也,液脱则屈伸不利矣。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注:太阴肺,主行营卫,阴阳治节由之,出血过多,则营卫绝,故立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注: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肾虚而又刺之出血,则舌强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注:肺之中府,云门等穴,皆在膺中,误中之而陷,则为喘逆仰息。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注;肝经有阴包穴,治遗溺,脾经箕门穴,亦治遗溺,刺之而内陷其脉,则溺反不止矣。

“刺少腹,中膀胱,令人少腹满;

注:膀胱在小腹之内,误中之,故溺出而少腹满。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

注:腋下有肺经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肺脉横出腋下,故刺之而内陷其脉,则为咳也。

“刺腨肠内陷,为肿;

注:腨肠者,足鱼腹中之承筋穴,俗云腿肚,系足太阳膀胱经穴,深刺而内陷则为肿。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注:匡上即眼眶,陷骨即眶骨也。误中其脉,则目系绝,故为漏为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伸屈。

注;关节臂肘股膝骨节交际之机关处也。液出则筋膜渐干,无以养骨节,故皆不得伸屈。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二)五夺不可泻。《灵枢·五禁第六十一》:“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为五夺,皆不可泻。

(三)五逆不可刺:《灵枢·五禁第六十一》:”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血不),血(血不)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四)五禁不可刺:《灵枢·五禁第六十一》:“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

(五)无伤:《素问?刺要论篇第五十》:“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共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淅淅然寒栗。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腰疼;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烁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注:不去,不欲行动也。强不强,弱不弱,寒不寒,热不热,曰解(亻亦)病。解即懈之意。

(六)勿刺已刺所禁忌:《灵枢?终始第九》:“新内勿刺,已刺勿内(内,房事也);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己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

凡此十二所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

泆,乃销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七)六经气终不可刺:《素问?诊要经终篇第十六》:“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注: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额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其终时,眼戴上,背反折,而为瘈瘲之状,白色者,肺色也。太阳之气主卫外,气绝则绝汗出,而肺之真色见,人不得生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擐去掉扌)绝系,绝系一日半死矣,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注;足少阳胆经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目后,入耳中,上走耳前,故其终也耳聋,目(擐去掉扌)绝系,少阳主筋骨,故百节尽纵,色青白者,金木相克也。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注:足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交额中,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共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腹,属胃络脾故其终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黄色者,土色也,胃绝而脾色见。上下之经,亦皆盛而不行,无胃气以养经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注:足少阴肾经之脉,入腹,开窍于二阴,故其终也,腹胀闭塞而不通,肾主骨,齿为骨余,故齿长而垢,肾色黑,故面黑。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注:足太阴脾经之脉,循足大趾内侧出腨内,上阴股,入腹,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故其终时,腹胀而不得息,噫呕交作,上下不通,面黑而皮毛焦也。太阴之脉,从胃上注于心,即火生土之路也。噫为心病,脾绝而气逆于上,则为噫为呕,而面见心之赤色。若不上逆心,是土败而为肾水所乘,则上下不通,面现肾之黑色,且并见手太阴之气绝而皮毛焦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所败也。”

(八)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见《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九)五脏气绝不可刺:《灵枢?经脉第十》:“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注:肺经之荣在毛,合在皮,气绝而不荣,则皮毛焦,皮毛一焦,是皮节之津液去,而皮毛焦者,甚至爪枯毛折矣,毛折则毛先死,其死也必在丙丁之日,金被火克故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注:心主脉,又主血,气绝则血脉俱枯,毛色不泽,面色如漆染者,血先死,血死不能久生,其死也必于壬癸之日,火被水克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其肌肉,口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注:脾主肌肉,唇舌为肌肉之本,故脾气不荣,则肌肉软,其舌萎,其人中满,其唇反,唇反而肉先死矣。其死也必于甲乙日,土被木克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注:肾主骨,其脉行于冬而濡骨髓,惟肾气绝,则骨枯肉脱,齿槁发焦,而骨死矣。其死也必于戊己之日,水被土克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注:肝之合在筋,其筋下聚于阴器,而上络于舌本,故气绝则筋急,引舌与卵,其筋已死矣,其死也必于庚辛之日,木被金克也。

“五脏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注:五脏精气皆聚于目,故脏气绝,则目系转而运,志生精,精脱则志死矣。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注:六经气绝,则阴阳相离,卫外之气脱,而绝汗出矣。绝汗者,汗出如油之谓也。

十五、论中国灸法起源及历代传为治病之要诀

灸法创于岐黄,读《内经?骨空论》一篇之内,凡当灸者二十九处,其散见于各篇内者,不胜枚举,曰熨、曰(火卒)、曰燔,皆火攻之意,故灸法与针术并用。《左传》成公十年,秦缓诊晋候之疾,曰:“在膏之上肓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达,针也,攻,灸也。言不以针刺艾灸也。《史记》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暴病,使子豹为五分之熨,熨两胁下,太子立苏,两胁下必章门穴,五脏精神所会,五分之熨即五分灸之意也。又《史记?仓公传》齐北宫司空命妇得疝气病,仓公为灸足厥阴而愈。足厥阴者,足厥阴肝经也,必是三毛中大敦穴。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唐孙真人亦云:“宦游吴蜀体上常带三两处灸伤”。盖以瘴疠潮湿之地,非灸无以却外邪。又《隋书?经籍志》所载针灸诸书,曰《针灸经》一卷、《曹氏灸经一卷》、《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雷氏灸经》一卷。我国灸法,盛行于古代,言针则寓灸,言灸则随针,故合称为针灸。秦汉以前此法大行,隋唐时尚有若干灸经风行于世,宋、元时期有《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等灸法专著。历代医家皆懂灸法,在其所著医书中提到灸法者甚多,不胜枚举。明、清以后,灸法专著不多,但在医药著作中提到灸法者不少,由壮数灸发展到用艾卷灸、药物灸。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高武著《针灸聚英》,针灸并用,保存国粹。故流传曰:“一针、二灸、三服药”。当今之时,对此自古灸治要法,有谁重视,因而《灵枢》玉版永寂无声!而东西各国,日以科学治疗方法,流传我国,取人之长,弥己之短,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吾侪有责,而我国之艾灸法,足以起死回生,保全人体健康者,反致一蹶不振,良可慨也!

