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曾对员工说:华为有一天要成为中国通信市场的第一名,世界通信市场三分天下,华为会是其一!
其实不是每个员工都相信他对于华为未来的展望,然而20多年后现实证明,任总讲得并不是空话!
那么驱使华为历经艰难险阻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到底是什么呢?以下,Enjoy:
作者:王维滨
来源: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1
一个口号能有多大作用?
有很多人问我,进入华为之后,对当时的华为文化怎么看,我认为,当时最能代表华为文化的首先是那些华为的口号。
华为当时的办公地点深意大厦五楼的前台有一个大的标语牌,上面写了一段话: 中国要自强,唯有靠自己。
这段话前一句是《国际歌》,后一句是华为自己加的。读起来,简单清楚很有力量。正是这个标语牌,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华为文化的魅力。
当时华为各办公室的墙上都贴着一些类似的标语,比如说:
质量是我们的生命;
客户是我们“上帝”;
下一道工序是我们的客户;
不让雷锋和焦裕禄吃亏;
……
很多口号,直到今天我还能背出来。
这些口号给我们的感觉是,简单有力,读起来很振奋,好像看到了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这些口号对于早期的华为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加入公司后过了一段时间,转到了中试部6工作。当时中试部刚刚建立,人员少,也没有相应的流程。华为的万门机7刚刚出来,我和几位同事负责万门机的总体中试。
在那个时候,中试是设备从研发实验室出来到发往客户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每天在设备前反复测试,其实工作是极其枯燥的。而时间又紧,经常工作到后半夜。
有时心里很烦躁,甚至想手一松就过去了。但偶尔抬头看到墙上的标语—— 客户是我们的“上帝”,想想设备经过我们的测试,就要进到客户机房服务于大众了,还是马虎不得。
于是心里自然而然平静下来,又开始认真测试。
在华为,有一种人非常容易受人瞩目,那就是乐于吃大苦、受大累的人,或者说,是那种工作极其努力,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因为那时我们墙上挂着“不要让雷锋和焦裕禄吃亏”,这种人最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雷锋。
几年之后,我已经成为一个部门的主管。有一次我们在自己的管理团队会上审核部门人员的奖金,突然几个主管异口同声地问: 某某员工为什么奖金这么少?
当时该部门的员工已经很多,而且这位员工又是基层员工,在场的各位主管已经不直接管理他的工作了,只是对他过去的工作有些印象罢了。
大家之所以突然产生疑问,就是因为大家对这个人的印象是吃苦耐劳,下意识地想: 不能让这样的人吃亏!
后来,从负责他工作的基层主管了解到,这位员工本年度因为家里的事情请了几个月的假,大家才释然。
看看一条标语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持久。
华为搬走之后,深意大厦的办公场所也几易其主。前几年有一天,我正好到南山区办事,又顺路到深意大厦原来的办公室去看看。
虽然早已物是人非了,但是一些当年的口号还在,可见后来这里的主人也很喜欢这些口号。我拿出手机来,拍下了其中一条:质量是我们的生命。感觉还是那么亲切。
在那个时代,最能代表华为文化的东西,首先就是这些口号。它们简单明了,振奋人心!
