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是一种比较奸诈的疾病,会悄无声息的来袭,基本不会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正规的妇科检查,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情。
卵巢囊肿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卵巢囊肿,一种是病理性卵巢囊肿,如果是生理性的卵巢囊肿,不需要太担心,一般经过2-3个月经周期囊肿就会消失。如果是病理性囊肿,则需要及时治疗。当然也不用太过担心,大部分的囊肿都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极少部分会癌变,概率与中五百万差不多了。所以,小伙伴们不必杞人忧天哦,积极治疗就可以了
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囊肿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如果用手术刀把囊肿剖开,你会发现,囊肿里面大都是黏稠的液体以及很少一部分半固体状的东西。从中医角度来说,囊肿就是水湿的产物,然后加一些痰,还有一些瘀血。
那么这些水湿为什么会包裹成团呢?照理说,水和湿会流动的,为什么这些水湿就不流走了呢?为什么这些水湿会聚集在一起了呢?因为身体的气机不流动了,气机不流动了,或者流动缓慢了,这些水湿就聚会了,再加上痰与瘀血来凑热闹,然后慢慢形成囊肿。
气不行则水停,水停就会有瘀血,这就是囊肿背后的成因。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调理囊肿最主要的不是祛湿利水,而是调气机,调升降,行气理气,让身体全部的气机正常顺利流动,就像天地气机正常运转一样,气行则水行,气行则囊肿消。
给大家推荐一个消囊方
(基础方)海藻,白芥子,三棱,莪术,薏苡仁,夏枯草,桃仁,南星,赤芍,甘草等
此方可理气活血,祛瘀消肿,祛痰化湿,软坚散结。方中三棱、莪术、桃仁、赤芍,理气行血,活血化瘀;海藻、夏枯草、白芥子能化痰消肿,软坚散结;南星、薏苡仁能化湿祛痰;甘草,化湿健脾,调和诸药,与海藻、白芥子同用,能消除黏腻之阴邪。以上诸药配伍应用,共奏化痰湿、通气血、消囊肿之功效。
临床以气虚痰瘀互阻为主,可兼见湿热或寒凝。其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痰除症为主。患者素体偏虚寒者,原方加附子,炮姜,小茴香,鹿角胶,偏气虚者,原方加黄芪,党参,白术;偏血虚者,原方加熟地,当归,阿胶;偏痰湿者,原方加云苓,苍术,土茯苓,陈皮;偏郁热者,原方加丹皮,黄柏,大黄;偏血瘀者,原方加丹参,水蛭,泽兰;偏气郁者,原方加香附,郁金,橘核。
李女士,2年前因子宫多发肌瘤进行子宫全切术,术后2年复查,左侧卵巢5.lcm×4.2cm。西医建议,再次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本人及家属均惧怕手术而拒绝。后来经人介绍找到我就诊。
问诊了解,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痛经,月经量多,淋漓10天左右;舌边有瘀点,苔黄,脉弦细略涩,属肝郁气滞,瘀阴胞宫所致。治疗应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用药以原方加郁金,香附,橘核,柴胡;服药4周后月经淋漓改善,痛经减轻,精神好转,去医院复查,左侧卵巢缩小至3.2cm× 4.0cm。病情恢复良好,问诊后我进行调方,加川续断、桑寄生服用。李女士再次复查,左侧卵巢囊肿消失,病情已康复!
在用药上,重用白芥子、夏枯草、海藻,对消散卵巢囊肿有软化和吸收吸收作用。在运用中药治疗卵巢囊肿时,应注意症型变化,久病体虚的患者,不宜攻伐太过,可攻补兼施,用补气之药扶护正气,以性味平和的药物为主,辅以峻猛破瘀之品。
临床新病多实,宜攻宜破,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术后若有痰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节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正如《医学入门·妇人门》指出:“善治徵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宁扶脾胃正气,待其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