十六、灸法经日本医士实验

我国灸法,在古代已占重要位置,自欧西科学发明后,凡种种治病方法,取重物质实验,而我国之艾灸法,视为无足轻重。其实古代医学,创造此法,亦从考查实际经验而来,非尽属诸想象者。后世针灸失传,致使火攻治疗方法,束诸高阁而不讲。夫《铜人》、《素注》所载灸法最多,曰一壮、曰三壮、曰五壮、曰七壮、曰九壮,曰二七壮、曰三七壮、曰多至二百壮,及千壮,并曰禁灸。同一经穴,何以此穴宜多灸,彼穴宜少灸,又何以此穴宜灸,彼穴不宜灸,此皆切有至理,非漫为是言者。燃艾发火,原有驱邪助阳却寒之功。究竟艾气从毛孔针眼传入皮肤血肉之内,对于营气如何,对于卫气又如何,犹待进一步研究。吾等研究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独医学如是也。尤怪者,本是我国旧学说,一经外国人批评,加以名词。则耳目新而声价顿高。如灸法治病已四千年,我国人不能实行试验,故致疑信参半。近年来德美医院,研究我国针学。日本各医士,又于研究针术外,考查我国灸法,连续施灸剃毛家兔,及海螟兽类,分别背部腹部,按艾柱点数,燃火灸治,有每一次之检查,有每小时之检查,又有每一星期或数星期、数十星期之检查,连续施灸后,即用科学方法,察得白血球增量若何,赤血球增量若何,嗜好细胞、淋巴细胞、色泽浸润又若何,既有施灸兽身之检查,又有施灸人身之检查。民国元年,日本樫田十次郎,著有《灸治论》,七年,越智真逸氏著《论灸治及于肾脏利尿之影响》;十五年,时枝董氏有《灸治实验的研究》;十六年,原次免太郎,于施灸后,考得血色素量与红血球之影响,十八年,又考得施灸后皮肤组织,及白血球之影响,结核动物与慢性膀胱加答儿之治愈法,同时又有青正皓,于施灸后,察得血球与血清之影响。此二十年来,经日本名医学博士,种种检查,切知艾火助热,有时较药水注射,功效尤大。且著有灸治专书,与针术并重,我国固有灸法,此后可昌明于世界矣。

此外,日本医士还测验艾火之温度及壮数多少。如:日本樫田、原田两博士,常取东京各处所产艾叶,用鸠卵或鸡卵大之艾绒,卷裹在寒暑表之水银槽外,于空气中周围燃烧之,约发64℃之热,若以风力助之,约达67℃。

又日本某医士云:“凡灸法、对红血球,及血色素量之影响,自来无人论定者。盖因灸之点数不多,而为短时间之检查,遽下判断,未能明显也。每灸必以二三千壮,或六七千壮为度,若仅灸数十壮,恐未能得当也”。按此考查论来,各经除禁灸各穴外,凡系背部腹部,我国《铜人》、《素注》所言灸三壮、灸七壮、灸九壮,即多至数百壮者,似嫌太少。余往往遇疾病宜灸者,不按古书壮数,或加倍或数倍,取效甚多,未见有害。

十七、艾灶高低广狭

《明堂下经》谓燃艾灸穴,艾炷底面,宜广三分,盖底宽三分,则热力易于传入,然底面宜宽,而炷形切不可太高,故古书所载艾炷之形,曰如雀粪、如麦粒,至大者,曰如枣核。日本针灸书亦有此说。盖艾火传热,全在底面着肉处,炷太高,则烟火上散而无益,故艾炷之高,亦不过二分三分或二分半。艾炷底约宽三分,其高或二分、或三分、或二分半均可。其形上尖下平,尖则易于燃火,平则易于着肉,且搓贵紧不宜松,燃以线香纸煤为适宜。

十八、隔物灸不如着肉灸

灸治法有隔姜片者,有隔蒜片者,又有隔纸灸者,其实灸以传热为目的,隔物灸治,热力不易传入,虽火未着肉,似能减痛,姜蒜热后也甚灼热,而着肉燃灸,亦无疼痛之患。(取艾底要掌握火候,要快速取去)盖针后行灸是气从针眼传入,不针而灸,是从毛窍传入,较之隔物灸功效尤大,且卧灸时医者病者互相注视,略有灼感则取去,亦何至有伤肉之患。

十九、已刺未刺皆可灸

出针后,未经揉闭穴眼,即用艾炷灸治者,曰针后行灸法,未用金针刺穴,择定何经何位,先以爪甲切印,烧艾灸治者,曰未针灸法。灸针后穴孔其效速,灸未针穴孔其效缓,从针传入者,少灸几壮则见效。从毛窍传入者,非多灸几壮不为功。也有医者将艾炷裹置针柄上,以火燃艾,令由针柄传热,针下有烫热痛感,毫针不宜,吾不用此法。