直到今天,口号仍旧是华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你今天参加华为公司的大会,不管是公司级的还是部门级的,走进会场,你都会看到会场四周挂着一些标语和口号。
这些标语和口号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公司的发展在与时俱进,但给人的感觉还是一样的,还是那么简单明了,那么让人振奋,让人一看就知道,公司要干什么,在倡导什么,在追求什么。
口号和标语用最简洁的方式,让员工清楚公司的要求和追求。尤其是对于初创公司,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时,口号可以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
即使在公司制度日臻完善之后,口号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就像旗帜,有的在引导队伍前进,有的在呼唤大家看到队伍的未来。
2
理想追求不是吹牛
华为文化从建立开始,就是一种有理想和追求的文化。
我认为在这方面,最能代表当时华为文化的当然是任总。
那个时候,我们工作和吃饭都在一个楼里,五楼是我们的办公室,六楼是实验室,还有一部分是食堂。
任总大概每个月都会在食堂讲一两次话,大家都有机会听他讲话。 公司会发一个通知,说晚上七点半任总讲话。大家一看到通知,下午就早早去吃饭,吃完饭顺势占一个好的座位。
当时华为公司还没有摆名牌的习惯,大家也没想到要把好座位留给副总裁,谁占到座位就是谁的,没有座位的就去办公室搬把椅子。
公司领导们来得晚,就自己搬个板凳坐在走廊或后面,这就是当时我们的会议场景。
任总讲话简单明了、深入浅出,讲的都是大白话,而且非常生动。他的讲话,让人振奋,也帮你看清方向。所以好多华为老同事像我一样特别喜欢听任总讲话。
一位退休的高管要走的时候,别人问他在公司还有什么遗憾吗,他说:就一个遗憾,今后没法听老板当面讲话了。
可见任总讲话多有吸引力。
记得那个时候,任总在讲话中对我们说: 华为有一天要成为中国通信市场的第一名,世界通信市场三分天下,华为会是其一。
当时听了确实很振奋。今天看来,这好像也没什么,因为已经实现了。但是你想想,当时深圳就有两三百家通信企业,华为仅仅是其中的一家,更不用说整个中国有多少家了。
在那种情况下,任总提出这个目标,坦率地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信,很多人像我一样都没有去想这件事情会不会成真,只是觉得振奋、激动!
当时我们中有一个老同事,之所以叫老同事,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大多是20多岁没成家,他是30多岁,我们就尊他为“老”,称呼他为“老大哥”。
开会时他经常跟我们坐到一起。每次任总在上面大声讲“我们要成为通信市场第一名”的时候,他就转过头来,声音并不是很小地对我们说: 看老头又在吹牛!又在吹牛呢!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相信任总对于华为未来的展望。
如果说那个时候我就相信华为可以走到今天,那我可以自豪地和大家分享,说自己是有远见的。但实实在在地说,我当时根本没想到会实现,会有今天。
那位老大哥的话呢,其实我们大家也没在意。20多年之后,我们这些老同事一起聚会,吃饭的时候有人回想起这件事,就问那位老大哥:“当时就是你说老板又在吹,你现在咋想呀?”
老大哥低下头折服了,他说: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了话,实现了,这种就是有远见的人。
还有一种人说了话,被证明是错的,这种人就是大嘴巴。咱们任总就是有远见,那我呢,就是大嘴巴!”
对于当时的华为,如果说什么最能代表华为的文化, 我认为任总的讲话就是代表,而且他的思想是华为文化的重要来源。
3
踏踏实实地行动
华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追求”,每达到一个目标,就会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回想这么多年,正是这些追求牵引了我们发展。
这些年,华为每进入一个新领域,每有一种新的产品,你就会听到负责这些产品或领域的华为人在各种场合讲: 我们要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等等。
有人问我,是不是华为的每一个人都比较喜欢吹牛。
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有追求”融入了华为每个人的生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华为在通信领域成为很多产品的领头人。
“做一件事情,就把它做到极致”就是华为这种追求文化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到今天,有理想、有追求仍旧是华为文化的重要特征!
当然,有理想仅仅是有追求的一个方面。经常有人问我华为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的秘诀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秘诀就是朝一个全球性企业所需要的方向踏踏实实地做。
有人认为华为的芯片设计得不错,但很少有人知道,华为在1993年就开始做自己的电路设计。
有人认为华为的技术前瞻性不错,你可知道,华为在1993年就成立了美国硅谷的研究所。
华为最大的特征是不仅把有追求放在嘴上,还把它踏踏实实放在行动中。
华为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玄妙之处,只是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更高目标,并踏踏实实地前进。两个数字很容易说明这个道理。
10%。 华为每年将超过10%的销售收入资金投入产品研发。即使再笨,坚持每年这样做,产品和解决方案也能持续进步,华为迟早会走到前面。
1.4%。 华为每年将超过1.4%的销售收入资金投入管理变革,从全世界“买”管理经验,并结合过往的管理经验持续落实到流程和组织中,提升管理效率。
这样,在成本管理和效率管理上,也会走到前列。
作者: 王维滨;
来源: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华为文化之道》 ;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企业文化管理网立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文章仅用于交流学习目的,无意剽窃和抄袭,若涉及版权问题或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
转载合作: 请加小编微信:18301175305
推荐阅读 ✍
点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