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中国在欧洲市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方贸易规模达到了8684亿元,覆盖港口、农业、半导体等诸多关键领域。
然而,为了迎合老美、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荷兰方面却“自废武功”,决定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开始对大陆断供DUV光刻机等核心设备材料。
可即便如此,美国仍不满足,由于ASML产线上含有一些关键的美国配件与技术,有消息称,它计划再次升级限制,从后期的配件替换与设备维修入手,要求荷兰ASML进行远程操控,让我们已购入的光刻机也陷入“瘫痪”。
对此,不少外媒纷纷表示:马克·吕特把事情闹大了。因为针对这项隐患,国内存储芯片巨头早就提出过质疑与应对方案,如果美国强行干预而导致我们已购入的设备无法使用,那么供应商理应对这些设备进行回购。
要知道,荷兰ASML在大陆市场深耕了20多年,截止2020年,ASML对大陆市场出货的光刻机数量就已达到700台,又两年过去了,这个数值一直都在增长。
ASML原本计划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但美国再次修改规则,这导致ASML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变得似乎没有那么乐观了。
更让ASML没料到的是,事态居然会发展到可能需要回购光刻机的地步。仅一台DUV设备就价值约8000万美元,而ASML在2022年的净利润为56亿欧元(约414.55亿元),超700台光刻机的回购资金,显然是ASML一时间无法承受的!
另外,大陆市场是ASML全球化布局的第三大业务市场,在无法出货EUV光刻机和先进DUV光刻机的情况下,ASML本就已经蒙受了巨大损失,可如果连此前已对中企售出的设备也无法再提供完善的售后,等待ASML的结局估计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彻底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更关键的是,在美、日、荷三方协议落地后,中方已经展开反制,从8月1日起对镓和锗等稀有金属材料进行管控,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作为半导体产业最核心的基础原材料,中国在镓和锗等稀有金属材料方面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出口比例占全球的80%以上。若没有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材料,不只是美日荷的芯片产业会受到巨大影响,甚至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都将陷入被“卡脖”的境地。
正因如此,在中国宣布断供镓与锗等稀有金属材料后,外界反应强烈,例如美国,先后派出布林肯和耶伦访问中国,并呼吁中方要开放贸易。还有荷兰,希望欧盟能够出面解决稀有金属的供应问题。
客观来说,反制从来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对外界断供的回应与制衡。西方如果能够解除对DUV光刻机等设备材料的出货限制,或许还能从大陆市场获得原材料。
反之,如果荷兰继续与老美媾和,进一步“加码”限制,只会彻底惹怒中方,坚定大陆断供稀有金属材料的决心,事情也将越闹越大。不让中方发展半导体,那就直接“掀桌子”,大家都别玩了。
当然,回购光刻机对荷兰ASML和大陆市场其实都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以说是“两败俱伤”,毕竟国产芯片正处爬坡破冰阶段,对光刻机的需求水涨船高,纵然国内已有部分替代品,可短期内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必须保持警惕,只有坚持自主研发,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快国产光刻机的突破与替代,把核心技术掌握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