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接连斩获宝马、Stellantis大单,狂砸技术的蜂巢能源终于出手了!

       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

       10月12日,36氪发布重磅消息,蜂巢能源已经获得宝马集团欧洲区近90GWh的电池订单。仅仅过了四天,《科创板日报》独家报道称,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也将向蜂巢能源增加总规模近5.48GWh的PACK电池包采购。

       蜂巢能源的一鸣惊人或许是意料之外的,但却完全在情理之中。厉兵秣马多年,也确实到了该出手的时候。

       【台上一分钟,台下五年功】

       2018年才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蜂巢能源既没有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几十年的电池生产经验储备,也没有像宁德时代那样享受到国家补贴政策的滋补。但公司就是从一片空白中,仅用五年时间,便搭建起一个拥有强大即战力的独立组织。

       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加速改善,长城汽车的痕迹也越来越少。

       2020年-2022年,蜂巢能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6亿元、44.74亿元和99.7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近140%。其中非关联交易销售金额从2021年一季度的612.57万元增长到2022年四季度的20.65亿元,同期关联方销售占比从99.28%直线下降至2022年四季度的29.55%。

       业绩只是表象,背后是完备的供应体系、丰富的客户结构、豪华的股东阵容等方方面面的成功与进步。

       在上游,蜂巢能源通过投资、参股、签署协议等一系列方式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已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巴斯夫杉杉、新宙邦、天赐材料等新能源产业链各细分领域执牛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客户群不断外延,之前已经和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等一众国内有头有脸的整车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现在又开拓了宝马和Stellantis,意味着公司在国际市场也迈出了一大步。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蜂巢能源能得到合作伙伴和股东的普遍认可,说到底还是自身强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学技术是第一,有些时候甚至是唯一的竞争力。

       自创立以来,蜂巢能源在研发上就一直保持高强度投入,2020-2022年的研发费用分为3.8亿元、7.2亿元及11.4亿元,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13.90%,远超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中对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金额及占营收比例的要求(分别为6000万元和5%)。到去年底,公司共有2561名研发与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18.89%,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共计818人。

       功不唐捐的是,这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就转换成了巨量技术成果。

       截至去年底,蜂巢能源共计拥有境内授权专利332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根据中汽中心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2020年-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分别为586项、878项及1049项,分别位列中国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排行榜第一、第一和第二。

       具体化到产品,就是在一些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技术上已经取得引领地位。

       比如无钴电池。

       由于全球三分之二的钴金属分布在政局动荡的刚果(金),致使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因此低钴甚至无钴一直是动力电池追求的发展方向。早在2021年7月,蜂巢能源就下线了首款无钴电池,成为首家突破无钴电池技术难关、实现量产的企业,该产品同时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等核心优势。

       再比如具备颠覆性的叠片工艺。

       卷绕和叠片是锂电池中段生产的核心工艺,其中卷绕目前的生产效率高于叠片,是当下的主流路线。但叠片工艺理论上可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多的循环寿命以及更低的成本,而且更加安全,站在终局视角来看,叠片更有前途。

       蜂巢能源奉行长期主义,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叠片这条难且正确的道路,持续精进,成效显著。公司第一代叠片技术效率是0.6秒/片,第二代是0.45秒/片,第三代“飞叠”技术效率则达到0.125秒/片(已经逼近卷绕效率)。到2022年,蜂巢能源采用高速叠片工艺的自制电芯形成动力电池产品实现收入66.21亿元,已经达到2022年全年营收的66.4%。假以时日,一旦叠片的综合优势反超卷绕,提前卡位的蜂巢能源势必会大放异彩。

       过去几年,在政策的鼓动和资本的推动下,动力电池的发展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大部分企业选择市场与技术并行,胡子眉毛一把抓,短期内名利双收。蜂巢能源则有所不同,先抓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力量干技术,然后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商业化上。这种战略安排在发展前期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则不断蓄积能量,时机成熟,便会厚积薄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动力电池,仍方兴未艾。

       根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17.9GWh,同比增长71.8%。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730GWh,2030年则有望超3000GWh。换言之,动力电池未来还有数倍的潜在增长空间。

       巨大的增量市场意味着产业格局并未固化,向上的通道仍向所有人敞开,只要能力在线,策略得当,理论上谁都有弯道超车的可能。羽翼丰满的蜂巢能源无疑有更大的胜算,别的先不论,单就这次宝马和Stellantis的订单就是一块很好的跳板。

       一方面,这笔超大订单将直接拉动公司盈利,按照每瓦时0.6元的价格计算,90GWh的订单价值540亿元,是蜂巢能源去年总营收的五倍还多,体量瞬间拉高了一个级别。

       另一方面,宝马的订单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通行证和介绍信,对公司后续开辟其他客户有极大助力作用。

       宝马对供应商的质量要求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严苛,公司严格贯彻“零缺陷”理念,即零缺陷工厂、零缺陷生产和零缺陷供应,所有供应商必须通过相关考核。福耀玻璃早年为宝马供货时仅调制单侧门玻璃的参数,然后通过镜像复制生产另一侧,但宝马在审核后发现有细微不对称,要求福耀将两边玻璃分别调试,参数独立,以此来确保产品质量。

       也正因如此,得到宝马的认可也就意味着基本具备了适配所有车企的能力。十年前,宁德时代正是得益于与宝马的合作,实力和名气一下子打了上去,如今蜂巢能源也大有希望借势起跳。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曾有一个著名的非线性论断,即事物演进的轨迹往往不是线性的、平滑的,而是非线性的、跳跃的,这一理论投射到企业管理领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轮效应”。对于蜂巢能源而言,长期的积累让飞轮已经转了起来,后生可畏,亦可期。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宝马  宝马词条  蜂巢  蜂巢词条  斩获  斩获词条  接连  接连词条  Stellantis  Stellantis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