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飞
张其成
脉学天人同构的空间意蕴
摘要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论题。脉学天人同构的空间观念是该论题的具体化。中国古典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皆由气所构成,气在升降出入上的一致性使双方具有可类比的空间结构。脉象既是人身脉气之象,为浓缩的脉人,又是自然之气升降的缩影,通过三部九候法、寸口脉法的会意直观,能够展现上中下的天地人纵向结构与四面八方的横向结构。脉学的天人同构,不仅为医疗树立方法论指引,还为具体诠释中国古典空间结构提供了路径。
前言
气化论下的“天人同构”是指自然与人身、人事具有可类比的气化时空结构。《尸子》言:“上下四方曰宇”,上下四方即是古典的空间构成,上下的天地人与四方九州的自然结构是脉学类比、直观的对象。脉学对于身体与自然的解析,为脉诊发现病因建立基础性引导。在气学视域下,身体内外具有相似的气化结构,广袤的自然现象与可感的身体信息凝聚在脉象之中。身体、自然气机的升降浮沉秩序也具有一致性,成为三部九候、寸口脉法有效性的依据。
一
三部九候与上中下、天地人的空间构成
切脉能展现自然的空间结构,三部九候就使上部天、中部人、下部地的结构再现于身体。三部九候原是《黄帝内经》为九针之道提供方法论,认为只有通过三部九候,探知气化的自然空间内在于人身空间的具体规定及其作用,才能“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三部为人身模拟天地人的上中下三部,九候是上中下三部中各有天地人三候的叠加。九候触诊头手足部所易察觉的经络动脉,类比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人气居中交合二气的功能,使切脉分为天候、地候、人候。每候又有天地人三候,表明人是融于自然整体的有机部分,兼具整体的信息,身体与自然在“气”的升降周流中具有相似的构成与功能作用。
《黄帝内经》以头部阳经的动脉为上部。上部脉气之所以与天气互感,既因头圆象天,也居于上的取象思维,也因积阳为天,手足阳经在头部的动脉集聚清阳之气。上部又有上中下三候:在上的两额动脉为足少阳胆经的脉气所行,以候头角之气。足少阳主春生之气,生发于地气之上,为上部的天气;在中的耳前动脉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脉气所行,以候耳目之气。该经动脉居足少阳经的脉气之下、地气之上,类于人居天地之间,对应中部的人气;下候的两颊动脉为足阳明胃经脉气所行,以候口齿之气。两颊动脉居下,且是属表的阳土,故胃经动脉属上部下候的地气。头乃诸阳之会,阳气清盛可与天气类比,上部三候的阳经动脉及其气机、身体的气化位置都与天地人气化的序列一致。
阴阳二气交会于中部,手部又居头足之中,故手阴阳经于手部的动脉居中,而“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人气既在上下、阴阳气交之中位,也由天地合气所生,所以中部应人气。中部又分居上的气口可候手太阴肺气,属天气是因肺居上宣降精气;居中的神门穴处的动脉以候手少阴心气,属人气是因“人以应血脉”,“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而心主血脉;居下的“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分”的动脉以候手阳明大肠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也候胸中之气),肺居表居上,大肠居里居下,手阳明经动脉属地气。总而言之,阴阳气交生成手阴阳经的动脉,中部三候的阴阳经动脉及其气机、感应器官的气化位置皆与天地人的气化结构相统一。
下部是属阴的地气之处。小腿与脚部的足三阴经动脉居下,足阴经动脉应地气既因“足方象地”的意象直观,也因同气相求交通互感,其经气皆上行,类似于地气上升。下部也分上中下三候,居上的“毛际外气冲下五里之分”的动脉以候足厥阴肝气,“厥阴为阴中之少阳,主春生之气,故主下部天”。居中的“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分”的动脉以候足太阴脾气(及与其相表里的胃气),“脾为阴藏而居中,故主下部人”。脾在五脏居中,类于人居天地之中位,且为阴土,故脾经动脉应下部人气;居下的“足内踝后太溪之分”的动脉以候足少阴肾气,因肾主水,为阴脏、里脏且居下,故肾经动脉应属阴居下的地气。总之,足三阴经动脉与地气同为阴气互感,下部三候的阴经动脉和其气机、感应器官的气化位置也契合天地人的气化秩序。