二十、三里灸

俗语云:“若要小儿安,三里常不干”。日本人亦云:“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曰:“无艾灸之入,不可与同旅行。”盖以三里是足阳明胃经要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胃气盛则他经皆赖以相安。孙思邈曰:“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其消除寒邪,却免瘴疠,及一切传染、结核或慢性等病。灸之尤有大功。然病有阴阳虚实,气有寒热水火,宜灸不宜灸,宜少灸,宜多灸,以病脉为标准,未可一例而施也。

第二卷按摩十法

编者按: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是由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疗法。常与针灸配合,解除病痛,简便易行,收效良好。

什么是按摩?从字的意义来讲,按者,以手往下按,摩者,徐徐揉摩,可使筋节舒畅,血脉流通,气通血活。在医疗实践,古人通过应用指力、腕力、掌力,臂力,发展出多种手法,称为按摩疗法。

祖国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内经》中记载按摩的内容很多。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肝传之脾,病名脾风,发瘅(疸),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这里把按摩放在了第一位。《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离合真邪论》:“推而按之”。《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素问?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这是说明针刺和按摩并重。

古代最早用按摩治疗的病例是扁鹊治疗尸厥症,使其学生子游按摩(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最早的按摩专著有《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惜因其书早佚,未能流传后世。《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针灸大成》、《医宗金鉴》等巨著,均有按摩记载。

古代医事制度中按摩医生定有职称,并有明文规定。如《隋书?百官志》记有按摩博士二人;《旧唐书?百官志》记有“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二,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教之”,《新唐书?百官志》记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以九品以下,掌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

先父总结了自己常用的按摩手法,针灸按摩配合使用,效果良好,用简明文言写成《按摩十法》,并附验案。希望简便易行的按摩疗法配合针灸治疗,成为普及的保健知识,使其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赵玉青)

自序

以金针刺穴,而分阴阳气道,以为补泻迎随者,曰刺法;以指头按穴,而分升降起落,以为顺逆上下者,曰按摩术。按摩与金针无二理,知金针补泻者,即知按摩补泻。盖阴升阳降,经络顺逆之道,男女一体,老幼同气,在医者辨别寒热虚实,以为迎夺随济,金针如是,按摩亦如是。所异者,用针、用指,手法不同耳。余编著《针灸传真》书时,曾谈过《指针法》,但欠详细,余阅读历代按摩书,结合亲身实践,深知补泻不明,则按摩不灵。若洞悉阴阳之路,则用针灵,用指亦灵,针法、指法原无二致。故未有不明经络起止、金针补泻而能知指针补泻者,亦未有不知指针补泻而按摩能收效验者。俗语云:“千般容易学,一诀最难求”,非虚言也。余自了解针诀后,凡诸书所载按摩法,孰得孰失,一见自明,盖仅言指法,而不言补泻,终为不全面之浅谈。余积数十年心得经验,将常用而有效之按摩手法,简列十种,每一指法下必著明何为补,何为泻,用法若何,末述及治疗全愈各病,希望按摩学术,发扬光大,与金针配合,对医疗保健多做贡献。是否正确,愿以质诸精于按摩者,共同研究。

一九三四年一月山西雁门缉庵赵熙序于并垣客次

一、指针按摩

指针,按摩术也,载在《内经》,而其法失传,故后世鲜有深明其用者,其实按摩诸术,与金针之迎随补泻无二理,人身三百六十五骨节,十二经络,以及奇经八脉,各有交会起落上下升降之路,人必深知经络脏腑气血往来顺逆之道,而后能以手运气,以指代针,闭者为之开,聚者为之散,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也,且按摩与金针并行不背,金针取效速而暂,按摩取效缓而时久。分言之曰金针,曰按摩。合言之,则用金针者不能离按摩,行按摩者不能背金针。二者兼施并用,但视病情何如耳。未用金针前先施按摩,以活动其气,而针之行气愈灵。既用金针后再施按摩,以继行其气,而针之收效愈速。是按摩诸法,实为未用金针前之先导,又为既用金针后之继援也。杨继洲《针灸大成》书内附小儿推、掐各法,过为简单。其他诸书所载按摩诸法,亦多半为医治小儿之用。其实按摩诸法,大人小儿,无不可施,虚劳实积,亦皆可用,若谓专为医冶小儿而设,浅矣。

指针一科,手法虽多,约言之,不外摸、推、剁、敲、伸、活、抖、拿、广、意十法。血病宜多摸,气滞宜多剁,筋缩不舒宜多伸,行动不利宜多活,骨节屈伸不利宜多抖,癥瘕积聚诸病宜多推,油膜碍障,宜多拿,气道不顺宜多敲,闭结胀满宜多广,神志误用宜多意,有宜用一二法者,有宜用兼施并用者,但视病势若何,法难豫拘。分言之,曰指气,曰指穴。合言之,则指气不离乎穴,指穴而气随之,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今试将指气指穴,分别言之:

(一)指气

指气者,以指着穴,施行手法,行气行血也,通活十二经络,十二经络气血壅滞,则以指开之,十二经络气血不足,则以指补之。一经病者,指行一经之气血,数经病者,指行数经之气血。

