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授博览群书,用口语化通俗地讲解古事,让更广大的百姓知古识古,这点与我很是赞佩的。
抖音不多看,不知提问说是易教授言,真伪否?倘若是真,却有点失偏颇。
偏颇点1,郭嘉是军事家。2,郭嘉与诸葛亮身份不同无法比较。就此2点瞎侃几句。
1,郭嘉还担不起军事家这三字。
郭嘉纵智略超人,毕竟英年早逝。生前赞誉至多是奇士、高级幕僚。而百姓通常认可的军事家,起码是在军事战仗中,挑过头为过帅,谈笑间退过敌败过对手。手掌下亦指挥过百将千军。而郭嘉从无挥旗操令,多是在曹操身后点指出谋。
军事家古之韩信、曹操、戚继光等,今之彭德怀、栗裕等老辈帅将。多少慕僚、参谋,虽亦名留青史,但终挂不得军事家三字。
网络搜索解析,郭嘉亦未占军事家三字,反到是诸葛亮即有军事家,又有政治家头衔。毕竟诸葛亮是亲操过大军行止进退的。
或许假若郭嘉不早亡,曹操会给予机会付于大任,郭嘉高略之才更显,挂帅擎旗,青史能誉之为家。惜是假若,事实在这,郭嘉38岁(公元170一207)离世,痛彻曹操,然郭嘉实是从未亲自督战八方。
世象有此一景,英才早逝者,往往更令人们景仰,街谈巷议更填传奇。郭嘉之谋,却有高明,异于常人多处,史料有称"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但不能不说,人们敬佩他,有其英年早逝,令人唏嘘的顾念之情。
《三国志》中,荀彧荀攸贾诩为一传,后面才是郭嘉与程昱、董昭、刘晔等合传,曹操身侧三位筹谋大功者,实是荀彧荀攸贾诩,郭嘉之功在其后。今人多有深赏殊赞郭嘉,确是有些因其早逝,民舆过誉抬高人云亦云的成分。
简言之,郭嘉当得奇士、高士,但与军事家还是不挂钩的。
2、郭嘉与诸葛亮身份不同无法比较。
读演义,同是为各自主公筹良策、谋宏业。论史实,都是雄主身侧贵尊之膀臂人物,怎么就无法比较了。
民间有俗语:郭嘉不亡,孔明不出。其实就已暗蕴着一种比较。
公元207年,郭嘉病亡于曹军征伐乌丸路途中,同年,诸葛亮隆中出山。后世民间高手借此巧合,推出上口易传的俗语,表面上看是说明郭嘉比诸葛孔明还要高明,实则内里还是借家喻户晓的孔明之名,捧托郭嘉。
郭嘉在《三国演义》里占篇幅不多,在《三国志》中虽有传记,但史传文言文晦涩性质,民间读之偏少。
郭嘉之智不亚诸葛亮,多读三国的总是愿在各个大谋士、武将间作下比较。不看三国的,一般多知诸葛亮,少知郭嘉,毕竟诸葛亮武庙十哲、民间传诵双开花。郭嘉亦有盛名,不能不说是那句俗语,起到了相当大的于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