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镇江要实现乡村振兴,需用好“两大优势”

乡村振兴来说,镇江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下发了很多文件、召开了许多会议、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感觉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更多情况下,还是政策不出城市门,文件不进百姓家,会议停在会堂里,活动飞在半空中,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冷冷清清,在很多乡村,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能够用于宣传的,还是那几个点,那一两个人物。

这不是否定镇江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绩,而是希望镇江在实现乡村振兴方面能够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动作,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够让广大农民感受更多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譬如让外出打工的人回家置业,让外地人主动来镇江安家立业,让镇江成为一个人口净流入城市,等等。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人社部门和组织部门组织的人才引进才是真正的人口导入,农村人居环境好带来的人口净流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农村净流入人口多,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净流入人口更重要。至少,说明这个地方的人居环境是优美的、安宁的、和谐的、具有吸引力的。否则,谁往这些地方的农村去啊。

镇江是具备这样的条件的,除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条件、乡村优美引力、文化底蕴深厚张力、民风淳朴和生活悠闲魅力外,还有两大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人才优势,一是人文优势。从人才优势来看,有镇江农机学院升级而来的江苏大学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从人文优势来看,有时代楷模赵亚夫、道德模范糜林和张雅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两大优势”,就能对乡村振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遗憾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决策层也好,管理层也罢,操作层也行,需要的都是“利用”,而不是“运用”,需要的是“宣传”,而不是“推广”,需要的是“面子”,而不是“里子”。面上的事做得很好,也很到位,很有成效,实实在在的动作则很少,没有真正把注意力放到利用“两大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方面。

先来分析一下人才优势,别看今天的江苏大学,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还是镇江农机学院留下的优势,农机和汽车,而不是其他。其他方面的专业,在农机和汽车方面,都只能当配角。恰恰是这两大支撑江苏大学的优势专业,不仅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好、运用好、维护好,地方更是没有有效利用农机水平高的优势,给镇江乡村振兴多多提供人才支撑。

别看经常可以从媒体上看到江苏大学与农科所、农村合作社等联系的消息,但是,那都是点,很小的点,而不是面。点不能到面,就永远都是看客,都是闹着玩的。只有从点拓展到面,从线形变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才能够充分发挥江苏大学在农业机械、农业技术、“三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且不仅是江苏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就更是与“三农”工作完全融合的,是非常接地气的。问题是,相关的工作都衔接了吗?每年两大学校留在镇江的人才有多少,三年后还在镇江干着的有多少。

很显然,这应当是镇江的一个痛,一个会让镇江人彻夜难眠的痛。镇江是其他城市的人才免费培训中心,已经成为当今镇江的一个标志性招牌。如果再不引起重视,再不取下这块招牌,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经济发展,都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而赵亚夫、糜林、张雅琴等英雄人物、模范人物,更是镇江乡村振兴可以充分依赖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动力。糜林和张雅琴同志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仍在,他们一心为了农民、为了农村、也为了农业的那份热情,依然激励着许多人。而赵亚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决心,以及他八十高龄仍然每年至少有1/3的时间行走于农田之间的精神,难道不能激励更多的镇江人投身于乡村振兴吗?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镇江,能够让人看到的,都是让赵老去参加某种活动、某个会、某项会见,而很少看到让赵老静下心来与农技工作者、农民一起研究工作。事务性的活动太多,不仅让赵老的精力大大分散,也让他的体力难以合理分配。乡村振兴,难道就是在活动、会议、会见中完成的吗?难道不应当更多地学习赵亚夫同志一心为了“三农”的精神吗?

不利用好“两大优势”,恰恰证明镇江还没有在乡村振兴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真正认识到如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促进乡村振兴,没有对镇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譬如镇江有多少人在外地务工、农村剩余劳力中50岁以下的有多少人、常年在农地的农民比例有多少、农村组织建设是否健全、农村党员活动是否正常、村集体收入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村干部有没有发挥作用,等等。如果连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又何谈乡村振兴呢?

镇江要想“跑”起来,乡村振兴慢不了,也不能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镇江  镇江词条  需用  需用词条  振兴  振兴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优势  优势词条  
热评

 新昌游记作文

新昌游记作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