(二)指穴

指穴者,以按摩周身之穴,通干脉与支脉,运行五代,通达周身奇经八脉。五代者,指皮、肉、血、筋、骨五者言也。

二、摸法

摸法血行,而气随之,诸病皆宜摸,故为按摩家第一术。

摸者、以手指扪索也。医者用两手中指,扪索病者之穴,在穴上一起一落,一紧一松,行捣臼生成数,亦如用金针者,一提一插,行子午捣臼法是也。周身各穴,未有不宜用摸法者,然未摸之前,必先审察被摸者何经受病,则向何经选穴行摸。是阴经,是阳经,血之升降不同,其摸时,指头向上向下亦有异,指头著穴,捣臼虽分起落,切不可离开穴肉,致伤皮肤而断气。故善用摸法者,医者必先将全身精气,集注两指头,一上一下,与金针之提插无异。至摸时用两指头或一指头,大抵背上多用双指头,督脉宜用单指头,腹上任脉用单指头,腹上少阴,阳明、厥阴、用双指头,头上风府用单指头。头上风池、童子髎等穴,用双指头。用单用双,视其经络部位,又视其病情虚实,活法也,非死法也。在医者临症善摸耳。

(一)摸之补法

《内经》论补法曰:“随而济之”。盖谓顺其经络气道而益之。并行九阳数,九次一停也。用金针者如是,而以指行摸者亦如是。以指着穴,顺其经络气导而补益之,亦九次一停也。金针补法,有慢提紧按手术,从卫取气,益入营分,行摸者亦用重按轻起指法,即是从卫取气益入营分之意也。金针补术有苍龟探穴之法,行摸者亦于中指着穴重按后,连续深按几手,即苍龟探穴之意也。

(二)摸之泻法

《内经》论泻法曰:“迎而夺之”。盖谓迎其经络气道而夺之。行六阴数,即六次一停也。金针如是,而以指行摸者亦如是。以指着穴,逆其经络气道而泻出之,亦六数一停也。金针泻法有紧提慢按手术,行摸者亦轻按重起,即从营置气,提出卫分之意也。金针泻法有白虎摇头之术,行摸者亦于中指着穴按掐时,四周摇揉其气,即白虎摇头之意也。

(三)摸之平补平泻法

金针平补平泻手法,即是搓转针柄,左右均匀,不多不少,一生一成。以指行摸者,亦是以指着穴后,起落相均,不轻不重,无出紧入松,出松入紧之偏,即平补平泻手法也。

摸之补泻法悉具,凡金针所用之手术,无不可以摸代之,无论阴阳经络,虚实寒热,未有不宜用摸者,故按摩家以摸为第一诀。

三、推法

推者,决行,推开气血之意。治积聚之病,如水之壅塞不流,而开决其口,以使之流也,故曰决行。其法以医者两手大指头,在病人经络各穴上,一前一后,着力推转,两指头相距,最远不过三寸。推男人先从左起,推女人先从右起,各按阴阳经络,皆有先后起落。推督脉,由大椎起,推至尾闾止。推任脉,由天突起推至中极穴止。他经皆可类推,因能宽胸顺气,治癥瘕积聚诸病。

(一)推之补法

推用补法,以两大指循经着穴,顺其气道之行而推助之,即《内经》“随而济之”之意。何经气不足,则从何经之穴起处,用指推行。推至何经之穴止处而停。如补足太阳膀胱之气,即从两目内眦睛明穴起,就推就从头上返转项上,由项上推至背上,由背上推至臀上,由臀上推至腿上,又由腿上推至足上之至阴穴而止。如补手太阴肺气,即从乳上中府、云门穴起,循经按穴,渐渐大指鱼际、少商穴而。无论阴经阳经,总以顺气道推行为补法,每经过一穴,必用力以指多推几次,即用九阳数也。此两经如是,他经亦如是,在腹、在背亦如是。

(二)推之泻法

推用泻法,以两大指头循经着穴,迎其经络气道而逆推之,即《内经》“迎而夺之”之意,何经有邪,即从何经起止穴处推起,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渐渐推至何经之穴起止处而停。如泻腹上任脉,即由颐上承浆穴起,渐渐推至脐下中极上。如泻腿上足厥阴肝,即从腹上肋骨内期门穴起,渐渐推至足行间、大敦穴止。凡所经过之穴,亦必着力前推,推之次数,亦是六数一停,如金针之行六阴数也。且推而兼揉,能活动推散穴中之结气。故推用泻法,能治癥瘕积聚诸疾病。

四、剁法

剁法,散行,能散积气,气行而血亦随之。剁者,斫也,以医者之手五指相并,斫病人腹背,或四肢各处,以激散其气也。周身皆可用剁法,而所剁之处,或自下而上,或由上至下,距离切不可过二寸,盖相距稍远,则气不连接,散于此者,又积于彼矣。欲剁之时,令病者端坐,或仰卧,或侧卧。如系手足,一手伸拉手足,一手行剁,剁之次数,以一二为一次。剁用侧手,医者将自己手上五指并住,侧击病者之脉络。如在足三阳而行剁法,则由头寸寸剁至足上而止,他经皆然。如剁背上各俞穴,每隔七日改一俞,取日下一节之义。如剁四肢则不改,至剁之期限,每七日剁一次,取七日来复之义。

(一)剁之补法

剁用补法,如气虚血滞,上不能之下,下不能之上,左不能之右,右不能之左。于未用摸法、推法补气前,先辨阴阳经络气道,而顺行剁法,以激动其滞气,则穴下活动,易于补足,此亦随而济之之意也。

(二)剁之泻法

剁用泻法,如气结、痰积、血淤、水肿等症,穴下壅聚已久,遽用摸法、推法以泻之,则内部气血,不易流通,必须先按其阴阳经络气道,而逆行剁法。剁则激动其气,能使宿寒留聚之邪,活动流散,然后再推,易于泻气,此亦迎而夺之之意也。

(三)剁之平补平泻法

剁亦用平补平泻手法,如病聚一处,邪结一穴,而无须选取全者,则用平补平泻手法。其剁也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即在近处施行,而无偏多偏少,此轻彼重之分,此即平补平泻法也。

