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到一个话题,说“书是读不完的,又怎么才能做到全覆盖式阅读,这种终极境界呢?”
今天就分享一下,如何做到全覆盖式阅读的方法?
想达成这种境界,就需要跳出常规式阅读,比如,平时我们读书,都是在追求收获、金句、案例、理论、方法,这些读书都没错,但是想达到覆盖级阅读,这些小技巧在这么高维度面前已经失去效用了。
全覆盖式阅读,追求的是“识别度”,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获得启发思考,帮自己建立一套对世界的认知模式”。
比如,我现在搭建了一个基础阅读体系,有同学把一本书新书讲的理论,向我提问,就算我没读过这本书,但是我依然能从这个理论名词中,获得一些感觉,并且能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起码要知道,这个是伪科学,还是经验主义,还是概率问题。
起码在心理学、哲学、读书、行动、这些领域,我不必读过每一本相关的书,但是我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认知识别模式”,看到基本上就能猜出理解,这个理论背后的一些逻辑。
这个“认知识别模式”,很难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而且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内隐式学习”,说不出具体用了什么方法,但是最终你就是学会读书了。
对待书本,你有了自己独特的感觉,读书就是在培养这种感觉,方便理解,可以把它称为“认知识别模式”。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点王阳明,具体的哲学理论说不清楚,但是起码我们对王阳明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他是好的坏的,他的基本思想大概是什么样,我们对阳明心学了解可能不多,但是一个人跟你胡说,什么是阳明心学,你一定能听得出来,他说的不对。
这个就是“读书感”,也就是全覆盖阅读的基本方法,认知度。
其实这个方法,大家都在使用,只是很少去思考具体的逻辑,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现代科学的培养,都懂点逻辑概念,对什么是科学研究有一点认知度,如果有人跟你聊的是伪科学,你一听就感觉不对。
而我们读书,其实就是在学习,如何认知世界,建立对事物的识别方法。
你读的书越多,你对不同类似知识的敏感度就越高,一本畅销书在你面前,里面讲的道理是不是老生常谈,分享的方法到底靠不靠谱,你都能有个模糊感觉。
如果你在读书中,有体会过这种感觉,说明你读书到了一定的层次。
思路部分讲的差不多了,我最后向老先生请教,这个感觉大概有点印象了,能不能再分享一点拿走就用的方法。
没办法,我在真正的大牛面前,也只能问出这种肤浅的问题。
老先生的大概意思是,读书要以自己为本。
从此读书为自己,围绕自己的去读书,而不是跟着书去读书。
什么意思呢?
过去我们都从不同书中获得不同知识,但是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相关度并不一样,往往是比较松散的,虽然可以用目的性,目标,功利心,带着问题读书等方法,但终究还是属于被书带着走。
围绕自己读书,就没有这么目标明确,而是锻炼自己的认知模式。
围绕自己打造一个知识体系,哪些地方薄弱,对什么知识了解不多,就以这些知识为框架,而不是以某本书为框架。
比如, 最近我要读概率学的书,我拿起一本书,就只看概率学相关的知识, 其他内容可看,可不看。
比如,最近我在研究时间管理,那就只找相关的知识,无论是公众号,文章,书,问答,对你来说都是素材。
读书不再以书为本,必须以自己为本。
我们还要利用好现在的电子书服务,你选一个话题搜索,相关的信息都被你找出来,而且是横跨很多本书,你把关键词章节看完,基本上就能建立一个体系。
到这个境界以后,书在你眼里,就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体的资料库,每本书都有一部分为你服务。
我可以大概描述一下,我日常的读书方式:
1,先进行大范围泛读,主要是识别知识,搜索知识,筛选知识。
2,选择其中被筛选后的知识,进行精读,至少看 3 遍,通读、细读、笔记。
3,重点看那些跟你认知相反的内容,有些你比较认可,有些是能提出新观点,你需要仔细阅读去了解其中的逻辑。
4,提炼出精华,把相关的知识关联打通,这个其实已经不只是在读书了,而是在做知识研究。
经过这个读书训练过程,慢慢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被你吃的差不多了,真的很难再有新观点,仔细看很多重要的书,其实都已经出版 10 年左右了,当你有个这种感觉的时候,你真的感觉到,老先生那句话的含义了,“可以读的书没多少”。
当你建立起成熟的识别度,有什么新观点,什么新书,你都能很敏感的察觉到。
到时候,你就会付出这样的感慨,知识进步速度太慢了。
觉得内容有启发,点赞关注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