气的浮中沉的相对稳定性与气化状态,在身体内外具有一致性,决定三部九候的脉诊部位、所诊脏腑之气的位置与自然空间秩序的统一性。不仅头足手的三部脉分别象征内蕴天地人的气化结构及状态,而且通过每部再分三候共九候的方式,指向身体每部就是微观的气化整体,每部兼有全体的信息。在数的视域下,“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藏”。《黄帝内经》使用天人相类、天人同构的观念,以与天道同一的“一”逐步三分展开规定的方式,使四面八方的天之九野、地之九州分别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神脏与胃、大肠、小肠、膀胱四形脏,为三部九候树立天道的根据,也指明天人一体的空间构成依据。《黄帝内经》未细分九野与九脏的一一对应关系,结合“九宫八风”理论、《类经图翼》的“九宫星野图”,可大致推出:中宫招摇-豫州-脏腑之胃气;震宫仓门-青州肝;巽宫阴洛-徐州-胃;离宫天宫-扬州-心;坤宫玄委-荆州-脾;兑宫仓果-梁州-肺;乾宫新洛-雍州小肠;坎宫叶蜇-冀州-肾;艮宫天留-衮州-大肠。
二
寸口脉与上中下、天地人的空间构成
与三部九候同为《黄帝内经》脉法的还有人迎寸(气)口脉法。人迎脉是人迎穴前的颈动脉,是阳经之会,寸口脉是两手桡动脉,属阴经之交。《黄帝内经》讲:“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又说:“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人迎寸口脉法也遵循阳气盛于上、阴气盛于下的原则,探知人迎的阳经之脉盛于结喉之旁,主表,寸口的阴经之脉盛于鱼际之下,主里,二者阴阳之气各有偏胜,不能对等。《伤寒论》仍重人迎寸口脉法,在人迎、寸口脉外又突出足部趺阳脉,可能与重视表里之间,后天之本的胃气有关,因该脉为解溪穴处的胃经动脉。《脉经》则把人迎寸(气)口脉分别移于左右手寸口脉关前一分,使上位阳气盛、下位阴气盛各对应于左方阳气盛、右方阴气盛。人迎寸口脉法渐被弃用而独取寸口三部脉法,其理性依据仍然是部分能够展现整体的现象及其实质。《难经》已不提古三部九候与人迎寸口脉法,而独取寸口的寸关尺为三部,九候则改为每部的浮中沉三候,依然象征天地人的空间结构。
切肺经动脉的寸口脉可直观身体甚至是自然的本质,具体原因是物质精微的化生源自脾胃,脾转化胃腐熟的谷物,使精华上输至肺,由肺再输布全身,“是以五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脾胃与肺传送精气,契合天地之道。《脉诀汇辨》引《易经》“地道卑而上行也”诠释脾居下上输精气于肺;天气下降才能为雨润物,与肺主肃降精气于全身的功能相类,故肺上以应天,“此天道下济而光明”。肺是周身气血的要会,是脏腑气血循环的始终,又吸入自然的精气,推动气血的运行,故候作为肺经动脉的寸口脉就能感知五脏六腑的气机,寸口脉取代繁琐的三部九候。
三部脉效法天地人的结构,分“寸部属阳,取法于天;尺部属阴,取法于地。关部阴阳相交,盖取诸人”的意象结构与诊脉方法。《难经·十八难》也说:“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寸口脉法也把人身拟象为微观的天地人结构,寸关尺分别取象天人地,各感应身体上(胸膈以上)、中(胸膈以下至肚脐)、下部(肚脐以下)的身体气息,遵循身体与自然气化同构的原理。另外,每部脉也还可再三分为上部属阳,中部属阴阳表里之间,下部属阴的性质,仿照三部九候,从三部也可分出九候,对应天人地的上下结构及其功能。
“天地人者,浮中沉也”。指力的强弱是九候的关键,也使触觉感知不同的空间结构要素。指力由弱到强,使触觉由浅入深地探知脉流,分别浮取、中取、沉取寸关尺三部脉感知人体在表的阳气、居中的平和之气与脾胃气、在里的阴气状态,取象于在上的天气、居中的人气、在下的地气。而人与天地并立,是突出人的能动性,表达人禀于天地的和气乃生,贵为万物之灵的观念。另外,各部脉浮取为腑,沉取为脏,是因各脏腑之间通过经脉络属的关系,使在外的腑经与在里的五脏经形成表里关系,腑为表、为阳,脏为里、为阴。
自然、脉搏的空间结构以及人的触觉与直观的相互缘构交叉引发敞开无限的气化信息,在综合意识中形成自然本质的内在表征。天地人的原初结构与脉法天地阴阳的意象思维,遵循法象自然的哲学,而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唯一能够在空间场域中追问与实现存在意义的存在者,“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易经》主讲天地人三才之道,《中庸》也讲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参赞天地化育,与天地并列为三,突出了人作为与自然交融一体的存在者的能动性。觉悟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从身体出发,或由近及远、或由远而近地展开视域的轮廓,通过理性直观自然的原初结构,以取象比类的方式通达事物的本真。人身具有自然的结构特征与类似功能,天地人共同在阴阳气化的作用下生成自身、敞开自身、保持稳定性、复归于气化流行。
三
寸口脉与前后左右、内外八方的自然空间
脉学除了具象化纵向的空间结构外,还展现前后左右、内外八方的空间层次,从而使空间要素的诠释立体多维。脉象模拟人体及自然的方位结构,使脉搏的空间构成对应于人体的内外系统。