五、敲法

敲法,气行。敲者,以医者手指,敲打病人经络穴道,以行其气。敲与剁手法不同。剁用侧手,敲用平手,其法以医者手指相并,按一、二、三、四敲打为一次。敲之部位距离不可过一寸,盖敲以激动其气,稍远则气不接属矣。至于敲之期限,或三日一敲,或七日一敲无定。如敲头,由神庭敲至风府;由攒竹敲至风池,由目窗敲至肩中俞。凡用敲法,先敲中行,后分男左女右,再敲他经。敲督脉由大椎敲至尾留闾。其他由肩外俞敲至阳池,由环跳敲至解溪。诸经皆如此敲法,其次数均按生成数行之,以气行为止。气行者如喉间咯气,下部泄气之类是。

(一)敲之补法

敲与剁同一激动血气,而剁之激动,多气行意。敲之激动,多血散意。敲之补法,亦是先辨阴阳经络,顺其气道之行而随敲之。如补足三阴,即从足上各经起穴处敲起,渐渐敲至腹上各经穴落处而止。如补足三阳,即从头上各经起穴处敲起,渐渐至足上各经穴终处而止。其他敲手之三阴三阳皆如此,此敲之补法也。

敲之泻法。

敲之泻法,亦是先辨阴阳经络,逆其气道而敲泻之。如泻手上三阳经,即从头上各经穴处敲起,渐渐敲至手上背面穴起处为止。如泻手上三阴经,即从乳上各经穴起处敲起,渐渐敲至手心指上各经穴终止处为止。其他敲泻足上三阴三阳亦如此,此即敲之泻法也。

(三)敲之平补平泻法

敲之平补平泻,与剁法同,亦是于所患结邪处,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敲法均匀,无偏多偏少,此轻彼重之分,此即平补平泻法也。

六、拿法

拿法,膜行。能治油膜之间之病。拿者,用医者两手,拿起病人肌肉,可使骨肉离开,以宽油膜中之积,故曰膜行。膜行者,行膜中之气也。其法以医者两手顺行,手虎口对手虎口,两手大指向内,从病者臂上、或腿上,自分肉间,将肉徐徐提起,又徐徐放下,如此数次,或提一面,或提四面,均以病情而断。如拿腿,自环跳穴起,至解溪穴止。拿臂,自肩外俞起,至列缺穴止。拿脊骨,自风府穴起,至尾闾穴止。拿腿上太阳经,自委中穴起,至昆仑穴止。他经皆可类推。

拿法能使油膜分肉间气行无滞。譬如门内有客,开门则放外出。然仅施一拿法,将手足腹背间肉,提高放下,一起一落,听其气之自行,则气必顺经行走,未有能逆其气者。是拿法只有顺气流行之用,而无迎随逆夺之功,即顺气流行,亦是任其自然之行,而补益之力,未免太轻,故必济以或摸、或推、或剁敲,而补泻始有力。

(一)拿之补法

如欲行补法,先审手足腹背阴阴油膜分肉间滞气在何部位,用两手提起其肉,徐徐放下,如是数次,然后乘其肉下滞气活动,而挤之以摸、推、剁、敲诸法,顺其气道而增益之,此拿之补法也。

(二)拿之泻法

如欲行泻法,亦是同前之提高其肉,徐徐放下,数次后,知油膜分肉间滞气流通,然后济之以摸、推、剁、敲诸法手术,迎其经络穴道之气而逆泻之,此即拿之泻法也。不过拿之一法,补时少,泻时多,在术者善为择用耳。

七、广法

广法,运行。广者,运转经络之气、从此达彼,上下左右相应,以流通其气也。其法以医者一手心,在病穴上旋转推摩,运转其气。又以一手五指并定,在病人所广经络,照前敲打手法敲应。此运彼敲,气血贯通,此法最为灵效。如治咳嗽痰喘,先将病者背上两肺俞,用医者右手心,或右手食指、中指两指头,着力运转,又以医者左手数指并定,在病者胸前云门穴上敲打。如运尺泽穴,以一手运转尺泽,一手敲打天井,亦如前法之相应,均按生成数行之。如系气结症,以一手运背上膈俞,一手敲打胸前膻中。如系大腹胀满症,以一手运丹田,以一手敲中脘。如系两胁胀满症,以一手运天枢,一手敲期门。如系小腹涨满症,以一手运气海,一手敲背上命门。其他诸经络,或一部分病,或全部病,均看病情若何,上下各选一穴,以为此运彼敲之应。

广法,即运法,有运输转送之意,但言广,即是以两手各扪一穴,从此穴输送彼穴。有以此手行摸法,同时以彼手行推法者,有以此手行推法,同时以彼手行敲推法者;又有以此手行拿法,同时以彼手行推或摸法者。病有浅深轻重,则广有长短久暂,未可一例而施也。然病有虚有实,而广亦有宜补宜泻,试即广之补泻法分叙于下:

(一)广之补法

如遇气虚诸不足,或半身不遂而在左者,即先以无病手足而行广之补气法。如补足阳明胃经,则以一手推天枢,以一手摸足,皆顺其气道之行而摸推之,此补足阳明法也。如补手阳明大肠经,则以一手推合谷,以一手摸曲池,亦是顺其气道之行而摸之,此补手阳明法一也。他经皆然。

(二)广之泻法

如以上所述咳嗽痰喘气结胀满积聚等症,欲行广之泻法,审其在肺经,以一手摸尺泽,以一手敲云门,皆迎其手阴经之气道而逆摸之,此泻肺经也。审在任脉,以一手推巨阙、或上脘,以一手摸关元,或中极,皆迎其任脉之气道而逆推逆摸,此泻任脉法也。

