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治脸部痤疮的一则经验。
闲言少叙,我们直接开讲。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17岁,医案记载姓刘。
大概在两年前,她洗澡之后,不小心就受风了。
从那以后,她的面部就经常出现紫红色的丘疹,又痒又痛。
当时,她曾经到医院的皮肤科去看,诊断为寻常型痤疮。
外用药和内服药,用了一大堆,效果不好。
怎么办呢?此人决定看中医。
刻诊,发现这个患者面部脸颊和前额都有痤疮,边缘很清楚,小的好像米粒那么大,大的有绿豆那么大。细问得知,这个痤疮,在秋冬季节较轻,到春夏季节较重。
当时,医家对其中一个丘疹挤压。发现,有乳白色的脂柱排出来。
看舌脉,发现舌质淡,苔薄白略黄,脉象濡缓。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白术、陈皮、柴胡、白芍、苍术、车前子各10克,益母草12克,党参20克,山药15克,黑荆芥5克,炙甘草3克,僵蚕12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如何?七剂药喝下去,患者自觉面部十分清爽,痤疮比较从前大有改善。
接下来,原方保持不变,继续投用10剂,诸证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它原载于2007年的《世界中医西医结合》杂志。
现在,我来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你看,这个患者的脉象,是濡缓的。
濡缓脉提示什么?是不是有湿邪?湿邪弥漫在脉道里头,使得脉象濡缓。舌淡,苔白而略黄。这说明,湿邪刚刚有化热之势,但是还不明显。
那么,这个患者到底有没有湿邪啊?从发病的过程来看,她一定感受湿邪了。为啥这么说?她发病前,曾沐浴受风啊。沐浴,就意味着感受湿气。偏偏你还受风,风邪打开毛孔,湿邪钻进体内。内湿和外湿混在一起,发于皮肤,就形成了痤疮。
也就是说,她这一脸疙瘩,都是痰浊之气在脸上“鼓”起来的。不然,丘疹挤压的时候,怎么会有白色脂柱呢。这个白色脂柱,我们基本可以看作是痰浊的一种表现。
好了,既然如此,要想调治此人的痤疮,就应该从健脾除湿的角度入手。对不对?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白术、陈皮、柴胡、白芍、苍术、车前子各10克,益母草12克,党参20克,山药15克,黑荆芥5克,炙甘草3克,僵蚕12克。
这个配伍,其实是我这几天一直说的,完带汤的化裁。其中,白术、陈皮、苍术、党参、山药、炙甘草,可以健脾益气除湿。车前子可以利水。白芍和柴胡、荆芥可以疏达肝气,柔和肝体,避免脾土为肝木所乘。益母草,活血凉血,僵蚕,祛风散结。
这样一来,痤疮生成的内环境就得到了改善,她的毛病自然就指日可愈了。
我个人认为,这是利用完带汤为主,来治疗脾虚湿蕴型痤疮的典型验案。
其实,中医对痤疮的分型,历来都很细致。肺胃有热、脾胃湿热、热毒蕴结、血瘀痰凝、肝郁气滞等等,都是常见类型。脾虚湿蕴者,典型表现,就是脉象濡缓,舌质偏淡,苔白腻而厚或白腻略黄。脸上的油比较多,有些人头发也爱冒油。还有的人,伴随消化道不适,比如说便溏、大便不成形、肠鸣等。这个时候,以完带汤加减来应对,是比较好的思路之一。
当然了,文老师在这里说,只能是起到一点科普的作用,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如何应对痤疮。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我建议你还是积极看中医,看中医的皮肤科。中医从来都认为,任何表现在皮肤上的事儿,其实都是身体内环境失衡的表现。所以,在中医整体观治疗理念的指导下,类似痤疮这样的皮肤病,一般来说可以见到良效。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