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诗词鉴赏有哪些方法?

面对一首诗词,我们有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进行评价和鉴赏,从中体会到诗词中美的力量。诗词鉴赏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外部感知、诗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研究。

(1)外部感知。外部感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 文,看注释。

①读“题”。凡读诗,首先要从题目入手。因为题目中有 我们理解诗的信息。例如王维《过香积寺》,表明特殊的地点,杜甫 《春夜喜雨》,题目中既交待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达了心情。读 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

②识 “人”。这里的“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的主体对 象)三者。例如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 风早,飘零君不知。”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 的。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 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的范围内的。要理解诗人 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该诗写荷花的香艳,也写荷花 担忧因秋风而过早的飘零。只有解读了荷花的这一形象,才能品味 出诗人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情感。

③辨“文”。 所谓辨“文”,是指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 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例如李白 《越中览 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 有鹧鸪飞。”当我们得知这是一首咏史感怀诗,那么,我们就可以较 容易地明了所写的史实内容:越王破吴凯旋,战士尽衣锦荣归,如 花般的宫女挤满华丽的宫殿,真是盛极一时。掌握了这一叙述情 节,再与“只今”一句所写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就较容易把 握诗人对盛衰的感慨。

④看“注”。赏读诗歌,离不开注释。注释往 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有些注释 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示 用典的意思。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 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命题者给出一个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 求张籍的意见。因为有了这个注释,诗人这种临考前的忐忑不安的 心理状态,就容易让读者理解了。

(2)诗境体悟。诗境体悟,主要是指读意象和品意境这两个方面,这也是诗词鉴赏的重要手段。

①读“意象”。所谓意象,指含有作 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 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 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 的是多个的。如苏轼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 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 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另外, 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固定。例 如梅花象征不屈和高洁,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浮云象征游子或小 人,梧桐象征凄凉和悲伤,菊花象征清高和坚强等等。如果我们懂 得这些意象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诗歌有较大的助益。 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 柳”在这首诗里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 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 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 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 同义语。由此可见,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 物象的统一。我们要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 趣,就要仔细品味诗词中的意象。

②品“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 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共同营造的艺术境界。营造意境是诗人 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前三联选取十二个意象:秋天、日晚、空山、新雨后、明月 、松 间、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莲动、渔舟。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 个和平、宁静、纯朴的生活环境,表现诗人乐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意 趣,同时也从反面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生活的放弃。意境,离不 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解读意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 情。例如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 病欲苏。”我们可从“片云”和“孤月”入手,可以从它的无依孤独中 把握诗的凄凉意境,悟得诗人孤苦无助的苍凉心境。从“落日”、“秋 风”中,可以体验到景物的壮阔境界,从而感受到诗人“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豪壮情怀。意境的营造,也是心与物的融合。解读意 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又如宋朝朱淑真《秋夜》:“夜 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 明。”诗人在这里营造的正是景与情会,心与物融,共同营造出孤冷 寂寞的意境,塑造了主人公凄凉孤独、愁怨难眠的形象。

(3)技巧品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 法、修辞手段、抒情方式。那么我们相应的鉴赏方法:

①理“手法”。 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渲染衬托、正侧面结合、动静结 合、远近结合、诸觉结合、虚实结合等。鉴赏诗词,要首先懂得诗的 表现手法。例如《关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用的起兴手 法。

②懂“修辞”。在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常常运 用修辞手法。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关 于修辞,我们在《修辞》一章中有详细讲述,这里便不再赘述。

③悟 “抒情”。诗的本质是抒情的。抒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间接抒情。例如乐府诗《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 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 绝! ”诗直接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坦白、执着、热烈、无所顾忌的情 态,这是直接抒情。又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写出征,用杨柳表现依恋之意;写归来,用雨雪表 现悲哀之情。这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间接抒情。吴乔在《围炉 诗话》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描写 景物,往往离不开情感,常常是因情取景,因景生情。