广之运气最灵最速,能以二手兼行两手术,故遇结聚等症,最为有益,果能以医者自己神气,贯注两手,而施行不倦,则病之取效甚为捷速。

八、抖法

抖法,骨行。抖者,抖动骨节之谓,故曰骨行。活动骨节之意。其法以医者两手,拿住病人一手两指,一上一下,连抖数次,如人抖土之状。腿上有病,亦用两手拿住病人腿腕,颠抖数次。总之抖法为活动四肢骨节而设,骨节有病,多用此法。

抖法无补无泻,只能使四肢骨节间滞气流动,而不能用于脊背肚腹之上。然抖手抖足,亦各有别。如手上及手腕骨节病,则以医者两手,拿定病人一手两指,一起一落,连连抖动,此治手上近处骨节病也。如手上肘间骨节病,则以医者两手,握定病人手腕。一上一下抖动,或一手握定手腕,一手握定肘骨,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连连抖动,此治肘上中间骨节病也。如肩端骨节痛,以医者两手,握定病人手腕、或肘骨,升高放平,连连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抖动,此治肩上骨节病也。如足上骨节病,以医者两手握定病者一足两趾,即足大趾小趾,连连一上一下抖动,此治足上骨节病也。如腿上膝间骨节病,以医者两手,握定病者腿腕,连连一上一下抖动,此治腿上中间骨节病也。如腿根骨节病,以医者两手,握定病者小腿及膝骨,伸直,连连抖动,此治腿上根骨病也。

九、伸法

仲法,筋行。伸者,伸长其筋之意。治筋孪不舒诸病。病者筋缩拘孪,四肢不舒,则用伸法。医者将病者屈而不伸之手足,用力叫伸长,随施敲法、剁法、按生成数行之。但未施伸法前,令病者端坐床上,调匀呼吸,然后再行手法,至于伸长敲剁力量之大小,以病者之强弱为定,在医者临时酌量耳。何经拘挛,伸长何经之手足。如右腿脚拘孪,则将右腿脚放平伸长,以医者一手或两手,剁用侧手,敲用平手,敲剁是阴经,则渐渐由上至下,行至足趾尽处而止。敲剁是阳经,则渐由下而上,行至腰背而止。左脚亦然。如左手指拘孪,则将左手指伸长,以医者一手或两手,剁用侧手,敲用平手,剁敲是阳经,渐渐由手行至头部而止。所治是阴经,则渐渐由乳上腋下行至手指尽处而止。右手指亦然。总之伸法无补无泻,而伸后能行补泻者,敲、剁、推、摸等继续之手法也。

以上所举,皆人工之伸长,医者代为舒展,仅行于四肢,而又有自动伸舒者。如腰脊腹脐拘急不展,欲施敲、剁、推、摸,必先令病者自行伸筋,以便施行手术,此病家之伸法也。总之伸法为治筋而设,虽不能以一伸治愈筋病,而筋先伸,能使气机活动,行施诸法,较为便捷,讲按摩术者,亦未可忽也。

十、活法

活法,动行。活者,活动病者四肢腰身五脏之气血筋骨也。有一部分和全部之别。一臂、一腿为一部分,手足腹背膂行,为全部分。活之手术最多,凡摸法,伸法、敲法、剁法、抖法、推法、拿法、广法、意法,皆活法也。视其病状若何,以为单用兼用之别。有宜用一二法者,有兼施并用者,法难预拘,在医者审查酌量耳。

试举一二例以证明其法。

如欲活动臂上之气,以医者一手拿定病者手腕,一手拿定病者臂肘,左右来回挽转,似凤凰展翅状。

如欲活动腿之上气,以医者两手,拢住病者腿腕,一里一外一迎一送,来回转动,如凤凰登步状。

如欲活动腰脊之气,令病者恭立并足,两手垂下,将腰脊一俯一仰,如与人鞠躬行礼状,又将腰脊一左一右,来回摇转,如钟表下摆状。)

总之,活法之作用,均在未施指针诸法前,斟酌施行耳。如人四肢有病,欲用指针按摩法,无论寒热虚实,可将手足全部分,各按经络穴道,全行运动,以活泼其机。如欲臂上行法者,先将病者手指十二井穴,用医者右手大指甲,就穴上爪切搓剁,再将经过之合谷、太渊、腕骨、后溪、液门、劳宫、鱼际、神门、大陵、阳池、内关、外关、间使、列缺、曲池、小海、尺泽、天井诸穴,亦着力搓揉爪切,爪切搓揉毕,然后或剁、或敲、或拿、或推、或抖、或摸,择要而使,或如前之凤凰展翅活法,均无不可。此是臂上活法。腿上亦然,腹背脐腹及全部分皆然,或用单指,或用双指,或用一手或用两手,在医者视其部位脉络耳。

十一、意法

意法,电行。意者,以意通经,调和五志。其感至灵至捷,谓神气通行真如电力之速,故曰电行。是法失传已久,非惟讲按摩者罕知其义。《针灸大成》载有以意通行按摩一语,而未著明如何通法,故学者苦难省悟。其实吾人得病,除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外,又有喜、怒、哀、乐七情之感,所感不同,则致病各异。神志误用既久,则脏气偏盛而成疾,如暴怒伤肝,过思伤脾,惊恐伤肾是也。欲调其神志,必先察病者误用何神,而原按《内经》脏气相胜之理,善为调和,则郁者开之,结者解之,于未施手法前,而先施意法,此即《内经》“治神”之义也。(试举一二例以证明其法,详载病例第一和第二例中)

