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亚纲—新翅下纲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新翅下纲(学名:Neoptera),包含昆虫纲有翅亚纲下,除古翅下纲 (Palaeoptera)之外的所有物种,此类的昆虫拥有翅膀,也包含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翅膀,没有飞行能力的物种。新翅下纲包括昆虫中的大多数物种。
1.下属目
复新翅类(Polyneoptera)
缺翅目(Zoraptera)
革翅目(Dermaptera)
𫌀翅目(Plecoptera)
螳䗛目(Mantophptera)
蛩蠊目(Grylloblattodea)
纺足目(Embioptera)
竹节虫目(Phasmatodea)
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
网翅总目(Dictyoptera)
螳螂目(Mantodea)
蜚蠊目(Blattodea)
奇翅目(Alienoptera)
直翅总目(Orthopterida)
华脉目(Caloneurodea)
直翅目(Orthoptera)
巨翅目(Titanoptera)
无尾角类(Acercaria)
半翅目(Hemiptera)
缨翅目(Thysanoptera)
啮虫目(Psocoptera)
虱毛目(Phthiraptera)
完全变态类(Holometabola)
膜翅目(Hymenoptera)
蛇蛉目(Neuroptera)
广翅目(Megaloptera)
脉翅目(Neuroptera)
捻翅目(Strepsiptera)
鞘翅目(Coleoptera)
毛翅目(Trichoptera)
鳞翅目(Lepidoptera)
蚤目(Siphonaptera)
长翅目(Mecoptera)
双翅目(Diptera)
二叠啮虫目(Permopsocida)
小翅目(Miomoptera)
舌鞘目(Glosselytrodea)
原双翅目(Protodiptera)
飘翅目(Tarachoptera)
2.复新翅类
复新翅类(学名:Polyneoptera) ,是一个拟议的演化支,其包括直翅目(蚱蜢,蟋蟀等)和新翅下纲中所有其它与直翅目关系紧密的昆虫。这些复新翅类中昆虫,以前被归类为半变态类,或外翅总目,原因是它们几乎没有变态,在整个若虫阶段,翅逐渐向外生长。
3.无尾角类(准新翅类)
无尾角类(学名:Acercaria)又称准新翅类(Paraneoptera),为新翅下纲昆虫的一个总目,今多视其为演化支。准新翅类包括啮虫目(树虱)、虱毛目(真虱)、缨翅目(蓟马)和半翅目四类昆虫。所有准新翅类的昆虫都比典型的多翅目昆虫表现出各种身体构造的“减少”或“简化”:例如此类昆虫缺少其它昆虫的腹部末端都有的两附属物(Acercaria 即“无尾角”之意)。其他“减少”发生在翼脉管,节段的数量(不超过三个),马氏小管的数量(不超过六个)以及腹神经索中神经节的数量(不超过三个)。
准新翅类昆虫的口器反映了物种间进食习惯的多样性:基群以微生物表面为食,而更高级的群体则以植物或动物体液为食。传统分类会视“虱毛目”跟“啮虫目”为两个目,所以认为准新翅类下领四个目;但较近期的分类已倾向视传统分类中由“虱毛目”及“啮虫目”组成的“啮虫总目”来替代啮虫目的地位,这样,准新翅类之下就只有三个目,分别为:
半翅目(Hemiptera)
啮虫目(Psocodea,合并旧分类的啮虫目Psocodea和虱毛目Phthiraptera)
缨翅目(Thysanoptera)
4.完全变态类(内生翅类)
完全变态类(学名:Holometabola),又称内生翅类(Endopterygota,或译内翅类或内翅部),此类昆虫均属完全变态的昆虫,拥有蛹期。最早的内生翅类昆虫化石可追溯到石炭纪。
内翅目昆虫是最多样化的昆虫超阶,现存超过100万个物种,其中包括蝴蝶、苍蝇、跳蚤、蜜蜂、蚂蚁和甲虫等昆虫。内生翅类幼虫比外生翅类若虫血浆中有机酸含量高。
有的昆虫学家将内翅类分为三组:膜翅类(膜翅目)、蛇蛉类(脉翅目、广翅目、蛇蛉目、捻翅目和鞘翅目)和鳞翅类(蚤目、长翅目、双翅目、毛翅目和鳞翅目)。
5.螳䗛目
螳䗛目(学名:Mantophasmatodea),为新翅下纲昆虫的一个目。螳䗛目下只有一个螳䗛科。它们是南非西部及纳米比亚的特有种,但从始新世的化石纪录可见,它们原有更广的分布。
螳䗛是一种外型既像螳螂,又像竹节虫的古老昆虫。螳䗛没有翅膀。它们的外观像螳螂及竹节虫(䗛)的混合体,所以旧称“螳螂竹节虫”。从分子分析证据显示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的昆虫类群是蛩蠊。它们最初是根据在纳米比亚及坦桑尼亚发现的标本描述的。
(1)物种学史
螳脩是一种外型既像螳螂,又像竹节虫的古老昆虫,21世纪初在纳米比亚被发现,2001年建立新目。已发现4科11属18个现生种类、3个发现于波罗的海琥珀中的始新世化石种类以及1个发现于我国内蒙古的侏罗纪化石种类。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螳脩和蛩蠊属于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姐妹群,应分别为蛩蠊目Notoptera的一个亚目。
