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万亿市值的门槛,比亚迪被冠上了“迪王”的称号。
6月10日,比亚迪大涨8.19%,市值达到了10200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史新高。当日晚间,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公告,公司6月10日斥资1.26亿元回购了38.44万A股股份。
那么,为什么在新能源车市场开始挤泡沫的阶段比亚迪能独树一帜?这种上涨是否可持续?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实际上,年内全球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股价表现都不太好,这是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背景。
据统计显示,今年,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年内跌幅已经达到了42.74%,更为“悲惨”的是去年该公司的股价也下跌了35%,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交付量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去年自动驾驶的问题;此外,小鹏汽车年内跌幅也达到了48.72%,主要原因则是一季度亏损幅度扩大导致的;而理想汽车表现要好于这两家车企,年内跌幅仅为6.76%,这主要得益于一些全球性基金的加仓以及理想汽车交付数据的良好表现。
而在国际视野下,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龙头,特斯拉年内的表现也非常糟糕,跌幅达到了34.07%,市值已经接连跌破了几个重要关口,目前仅为7127.78亿美元;明星企业Rivian则更惨,年内跌幅竟然高达72.65%,市值更是跌至255.43亿美元,落后于理想、蔚来汽车等企业。
那么因素造成的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过去的两年,全球新能源产业链过热,由于站在全球风口之上,所以很多新能源车企业的股价都被提前透支了。当全球新能源产业开始脱虚向实时,出现“降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二,由于全球缺芯问题导致了很多车企减产,叠加疫情的因素,全球新能源车企的产能是受到制约的,而当下新车的交付量已经成为衡量车企的重要标准之一,交付量跟不上那么股价自然就会有相应的反映;
第三,新能源汽车目前很多问题依旧存在,例如自动驾驶以及冬天电池续航问题。
当下,全球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作为全球新能源重要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我们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且开始了弯道超车。
本次比亚迪之所以能逆势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黑马,我认为主要是交付量的提升。
自今年三月起,比亚迪已经宣布停售燃油车,在当下勇敢地选择全面转型新能源,这本身就说明了王传福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另外,在全球汽车产业链受到冲击的当下,比亚迪连续三个月交付量均超过了10万辆,5月交付数据更是突破了11万辆,比亚迪一个月的交付数量,几乎等同于造车新势力一年的交付量。
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比亚迪的交付总数已经突破了5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348.11%。在交付量上,比亚迪几乎直追特斯拉。交付量的大增是比亚迪股价逆市大涨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全年交付量仍旧保持在高位水平,我认为两年之内比亚迪挑战丰田全球第二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目前比亚迪也存在一些短板,那就是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目前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有较大压力,但还是拿出了一些紧缺资源来推动全球电动车市场。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韩系车正在“败走”中国市场。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韩系车在华销量疲软,累计销量仅为9.4万辆,同比下滑39.3%,市场占有率跌破2%。
近几个月国内自主品牌的恢复速度特别显著。根据统计显示,5月自主品牌零售量突破6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29%,市场份额攀升至46.3%,同比增长了9.8个百分点。
我认为,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并非是偶然的市场炒作,而是市场对于比亚迪交付量的肯定,也是市场对于一家车企长期坚持的肯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巴菲特首次买入比亚迪之后,14年时间其对比亚迪的持仓始终未发生变化,如今回报率已经达到38倍。
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当年芒格向他推荐比亚迪时说,王传福就是爱迪生和比尔盖茨的结合体。他还夸赞王传福有很多伟大的想法,也很善于将想法变成现实。
当然,和芒格有一样眼光的还有比亚迪的基石投资人吕向阳。据新浪财经报道,随着比亚迪股价一路走强,创始人王传福成为2022年中国大陆身价涨幅最大的人,涨幅位居次席的则是比亚迪非执行董事吕向阳。
综合而言,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到了重新排序的阶段,未来五至十年将会不断有老牌汽车企业被超越,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企业一定也会在全球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