十二、催别络法

如病在胸隔头目,及两臂两手,行法时,先令病者用鼻吸入空气,将气咽下,闭住,即用敲法,连敲数次,始令病者用鼻吸入之空气,将气放出,放出后,再用抖法,颠抖数次,如此为一次,照行三次。

如病小腹、两腿、两足,行法时,先令病者以舌尖抵上腭,用口吸空气一口,咽下闭住,如上敲法,连敲数次,敲毕始许病者将气放出,放出后,再用抖法,颠抖数次,如此为一次,照样行三次。

敲腿,令病者侧卧;敲腹,令病者仰卧。

胸膈头臂在上,故用鼻吸气,取天气通于鼻也。小腹腿足在下,故用口吸气,取地气出于口也。

凡手足耳目之按摩法,皆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此法结合气功。

十三、醒气法

令病者两腿站直,两脚相距,不过一尺二寸,两肩端平,两目往前看,两手端平,用鼻吸气一口,将两手心向上,随吸气手往上行,行至膻中,将气咽下,再呼气一口,两手背向上,随呼吸,两手往下行,行至中极而止,再将气咽下,如此行三次。行毕,将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往下踏剁,足后跟踏一次,两手即拍打两旁小腹一次,如此行三次。(小腹即脐旁大巨、归来等穴)此法亦结合气功。

十四、针刺指针相继为功

《内经?九针十二原》针刺之法,原与按摩并用,观其论泻法曰:“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夫阳如何排,引如何按,此即按摩术也。后世失传已久,非惟学针刺者,概昧真诀,即讲按摩者,亦背古意。其实迎随补泻,金针不离乎按摩,顺逆升降,按摩无殊于金针。按摩有不能愈之病,必赖金针以济之,金针有不能尽刺之疾,又必赖按摩以辅之。此种医理,必洞悉金针补泻者乃能洞悉按摩补泻,且用金针者,非特未施刺法前,藉助按摩,即既施刺法后,尤必赖有按摩,今就历年金针指针相济为功之经验,详叙如下:

一则持针刺穴之始,徐徐搓转,尚未刺入人部,而穴下邪盛气郁。上抵针头,不能遽入者则以左手食指中指,紧挟针腰,而以右手中指或大指,就所针经穴附近,而摸推之。如所针是肝经期门,即于章门穴上,先施或推或摸之手术,务使气血荡开,则入穴较易,此未进穴前之按摩也。

一则针已入穴,而推之不动,转之不移,穴下邪气太盛,未便搓转者,则如前之以左手夹针,以右手按摩各穴。如所针是任脉之中脘穴,则以右手按摩脐下之关元、气海穴,下气稍松,自易行法,此则既进针后之按摩也。

一则针松邪退,停法出穴后,穴下余邪,尚未尽出,犹觉抽痛不舒者,则又用医者手指,就经穴之上下或推、或摸、或敲、或剁,则邪退气净,抽痛立止,则出针后之按摩也。此法为结合针灸之法。 十五、验案

(一)意法例一

族侄天福,腹邪误补,卧床不起,愈治愈剧,大生忧虑,于是而黄肌瘦,身疲恶食,竟成疑怯症,闻高声则骤惊。见村人则虑死。放暑假时余回家,延余诊治,又诘以能否必效?继续不己。盖胆一虚,则忧思无定,忧思久,脾气结,结则津液不布,身体困倦,而胆益虚,故为疑为怯,而不能一时释然,余知其神志误用,当许以针到病除,毫不费事。并言脉络气色,无一坏象,至多不过二次或三次针治,则收全功,此其故,实因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胆气一壮,则忧思消而脾气开,气血少滞则神志易转,是即未进针前之意法也。指针亦然,仅用指针,治愈后病未再发。

(二)意法例二

我县大西关妇人王氏,其夫石某,做商于库仑,当晋奉作战时,该妇因思夫过度,脾气郁结,竟得软黄病,身体困倦,饮食大减,如是者约三月。嗣延余诊治,余诊其脉沉而缓,两关急。即针泻章门穴两次,未见效,突悟此即俗所谓相思病也。气开又郁,宜难见功,因思得一“治神”之法,嘱其夫弟某,写就假信一件,递至该妇处。信内言其夫不日即归里。该妇接信后,笑逐颜开,精神顿增,即为之又泻两章门,及两内关共四穴,未数日黄色渐退,而饮食亦大进。隔数月,其夫弟又给之信云,柜事太忙,明春始回,然脾气已开,再结不易,此即治意之二■也。

以上用意法治愈病例甚多,兹不赘述。

(三)寒邪腹胀症一例

内人贺氏,年四十,小腹有寒邪,发则满腹皆胀,甚为难受,且脐上建里、下脘两穴处停水,以手重按,漉漉有声,脉迟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性素畏针,每发则以指代针。先用右手中指,在建里或水分穴上,着力摸泻,以通水道,行六阴数,至二十分钟许;又摸泻脐旁两肓俞,以泄少阴之邪,又摸泻两天枢,以输转上下之气;又摸泻两章门,以醒脾疏肝而兼调五脏;末又摸泻关元穴,以清血海而泄下邪。轻则日行两次,重则日行三、四次,或连日行之。吾在家则吾行之,吾不在家则吾女代行之。每发则以指代针,一经摸泻,胀消水行,每年必发数十次,行指法已成惯例,按摩后,再用麝艾燃灸各穴,尤为效广。大量加灸,以后不再发。如此法治愈病例甚多,兹不一一介绍。