最先发现螳脩的人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生索普(O. Zompro),他在研究竹节虫过程中,发现波罗的海琥珀中一种怪虫,其前足呈镰刀状,很象螳螂,但它的前胸小,有能捕食昆虫的镰刀状中足,又不像螳螂;另方面,它体型细长,翅膀和中、后足退化,则象竹节虫。卵产在卵囊中,又不象竹节虫。索普与其他昆虫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纳米比亚布兰德山采到了这种神奇的‘角斗士’,并将其命名为螳脩目。
(2)形态特征
螳脩个体较小,有的仅20-30毫米。大多生活在山区草地上石块下,捕食小型昆虫,有时也会自相残杀。略具雌雄二型现象;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多节;复眼大小不一,无单眼;无翅;胸部每个背板都稍盖过其后背板,前胸侧板大,充分暴露;前足和中足均为捕捉足;跗节5节,基部4节具跗垫,基部3节合并;尾须短,1节。
(3)下属科
螳䗛科(Mantophasmatidae)
坦螳䗛亚科(Tanzaniophasmatinae)
螳䗛亚科(Mantophasmatinae)
6.原直翅目
原直翅目(学名:Protorthoptera)是古生代已灭绝的一目昆虫,是新翅下纲基底的侧系群。它们生存于石炭纪晚期,是已知最早的有翅膀昆虫。它们是所有其他复新翅类的祖先。它们的小翅展开形成一个盾牌。
(1)分类史
绝灭目“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是由Handlirsch于1906年建立的,包括了古生代所有与直翅类关系密切的类群。直翅目(Orthoptera)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的1目。Orthoptera是取之希腊文σρθσδ直(straight )+πτερα翅(wing)的意思。
本目动物多为中、大型体较壮实的昆虫,前翅为覆翅,后翅扇状折叠。后足多发达善跳。包括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有人认为原蜚蠊目(Protoblattoidea)和副𫌀翅目(Paraplecoptera)的物种应并入此目。
(2)发现
“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是由Handlirsch于1906年建立的,后来他又建立了另外一个绝灭目——原蜚蠊目(Protoblattoidea),将介于古网翅目(Palaeodictyoptera)与蜚蠊目、螳螂目和竹节虫目之间的种类归于其中。同时,他建立了第三个绝灭目“Protorthoptera vel Protoblattoidea”,将特征明显介于原直翅目和原蜚蠊目二者之间的种类归类在这个目中。随着更多的化石的发现,不同学者对其范围和归属也有许多不同的意见。Martynov(1937,1938)建议原直翅目(Prororthoptera)应仅限定于象真正的直翅目昆虫具有跳跃式后足的种类,其它种类划归于一个新的绝灭目副襀翅目(Paraplecoptera)之中。Sharov后来(1966)认为原直翅目仅包Sthenaropodidae一个科,其它科分别归属原蜚蠊目和副襀翅目。Carpenter(1966,1992)认为原蜚蠊目和副襀翅目之间区别不是十分明显,应仅保留原直翅目,原蜚蠊目和副襀翅目的种类均归在原直翅目中。
7.华脉目
华脉目(学名:Caloneurodea),昆虫纲已绝灭的一目,其分布时限主要为晚石炭维斯发期(Westphalian)至晚二叠世。
(1)分类史
由于其数量较少且已绝灭,所以它在新翅亚部(Neoptera)系统发育关系中的地位也尤显重要。华脉目的系统分类位置有很多不同的认识,Carpenter(1992)和Grimaldi(2001)将其划归于多新翅类(Polyneoptera)。Rasnitsyn认为华脉目归属“臭虫型”组(’cimiciformes’ group),Kukalová-Peck, J.(1991)则认为它与半翅总目亲缘关系更近。
(2)特征
前后翅结构、脉序相似,后翅无发达的臀区;CUA脉在基部与M脉的主干短距离重合,CUA脉和CUP脉十分靠近并平行,均无分支;有2条或更多的A脉;横脉很多。身体柔软;触角线状,多节;下口式或前口式,咀嚼式口器;足长而柔软,5跗节。雌虫有短且仅1节的尾须。
8.巨翅目
巨翅目(学名:Titanoptera),昆虫纲已绝灭的一目。体中型。前后翅相同,主要的纵脉完整,凸、凹脉交替;原脉网很少出现,横脉发育很好,翅边缘透明,或许有斑点;SC脉和R脉十分靠近,并且靠近前缘。
仅知道几个属的身体结构特征,与古网翅目极其相似:头小;触角刚毛状,长度中等;吮吸式口器;足和腹部柔软,尾须非常长,通常长于身体。幼虫具有与成虫一样的吮吸式口器,无气管鳃和其它水生特征。石炭纪—二叠纪。化石见于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