(4)语言研究。任何文学形式,都必须借助语言,诗词尤其如 此。语言是诗人塑造形象,抒发情感的手段,也是沟通诗人和读者 的媒介。阅读和欣赏诗词,就是通过语言的中介,去领悟作品中诗 人对大自然、现实社会、人生、历史的认同、批判、赞美、追求等复杂 情感的表达。鉴赏诗词,重要的一面,就是要会语言研究。研究语 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明“色调”。诗的色调,第一是指客观景 物有不同的色彩:赤橙红绿青蓝紫。例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 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白鹭,一黄一白,都是客观景物的色 彩。第二是指诗人的情感色彩:或热烈欢愉,或淡泊明净,或黯然悲 哀。这些反映在诗词中往往让景物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例如范 仲淹《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词 中 “碧云”“黄叶”“寒烟翠”,皆是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思,是 “物皆动我之情怀”,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第三,诗的色调除了 运用色彩词之外,还可以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色 彩,使景物具有了冷、暖不同的色调。例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 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描绘了一幅明媚 春光图:阳光照耀,江山秀丽,东风和煦,花草飘香,春燕呢喃,衔泥 营巢,沙滩和暖,鸳眠不起。整首诗采用了暖色调,抒发了诗人对美 丽春色的赞赏之情。又如骆宾王《在军登城楼》:“城上风威险,江中 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诗一、二两句,虽不用色彩词, 但诗用“威”、“险”、“水”、“寒”这些词,点染了一种冷色调,突出了 军中环境的威严与肃杀。鉴赏诗歌,懂得辨明它的不同色调,就能 深入把握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感情。

②觅“诗眼”。在诗词中,语言力 求简练、生动、形象,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注重一字传神。王国维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呈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他说的就是诗词中的炼字。所谓炼字, 指的就是该字在诗句中的关键地位,即诗眼。解读它,就能解读诗 句。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着一“变” 字,把时光递传,光景悄然变化,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象生动地描 绘出来。又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 个“自”和“空”字,本句写景,却蕴藏诗人诸多的感叹:碧草早春,黄 鹂空有悦耳之音。先哲已逝,祠堂荒凉冷落,一代伟人,身后却如此 寂寞。由此可见,觅取诗眼,常能做到知一字而居要,明一词而豁然 开朗。

③析“风格”。诗词的风格,指它在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中 所展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诗词的风格有多种多样:飘逸、豪放、旷达、雄健、沉郁、顿挫、华丽、典雅、俊朗、清丽、凄婉、缠绵、朴素、自然、简练、蕴藉、含蓄等等。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就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地、不同心境下,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风格也会不尽相同。例如,杜甫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但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写得爽朗明快。苏轼词以豪放旷达传世,但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又写得温婉伤感。李清照词风凄婉伤感,但《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却又是豪放、雄健。析一首诗的风格,有多个角度。既可以从题材的选择方面着手:行旅的、边塞的、田园山水的、闺怨送别的等。又可以从主题的表现方面着手:怀才不遇,田园归隐,关注民生,讽刺腐化等。还可以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营造,表现手法的运用,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分析。例如王勃《思归》:“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诗以羁旅为题材,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情感。结构上运用先情后景的手法。选取了“长江”、“大山”、“黄叶飞”等意象,营造了一个空旷、荒凉、寂寞的意境。诗前两句抒情,后两句以景衬情,再选择表现景况的词:“滞”、“晚”、“黄”,又衬以情感词“悲”、“念”。诗把游子思归的悲情描写得十分充足。诗充分显示了它沉郁凄婉的风格。 再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选择的题材是自然山水,主题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诗选“香炉”、“紫烟”、“瀑布”、“飞流”、“银河”这些意象,营构了一个灵动雄放的意境。再用“生”、“挂”、“飞”、 “落”等动词,加上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凌空直下的庐山瀑布描写得若真若幻,表现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所以说,分析诗的风格,要从诗本身出发,特别要注意诗人对意象的选择,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当然,对一首诗词的鉴赏和分析,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搜索建议:诗词鉴赏有哪些方法?  
热闻

 周冰倩

周冰倩中国歌坛才女,学院派的流行歌手,也是上海流行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女歌手。她独特的嗓音,饱满而富有磁性,演唱情感婉约缠绵,磁摄人心。一曲真的好想你唱遍大江南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