婴幼儿针灸要诀

婴幼儿接受针灸治疗,除疗效迅捷,无毒副作用外,还能提高婴幼儿的整体免疫能力,促进智力和骨骼的发育。

临床证明,婴幼儿针灸的疗效优于肌肉注射、服药和静脉滴注,只是大部分医院从经济效益考虑,一般不会向的婴幼儿的监护人推荐针灸治疗,个别医生由于本人对针灸不了解,还会人为贬低婴幼儿针灸的疗效。

婴幼儿的父母或其监护人也因为对婴幼儿针灸的不了解,加上对针灸时孩子的正常哭闹不忍心,故而宁愿选择明知对孩子的身体有害,又价格不菲的西医疗法,如打针,灌药,输液等。

不愿意选择疗效迅速、无副作用,又费用低廉的婴幼儿针灸。实事上,婴幼儿的大多数疾病,针灸就能很快的祛除,完全没有必要动不动打针、输液和灌药,徒然毁坏了宝宝的免疫能力。

日本早在1937年,便开始有组织的针对三岁以下小儿针灸身柱、足三里和内关等穴,以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和整体身体素质。至今在日本山阴、四国等地,人们还普遍认为小儿出生后百日内灸身柱穴,可以无病成长。

倒是在针灸的发源地中国,人们对婴幼儿针灸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孩子一生病,一家老小心急火燎的抱到医院,打针、输液、灌药,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医药给孩子用上,其中也许会包括很多价格不菲、疗效神速、副作用也大甚至能逐渐降低孩子免疫力的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却对同样疗效好,无副作用且能提高孩子免疫的中国针灸不闻不问,真不知道是中国婴幼儿父母的悲哀还是中国针灸的悲哀。婴幼儿针灸面临着医院不宣传,政府不重视,家长不知道,医生不研究的局面。

所以现在孩子,特别是医疗服务好的孩子三天两头的感冒、发烧、腹泻,也就不足为怪了。

也许有人会说,婴幼儿的病很复杂,因为孩子不会说话,不能描述不适,古代谓之“哑科”,怕不是一根针能够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说这个话的人,基本上不是医生,而是个地地道道的外行。有过儿科经验的医生都知道,婴幼儿的病,不可能太复杂。

以中医观点来看,婴幼儿的病,多与“七情”无关。不在肝经,则在脾经,不在脾经,则在肝经,若病则多于肝脾两脏有关,这是婴幼儿针灸的要诀,临床医生一定要牢记。从病因上看,婴幼儿的病,不是外感风寒,就是内伤饮食,或是惊风、吐泻、寒热、疳积之类,不过数种。

重要的是婴幼儿肌肤娇嫩,脏器清灵,随针随效,立竿见影。并且婴幼儿全身免疫力不完善,极易形成抗药性,所以打针打多了,输液输多了,身体反而越差,还动不动就感冒,原因就在于身体形成了抗药性。消炎药的剂量越用越大,抗生素的档越用越高,身体免疫力越来越低,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就越来越弱。

婴幼儿针灸治疗小儿的病,要牢记轻刺,少取穴,不留针的原则。取穴宜少不宜多,针刺宜浅不宜深,不行手法不补泻,刺即有效。因为婴幼儿针灸时哭闹,可嘱宝宝的父母正坐在椅子上,而将宝宝置于膝上抱定,一层层有序的解开宝宝的衣服,显露将要针灸部位的肌肤,如果孩子正在熟睡,一定要逗醒,切记不能趁着宝宝熟睡时针灸,另外,给宝宝针灸时,最好用不重复使用的一次性针灸针,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全面推广一次性针灸针,而在洛阳等地,一次性针灸针还不被多数人接受,但对婴幼儿针灸来说,一次只用一根针就能治病,不会增加家长的额外负担,实际上,现在用一次性针灸治疗一次的价格也仅十元钱,因为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在重复使用和消毒过程中,会使针尖变钝,甚至起钩,另外个别医疗场所对针灸针的消毒执行不力,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次性针能很轻松的避免这些遗患。

婴幼儿针灸时,医生在家长的配合下,一手握住小儿的小手或脚,不使小儿乱动,一手持针行术,快速针刺快速取针,一般在一到两分钟内完成针灸过程。

婴幼儿症的辨别,可通过小儿三关脉、小儿指诊法和观察小儿面色,试体温,问大便、嗅味道辨证,指导用针。

婴幼儿脉诊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儿掌后高骨部脉上,不分三部,以定至数为主。亦有用食指直压三关,或用食指拦度脉上而辗转以诊之。对四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转寻察三部;七、八岁小儿,则可挪动拇指诊三部;九至十岁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十五岁以上,可按成人三部脉法进行辨析。

小儿指诊法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症即辨明,须当随症取穴治病。

婴幼儿针灸取穴(洛阳郭氏家传针灸经验,效果好):

外感风寒: 百会 中脘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少商 四缝

内伤饮食: 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少商 四缝

惊风:中脘 外关 神门 足三里 少商 四缝

吐泻: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少商 四缝

寒热:中脘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少商 四缝

疳积:中脘 大椎 外关 足三里 少商 四缝

一般一次到两次可以痊愈,个别小儿一次针灸即可痊愈,多则两三次痊愈,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针灸后半小时内不要让小儿吃奶,如果心疼小儿饥饿,可在小儿针灸前吃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要诀赋  要诀  要诀词条  针灸  针灸词条  针灸要诀赋词条  
热评

 广州泮溪酒家在哪里?

说到广州泮溪酒家(666.77..555),估计对美食有研究的食客都不会陌生吧?泮溪酒家在全国是很有名气的,不管是江南地区,还是江北的确,甚至全国各地,都有泮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