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这几天,我一直给大家说高血压。
有的读者看入了迷,说让我再多讲讲。
好吧,我现在给你说,高血压患者中很特殊,又很常见的一种类型。这就是上热下寒型高血压。
什么叫上热下寒型高血压啊?
来,我给你讲一段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70岁,医案记载姓李。
这个人,有高血压八年了,心脏也不太好。
他的血压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压达到了210,低压为135。你说,这个数值,说出来是不是让人分外担忧?
为了控制血压,此人一直在服药,但是效果时好时坏。
最近这一年来,患者常常感觉到头晕、失眠、心悸,颜面和下肢有些浮肿。脸上常常一阵一阵地发热,腰酸腿软,耳鸣时作,夜里频繁起夜小便。
针对这些情况,患者走遍了当地大医院的循环内科,得不到一个比较周全的治疗方案。
最后,有人劝他,不行的话就尝试一下中医。
患者一想,也只好如此。于是,转投中医。
刻诊,见这个患者,脉象沉弱,舌苔白腻,舌质偏淡,而且手脚不温,双腿有浮肿现象,身体很瘦,脸上泛红。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我们不妨领略一下:
熟地黄25克,山药、茯苓、钩藤各15克,山萸肉、泽泻、牡丹皮各12克,牛膝、牡蛎(先煎)各30克,肉桂5克,制附子(先煎)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天服用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5剂之后,头晕现象缓解,睡眠转佳,脸红耳鸣之感减轻。
接着,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20剂。患者手足开始温热,血压明显下降,高压下降到135,低压为90。
这个时候,医家嘱咐,可以不用汤药了,转而服用金匮肾气丸成药,坚持一个月。
到最后,患者经两年随访,病情未曾明显波动,血压一直保持平稳。
这张小小医案,记载于20年前的《新中医》上。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认真查阅、品读。
现在呢,文老师就用粗鄙的文字,讲我自己对此案的理解,说与你听。
我跟你讲,医案里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下元虚寒,虚阳浮越,使得上热下寒的高血压患者。
首先,咱们从舌脉角度分析。
患者脉象沉弱,舌苔白腻,舌质淡,这显然是肾阳不足的表现。肾阳不足,脉道鼓舞不足,所以脉象沉弱。舌质淡,那是阳气不足,气血不丰,舌体失养。阳气不足,水湿不化,所以舌苔白腻。
另外,患者四肢不温,这表明阳气虚弱,不能温煦四末。颜面和下肢浮肿,那是肾阳不足,水液代谢不畅所致。
这么一看,患者似乎是肾阳不足无疑。那么,这个情况,又是怎么引发患者颜面潮热、血压升高的呢?
对这个事儿,理解起来也不难。患者肾阳不足,意味着下元虚寒。下面的寒邪太重了,就逼得仅存的阳气上浮,形成了所谓虚阳浮越。虚阳来到头面,患者就会面色潮红,头晕失眠。
患者阳气本虚,气血运行就没有动力。于是,为了满足身体重要脏器的供给,身体就自动增加血压,好让气血能及时地抵达脏腑。就这样,高血压出现了。
因此,此时的患者,就出现了看似矛盾的情形:上面高血压,面色潮红,睡眠不安,下面却手脚发凉,脉象沉弱,腰膝酸软,甚至双腿浮肿。上热下寒的状态,十分明显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肾阳不足,那么解决问题,自然要从温补肾阳入手。我们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熟地黄25克,山药、茯苓、钩藤各15克,山萸肉、泽泻、牡丹皮各12克,牛膝、牡蛎(先煎)各30克,肉桂5克,制附子(先煎)10克。
这个配伍,显然有金匮肾气丸的影子。其中,肉桂和制附子,是温补肾阳的要药。这是治疗的基础。
善补阳者,必须于阴中求阳。于是,熟地、山药、山萸肉,就用于滋补肾阴,使得阴生阳长。茯苓、泽泻、丹皮,负责泄湿利浊。为什么要泄湿利浊?因为要想补益,首先得腾出一些地方。这就好比添置新家具,必须把老家具扔了才行。因此,必须泄浊。
在这个基础上,用钩藤降压,用牛膝引血下行,兼补肝肾,再用牡蛎来重镇降逆,改善患者的眩晕耳鸣、睡眠不佳之态。这些,都是用于治标的。
总而言之吧,患者经过这么一番调治,元阳得到补充,虚阳得以收敛,他的体内阴阳恢复平衡,气血运行如常,血压就不会再那么高了。
其实,这种因为肾阳不足,导致上热下寒型的高血压,在中医临床中还是比较多见的。虽然其病因病机相对特殊一点,但是患者数量不小。其中,以患病多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多。我希望,有此类困扰的读者朋友,能反复理解我文中的意思,从而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至于说文中所述的方药,虽然很典型,但是也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加减应用。不经辨证,是不应该盲目尝试的。
读者朋友,到现在为止,文老师已经已经给大家讲过多种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了。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往回翻阅我专栏里的内容。我相信,你看得多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自然也就深刻了。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不知道,我的拙文,能否给您带来一点启迪。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