脉学如果不能使九脏与位居四面八方的九州、九野对应,则会使身体与自然作为有机整体的理论存在逻辑缺陷,九道脉已展露脉学所表象的天地空间。“九道脉者,从天地九数之理说也。经曰:善言天者,必有应于人。是以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脏,亦有九野。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法也”。九为洛书的九宫数,九宫数术也为《灵枢》的九宫八风说采用,进而演化出与天地、九脏相应的九道脉。九道脉分别为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将9种脉象划归九道。九道分应九宫之象,具有八卦的方位特征。“以长为乾,清阳发腠理。以短为坤,浊阴归六腑。以虚为离,心中惊则血衰。以促为坎,脉进则死,退则生。以结为兑,发在脐傍。以代为中土,主上中下三元正气。以牢为震,前后有水火相乘之气。以动为艮,主血山衰。以细为巽,主秋金有余。此九道脉,以应九脏九宫之法也”。生理的长脉属阳气充足之脉,病理的长脉证现阳亢之病,取象“乾之九五,亢龙有悔”,并且乾卦六爻皆为阳爻,象征着阳气鼎盛,长脉指向乾卦的方位西北方;短脉可表象脾土阳气郁遏于六腑浊阴之气中,“不得畅达于外”则生冷气,故短脉是阳气郁于属坤的腹中之象,其代表坤的西南之位;虚脉不仅类似离卦中虚,而且心属离卦,主血脉,血虚则脉虚,脾胃虚弱不仅不能生化气血,而且“风火易乘”,心神散乱易惊,所以虚脉的方位是离卦的南方。依据医易思想,还可推出促、结、代、牢、动、细脉分别象征北、西、中央、东、东北、东南方位及其多元信息。有九道脉与卦位对应的线索,再据《五行大义》可推出:中宫-豫州-代脉;震宫-青州-牢脉;巽宫-徐州-细脉;离宫-扬州-虚脉;坤宫-荆州-短脉;兑宫-梁州-结脉;乾宫-雍州-长脉;坎宫-冀州-促脉;艮宫-衮州动脉。纳九道脉于九宫以从天地九数之理,诠释、归类脉象隐含的生理、病理信息,虽部分内容有些牵强,遭到李中梓等医家的批判,但不可全盘否认卦象象征的合理内容与方法论建构。
九道脉多以病象展现疾病发生时的空间信息,而寸关尺三部脉的平脉则蕴涵与天地间和气舒布相应的生理空间,使脉象不仅直观身体的构成秩序,还能涌现自然的结构、方位。“大抵人身之脉,左手为春为夏,为东为南,为前为外;右手为秋为冬,为西为北,为后为内。左之寸口,即人迎也,名曰前,前之所候,皆胸之前膺及膻中之事;右之寸口,即气口也,名曰后,后之所候,皆胸之后背及气管之事”。左手寸口脉不仅展现东南二方以及前、外的位置,“左关之后为肾者”也“法北之坎也”(《冯氏锦囊秘录》);右手寸口脉象征西北二方和后、内的时位。原理为左手关脉的肝脉,五行属东方的木行,左手寸脉的心脉,五行属南方之火,而肝、心又分居身体前部的膻中、前胸,符合脉学“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的诊脉原则;右寸脉的肺脉,五行属西方的兑金,而“背者胸中之府”,脊背成为位居后胸的肺脏的存在空间,而气管又是肺部呼吸的通道。右关脾脉则照应位居中位的脾脏坤土。两尺的肾脉五行则属北方的水行。
脉学不仅取象身体左右的布列,也取象身体内外侧、前后部的结构,还以脉象之中位候取脏腑之中位,从而建构脉搏不同区间的感应区,脉象俨然成了压缩的脉人。“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寸关尺的内外侧所征候的体内空间大致与器官所位居的空间相符,也是自然内外结构在体内的再现,却存在与解剖学相反的肝脏异位,被近现代不明医理者所批判。中医不否定肝脏居右的位置,不同的是,象数思维下的身体是气化流行的脏腑系统,五行属木的肝气生发于东方,而身体的左部即是东方,“(肝)不过应震木东方位,自当配在左尔”。且肝气与肺气分别遵循木气左升、金气右降的气机升降原理。依据五行的5种气化流行运动方式所建构的脏腑系统主要特征是功能性,气化的脏腑系统并非机械的对应于实态的脏腑组织,象数的逻辑自恰与实践的成效早已证明肝气居左,左关脉诊肝气是系统科学。
讨论
脉学是象思维指导下探索脉象运动规律的真理与方法。是天人气化同构的宇宙论与“推天道以明人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方法论,使得脉学不局限于脉象的流变与身体表里的范畴,而是归类不断涌现的自然现象,通过类比类推的方式,把现象内拥有同气互感的共同功能、相互作用的一类事物普遍联系起来,纳入到立体空间之中运动不息。从生存空间出发、从身体出发、从触觉出发,以身体直观诸物的原初空间形态,使得身体内外的空间结构有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得以展现。如果没有阴阳、五行、卦象的话语体系与诠释方法,则不能详细区分天地人的纵向空间结构,以及四面八方的横向空间秩序。没有方向性,则没有方法论,更不能细致透析复杂多变的现象世界。“阴阳者,象也”。不仅传统脉象能够直观身体的阴阳气化状态,为中医诊断、治疗提供辨证信息,而且脉学所表象的身体空间结构,也启发现代脉学从微观角度发现身体病态实体,提示医者既要继承传统脉学,又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
本文原载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9月第36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